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情 [huàn qíng]
1. 做官的志趣、意愿。
例少无宦情。
英[the desire to be an official;]
宦情 引证解释
⒈ 做官的志趣、意愿。
引《晋书·刘元海载记》:“吾本无宦情,惟足下明之。恐死 洛阳,永与子别。”
《宋书·王微传》:“父忧去官。服闋,除 南平王 鑠 右军諮议参军。 微 素无宦情,称疾不就。”
唐 白居易 《祭弟文》:“吾去年春授秘书监,赐紫。今年春除刑部侍郎。孤苦零丁,又加衰疾,殆无生意,岂有宦情?”
宋 陆游 《宿武连县驿》诗:“宦情薄似秋蝉翼,乡思多於春茧丝。”
清 吴伟业 《送纯祜兄浙中藩幕》诗:“亦有湖山兴,栖迟减宦情。”
⒉ 做官的心情。
引唐 柳宗元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诗:“宦情羈思共悽悽,春半如秋意转迷。”
国语词典
宦情 [huàn qíng]
⒈ 做官的心志。
引《晋书·卷四九·阮籍传》:「吾少无宦情,兼拙于人间。」
《儒林外史·第八回》:「我本无宦情,南昌待罪数年,也不曾做得一些事业。」
宦情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世味释义:⒈人世滋味;社会人情。唐 韩愈《示爽》诗:“吾老世味薄,因循致留连。”宋 唐珏《摸鱼儿》词:“悠然世味浑如水,千里旧怀谁省?”清 曹寅《避热》诗之五:“世味何如 湘 水淡,物情翻向 楚 人夸。”⒉指功名宦情。宋 叶适《孟达甫墓志铭》:“既连黜两州,世味益薄。知 南康,自列亲嫌不往。”明 唐顺之《都察院都事秦君墓表》:“君乃鋭然自割於强盛之年,非孝爱纯至,一不中热於世味,有所不能。”
- 2.
儁秀释义:⒈才识出众的人。《北史·庾道传》:“﹝ 庾道 ﹞及至 洛阳,环堵弊庐,多与儁秀交旧,积二十餘岁,殊无宦情。”⒉才识出众。《新五代史·杂传·王仁裕》:“年二十始就学,而为人儁秀,以文辞知名 秦 陇 间。”
- 3.
刓缺释义:⒈亦作“刓闕”。 磨损残缺。前蜀 杜光庭《录异记·许君》:“因得古碑,文字刓缺,不可復识。”宋 李清照《<金石录>后序》:“遇书史百家,字不刓闕,本不讹谬者,輒市之,储作副本。”明 蒋一葵《长安客话·卧佛寺》:“门西有石盘,方广数丈,高亦称是,无纤毫刓缺。”清 王士禛《渔洋诗话》卷中:“东坡《送李孝博之岭表诗》碑,在 蜀冈禪智寺,断仆已久,而字画幸无刓缺。”⒉犹败坏。唐 韩偓《春阴独酌寄同年李郎中》诗:“诗道揣量疑可进,宦情刓缺转无多。”宋 岳珂《桯史·燕山先见》:“若沿边诸郡,士不练习,武备刓缺,则置而
- 4.
春茧释义:⒈亦作“春蠒”。春季的蚕茧。宋 范成大《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桑蚕春茧劝,花蝶夜蛾迎。”宋 陆游《宿武连县驿》诗:“宦情薄似秋蝉翼,乡思多於春茧丝。”⒉用春蚕丝织成的锦袍。唐 皮日休《和鲁望风人》之一:“莫言春茧薄,犹有万重思。”⒊食品名。犹今之春卷。宋 吴自牧《梦粱录·荤素从食店》载有“子母春蠒”、“活糖沙馅诸色春蠒”、“莱萃皮春蠒”等名目。参阅 宋 周密《武林旧事·市食》。
- 5.
殀亡释义:早死。清 蒋士铨《临川梦·续梦》:“年来 吕儿、詹女 相继殀亡,骨肉伤怀,宦情益淡。”
- 6.
疏惰释义:疏懒;懒散。 《宋书·孔觊传》:“覬 学不综贯,性又疏惰,何可以属知祕记,秉笔文闈?”《北史·序传·李仲举》:“吾性本疏惰,少无宦情,岂以垂老之年,求一阶半级?”清 梅曾亮《答吴子序书》:“疏惰之性,自适其适,故所见如是。”章炳麟《訄书·学变》:“其作《体论》,自谓疏惰饱食,父忧行丧,在礼多愆,孝声不闻。”
- 7.
竹使符释义:⒈汉 时竹制的信符。右留京师,左与郡国。凡发兵用铜虎符,其馀征调用竹使符。《汉书·文帝纪》:“初与郡守为铜虎符、竹使符。”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竹使符皆以竹箭五枚,长五寸,鐫刻篆书,第一至第五。”亦省称“竹使”。《后汉书·杜诗传》:“旧制发兵,皆以处符,其餘徵调,竹使而已。”王先谦 集解引 惠栋 曰:“郑康成《周礼》注云:‘今日徵郡守以竹使符。’”⒉泛指地方官吏的印符。南朝 梁元帝《侍中新渝侯墓志铭》:“三分竹使,再徙建旟。”唐 房孺复《酬窦大闲居见寄》诗:“名惭竹使宦情少,路隔 桃源 归思迷。”宋
- 8.
训勗释义:训教勉励。 南朝 梁 慧皎《高僧传·义解五·慧球》:“中兴 元年,敕为 荆 土僧主,训勗之功,有誉当世。”《北齐书·李璵传》:“给良田三十顷,晓 遂筑室安居,训勗子姪,无復宦情。”
- 9.
郡课释义:《后汉书·百官志五》:“﹝令、长、侯国之相﹞秋冬集课,上计於所属郡国。”刘昭 注引 胡广 曰:“秋冬岁尽……丞、尉以下,岁诣郡,课校其功。”汉 代指郡对属县官吏的年终考绩。后因以“郡课”借指基层地方官的治绩。唐 韩愈《题合江亭寄刺史邹君》诗:“初如遗宦情,终乃最郡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