浇风 [jiāo fēng]
1. 浮薄的社会风气。
浇风 引证解释
⒈ 浮薄的社会风气。
引南朝 宋 刘昱 《广荐举诏》:“其有孝友闻族,义让光閭。或匿名屠钓,隐身耕牧,足以整厉浇风。”
唐 李白 《古风》诗之二五:“世道日交丧,浇风散淳源。”
清 林则徐 《筹议严禁鸦片章程折》:“必 直省 大小官员共矢一心,极力挽迴,间不容髮,期於必收成效,永絶浇风,而此法乃不为赘设。”
浇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企仰释义:踮起脚来仰望。 引申指景仰,仰慕。《陈书·宣帝纪》:“朕企仰前圣,思求讼平,正道多违,浇风靡乂。”宋 王安石《上郎侍郎书》:“庶几进望庭下,解积年企仰之意。”清 黄宗羲《明文案序下》:“当 空同 之时,韩、欧 之道如日中天,人方企仰之不暇。”郭沫若《羽书集·发挥大无畏的精神》:“我们有好些人在焦躁中企仰着外国的伟大作家。”
- 2.
浇俗释义:犹浇风。
- 3.
浇化释义:犹浇风。
- 4.
清途释义:清贵的仕途。《北堂书钞》卷六二引 晋武帝《治书侍御史诏》:“基 子 冲 尚书郎中,虽復清途,犹未免楚挞。”《南史·荀伯子传》:“荀伯子 少好学,博览经传,而通率好为杂语,遨游閭里,故以此失清途。”宋 王禹偁《对雪感怀呈翟使君冯中允同年》诗:“薄命诚非据,清途不久留。”清 顾炎武《菰中随笔》:“古者郎官出宰,卿相治郡,所以重亲人之官,急为政之本。自浇风久扇,此道稍消,頡頏清途,便臻显贵。”
- 5.
画冠释义:同“画衣冠”。 《文选·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永念画冠,缅追刑厝。”李善 注引《墨子》:“画衣冠,异章服,谓之戮。上世用戮,而民不犯。”《陈书·宣帝纪》:“画冠弗犯,革此浇风,孥戮是蹈,化於薄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