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训释 训释的意思
xùnshì

训释

简体训释
繁体訓釋
拼音xùn shì
注音ㄒㄩㄣˋ ㄕ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ùn,(1) 教导,教诲。【组词】:训诫。训蒙(教育儿童)。训迪(教诲开导)。教(jiào )训。培训。(2) 可以作为法则的话。【组词】:家训。(3) 典式,法则。【组词】:不足为训。(4) 解释词的意义。【例句】:训诂(解释古书中的字、词句的意义。亦称“训故”、“诂训”、“故训”)。训读(日文借用汉字写日语原有的词,用日语语音读汉字)。

shì,(1) 解说,说明。【组词】:解释。注释。释文。释义。(2) 消除,消散。【组词】:释疑。释怨。涣然冰释(像冰融化了一样,嫌隙和疑虑都完全消除)。(3) 放开,放下。【组词】:释放。保释。手不释卷。(4)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后泛指佛教。【组词】:释氏。释教。释子(和尚)。释藏(zàng )(佛教经典的总汇,分经、律、论三藏,包括汉译佛经和中国的一些佛教著述)。释典。

基本含义

指教、解释、诠释。

训释的意思

训释 [xùn shì]

1. 解释字句的意义。

训释字义。

[explain;]

训释 引证解释

⒈ 注解;解释。

《梁书·儒林传·司马筠》:“郑玄 不辨三慈,混为训释,引彼无服,以注‘慈己’,后人致谬,实此之由。”
唐 刘知几 《史通·六家》:“案 孔安国 注《尚书》,亦谓之传。斯则传者,亦训释之义乎?”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斠书·全唐文纪事》:“至评騭优劣,训释音义,辨证异同,见於 唐 以来各集,亦详加摭拾。”

⒉ 教训并释放。

樊增祥 《李昭春呈词》:“张元智 等仍候随堂薄责、训释可也。”


训释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斥责释义:用严厉的言语指出别人的错误或罪行:受到斥责。斥责这种不讲公德的行为。
    • 2.
      注解释义:⒈用文字来解释字句:注解古籍。⒉解释字句的文字:凡是书内难懂的字句,都有注解。
    • 3.
      训斥释义:训诫和斥责:他让父亲训斥了一顿。
    • 4.
      训责释义:训诫和斥责。

训释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国人民释义:先秦时还没有“中国人民1”这个词,当时“中国”和“人民”都是单独使用,词义也不同于今天。 “中国”本意是指京城,如《诗经·大雅·民劳》云:“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毛诗传就训释为:“中国,京师也。”后来,“中国”也引申指中原地区、天下之中心等。而“人”与“民”,在先秦也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说文解字》说:“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民,众萌也。”那么,“中国人民”作为完整独立的语音单位是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呢?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山西、山东、江南、塞北等地的物产,“皆中国人民所喜爱”
    • 2.
      刑统释义:我国封建社会刑法和刑律统类的简称。犹刑事法规的汇编兼训释。以《唐律疏议》为体例,结合当时施行的格、敕法令分类编成,自 唐 至 宋,历代沿袭。始于 唐宣宗 大中 年间的《大中刑法统类》,现仅存《宋刑统》。《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四年》:“命御史知杂事 张湜 等训释,详定为刑统。”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四:“刑统皆 汉 唐 旧文,法家之五经也。”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三章第一节:“周世宗 令御史 张湜 等注释删节,王溥、范质 等据文评议,详定为《刑统》二十一卷。”
    • 3.
      梳文栉字释义:指训释文字。
    • 4.
      毛传释义:《毛诗故训传》(一作《毛诗诂训传》)的简称。 为 汉 人训释《诗经》之作。
    • 5.
      笺训释义:笺注训释。
    • 6.
      纂训释义:纂集训释。
    • 7.
      虫鱼释义:⒈泛指微小的动物。⒉孔子认为读《诗》可以多识草木鸟兽虫鱼之名;汉代古文经学家注释儒家经典,注重典章制度及名物的训释、考据。后遂以“虫鱼”泛指名物和典章制度。有时含讥其繁琐之意。⒊指训诂考据之学。
    • 8.
      训法释义:训释的法则。
    • 9.
      训注释义:⒈亦作“训註”。 训释注解。⒉见“训注”。
    • 10.
      训解释义:训释解说。
    • 11.
      训説释义:训释解说。三国 魏 曹操《<孙子>序》:“但世人未之深亮训説,况文烦富,行於世者,失其旨要,故撰为《略解》焉。”宋 程洵《锺山先生行状》:“然先生读书不务多为训説,独尝著论《论西铭解》、《义山窗业》书数篇而已。”章炳麟《文学总略》:“世人以‘经’为‘常’,以‘传’为‘转’,以‘论’为‘伦’,此皆后儒训説,非必覩其本真。”
    • 12.
      训说释义:训释解说。
    • 13.
      讲训释义:⒈讲解训释。 ⒉讲习训练。
    • 14.
      转注释义:六书之一。指归于同一部类,意义可以互训的造字法。汉许慎《说文解字·叙》说:“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建类一首”,指同在一个部首,声音又相近(考、老二字同属“老”这个部首,字音上同属“幽”部);“同意相受”,指字义基本相同,可以互相训释(考、老二字在古代属同义字,在《说文》中是互训的)。
    • 15.
      转训释义:训诂学术语。 又称递训。几个字展转训释,意义相同。如《庄子·齐物论》:“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
    • 16.
      辞训释义:文辞的训释。
    • 17.
      递训释义:训诂学术语。几个意义相同的词展转训释。
    • 18.
      通训释义:⒈普遍的训诫。⒉训诂学名词。在字书或古书的注释中对多义字根据通常使用的意义所加的解释。如“庸”字训“用”,训“常”,训“众”;其中在古书中训“用”者为常见的训释,“用”就是通训。
    • 19.
      隐训释义:诡僻的训释。
    • 20.
      雅训释义:⒈雅正的教训。⒉正确的训释。⒊典雅纯正。

训释(xuns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训释是什么意思 训释读音 怎么读 训释,拼音是xùn shì,训释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训释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