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兵 [jiù bīng]
1. 前来救援的军队。也泛指在关键时刻来帮助的人。
英[relief troops; reinforcements;]
救兵 引证解释
⒈ 援救的军队。 《史记·滑稽列传》:“威王 八年, 楚 大发兵加 齐。
引齐王 使 淳于髡 之 赵 请救兵,齎金百斤,车马十駟。”
《周书·韦孝宽传》:“未闻救兵,何不降也?”
吴组缃 《山洪》二:“后来听街上说, 上海 我们开上了五十万救兵, 日本 鬼子打到江里海里去了!”
国语词典
救兵 [jiù bīng]
⒈ 解救危难的援兵。
引《史记·卷一〇九·李将军传》:「陵食乏而救兵不到,虏急击招降陵 」
《三国演义·第一一回》:「管亥知有人出城,料必是请救兵的,便自引数百骑赶来。」
近援军
⒉ 能帮助人解决困难的人。
例如:「这柜子太重搬不动,只得请你这个救兵帮忙。」
救兵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打谈释义:宋 元 时代称在街市演唱或说书。 《孤本元明杂剧·<东篱赏菊>第二折》:“我也不曾读书,我则听的那打谈的説 武王 立天下,寻访着 孟津 老姜。”明 刘元卿《贤奕编》卷二:“沉屯子 偕友入市,听打谈者説 杨文广 围困 柳州 城中,内乏粮餉,外阻救兵,蹙然踊叹不已。”《金瓶梅词话》第十五回:“又有那站高坡打谈的词曲 杨恭,到看这搧响鈸游脚僧演説 三藏。”
- 2.
援兵释义:援军;救兵。
- 3.
搬兵释义:搬取救兵,多比喻请求援助或增调人员。
- 4.
救兵释义:情况危急时来援助的军队:搬救兵。
- 5.
无救释义:⒈没有救兵。 ⒉不加补救。⒊无所救助。
- 6.
木鹅释义:⒈木制的鹅。浮水工具。《隋书·诚节传·尧君素》:“时围甚急,行李断絶,君素 乃为木鹅,置表於颈,具论事势,浮之 黄河,沿流而下。河阳 守者得之,达於 东都。”唐 丁用晦《芝田录》:“煬帝 在 江都,代王 留守 长安,群盗蜂起。有献计者刻木鹅,繫詔於头,致之 渭 汭,冀 关东 救兵至。日放百千,顺流而下,竟无救至。”清 徐昂发《扬州》诗:“木鹅沉处锦颿斜,隋氏 离宫接暮霞。”⒉木制的鹅。测水深浅的工具。唐 颜师古《隋遗录》上:“大业 十二年,煬帝 ……命云屯将军 麻叔谋 濬 黄河 入 汴堤,使胜巨舰。叔谋
- 7.
皇骇释义:惊慌;恐惧。皇,通“惶”。宋 叶适《张令人墓志铭》:“某所行李有盗,家人皇骇。”宋 张唐英《蜀檮杌》卷上:“庄宗 遣 兴庆宫 使 魏王继岌,枢密使 郭崇韜 来伐,中外皇骇。”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夏雪》:“丁亥年七月初六日,苏州 大雪,百姓皇骇。”王闿运《诏建定兴鹿壮节祠碑》:“会督抚来援,疑君虚张,罢遣救兵,夺其郡符,七城皇骇,三叛踊跃。”
- 8.
祝篝车释义:《史记·滑稽列传》:“威王 八年,楚 大发兵加 齐。齐王 使 淳于髡 之 赵 请救兵,齎金百斤,车马十駟。淳于髡 仰天大笑,冠缨索絶。王曰:‘先生少之乎?’髡 曰:‘何敢!’王曰:‘笑岂有説乎?’髡 曰:‘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傍有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祝曰:“甌窶满篝,污邪满车,五穀蕃熟,穰穰满家。”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后因以“祝篝车”喻代价甚微而所求者甚巨。傅尃《钓》诗:“小持覬大盈,何异祝篝车。”
- 9.
秦庭之哭释义:原指向别国请求救兵。 后也指哀求别人救助。
- 10.
蜡圆释义:即蜡丸。 宋 文莹《玉壶清话》卷八:“寇(寇準)一日忽作《庭雀》一诗玩 洎(张洎),略曰:‘少年挟弹多狂逸,不用金圆用蜡圆。’盖讥 洎 顷在 江 南重围中,为 李煜 草詔於蜡圆中,追 上江 救兵之事也。”参见“蜡丸”。
- 11.
远救释义:远方的救兵。
- 12.
雨泣释义:⒈泪下如雨。 语本《诗·邶风·燕燕》:“瞻望勿及,泣涕如雨。”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延首叹息,雨泣交颈。”唐张说《为河内王作祭陆冀州文》:“救兵适来,涉血犹湿,三军雷叹,百城雨泣。”宋范成大《舅母太夫人方氏挽词》之三:“支离妨执紼,雨泣望楸行。”陈毅《悼罗炳辉将军》诗:“三军皆雨泣,临穴瞻遗容。”⒉犹雨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