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圣 [xuān shèng]
1. 汉平帝元始元年谥孔子为褒成宣公。此后历代王朝皆尊孔子为圣人,诗文中多称为“宣圣”。
宣圣 引证解释
⒈ 汉平帝 元始 元年谥 孔子 为 褒成宣公。此后历代王朝皆尊 孔子 为圣人,诗文中多称为“宣圣”。
引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绍兴 幸学,亦製赞曰:‘大哉 宣圣,斯文在兹。帝王之式,古今之师。’”
《剪灯馀话·月夜弹琴记》:“影在 孔子 礼殿,托得其所,今必取之,未免随以风雷,惊骇 宣圣,非所以重道尊儒也。”
清 赵翼 《翰林苑有土地祠相传祀韩昌黎》诗:“抗疏几碎佛氏骨,从祀不惭 宣圣 廡。”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六章第二节:“大理国 进奉使 李紫琮 等来朝,路过 鼎州,到学宫拜 宣圣 像,与诸生相见。”
宣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乘传释义:⒈乘坐驿车。 传,驿站的马车。《汉书·京房传》:“臣出之后,恐必为用事所蔽,身死而功不成,故愿岁尽乘传奏事。”元 秦简夫《剪发待宾》第三折:“陶士行 今日成名,乘传去朝廷保奏,一家儿列鼎重裀。”清 昭槤《啸亭杂录·裘文达公》:“二十一年,王师征 伊犂,公面奏军务机宜,纯皇帝 大悦,以其才似 舒文襄,即赐御衣冠,乘传至 巴里坤 传宣圣意。”⒉指奉命出使。宋 苏轼《冬季抚问陕西转运使副口宣》:“永言乘传之劳,未遑退食之佚。”清 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十四:“公自为员司,屡乘传,随堂上官,讞 山西、直隶、湖南、
- 2.
口脂释义:⒈古代用以防止寒冬口唇开裂的唇膏。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忠志》:“腊日赐北门学士口脂、腊脂,盛以碧鏤牙筩。”唐 杜甫《腊日》诗:“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罌下九霄。”唐 刘禹锡《代谢历日面脂口脂表》:“中使 霍子璘 至,奉宣圣旨……兼赐臣墨詔及 贞元 十七年新历一轴、腊日面脂、口脂、红雪、紫雪并金花银合二。”⒉化妆用的唇膏;口红。唐 张鷟《游仙窟》:“艳色浮粧粉,含香乱口脂。”前蜀 韦庄《江城子》词:“朱唇未动,先觉口脂香。”宋 赵令畤《侯鲭录》卷五:“兼惠花胜一合、口脂五寸,致耀首膏唇之饰。”清 龚自珍《
- 3.
司文释义:⒈官署名。 犹今之礼宾司。《通典·职官八》:“大唐 龙朔 二年,改鸿臚为司文,咸亨 初復旧,光宅 初改为司宾,神龙 初復旧。”⒉司文郎的省称。唐 元稹《观兵部马射赋》:“司文者闻之而惊曰:‘尔其自礪于尔躬,吾将献尔于王所。’”参见“司文郎”。⒊掌管文教。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司文郎》:“宣圣 命作《性道论》,视之色喜,谓可司文。”
- 4.
圣泽释义:帝王的恩泽。三国 魏 曹植《求自试表》:“今臣蒙国重恩,三世于今矣。正值陛下升平之际,沐浴圣泽,潜润德教,可谓厚幸矣。”南朝 梁 沉约《枳园寺刹下石记》:“徒欲尽能竭虑,知无不为,下被民和,上宣圣泽,而自以力弱途远,终惭短効。”唐 杨巨源《上裴中丞》诗:“清威更助朝端重,圣泽曾随笔下多。”宋 朱熹《白鹿洞赋》:“德隆业茂,圣泽流兮。”明 陈汝元《金莲记·赐环》:“若非圣泽深无限,鸿雁那从北地来。”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三:“况今涵濡圣泽几二百年,宜风气蒸蒸日上也。”
- 5.
宣圣释义:汉平帝 元始 元年谥 孔子 为 褒成宣公。此后历代王朝皆尊 孔子 为圣人,诗文中多称为“宣圣”。宋 周煇《清波别志》卷中:“绍兴 幸学,亦製赞曰:‘大哉 宣圣,斯文在兹。帝王之式,古今之师。’”《剪灯馀话·月夜弹琴记》:“影在 孔子 礼殿,托得其所,今必取之,未免随以风雷,惊骇 宣圣,非所以重道尊儒也。”清 赵翼《翰林苑有土地祠相传祀韩昌黎》诗:“抗疏几碎佛氏骨,从祀不惭 宣圣 廡。”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六章第二节:“大理国 进奉使 李紫琮 等来朝,路过 鼎州,到学宫拜 宣圣 像,与诸生
- 6.
扆座释义:亦作“扆坐”。帝王的座位。南朝 陈 徐陵《梁贞侯答王太尉书》:“居称扆座,行曰乘舆。”《陈书·高祖纪上》:“十月甲戌,敕丞相自今入问讯,可施别榻以近扆坐。”《资治通鉴·唐昭宗大顺元年》:“诉姦回於陛下之扆坐,纳制敕於先帝之庙庭。”清 叶廷琯《吹网录·三河县辽碑》:“因集 宣圣 庙,见轩墀促窄,扆座不正。”
- 7.
推勘释义:⒈审问。唐 刘肃《大唐新语·公直》:“近者朝臣多被 周兴、来俊臣 推勘,递相牵引。”《宋史·刑法志二》:“鞫狱官推勘不得实,故有不当者,一案坐之。”元 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则听得闭宫门推勘这女娇姿,多应是十年前那一塲公事。”《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王法还须推勘,神明料不差池。”⒉考察;推求。宋 司马光《乞以十科举士札子》:“须合差官体量相度,点检磨勘,剗刷催促,推勘定夺。”明 冯惟敏《一枝花·题丹元楼》套曲:“旌贤寳善勤推勘,勑使观风几驻驂,指日传宣圣恩湛。”苏曼殊《非梦记》:“由是往復推勘,如入
- 8.
文宣释义:指 孔子。唐玄宗 开元 二十七年封 孔子 为 文宣王。唐 吴筠《高士咏·楚狂接舆夫妻》:“凤歌诫 文宣,龙德遂隐密。”清 孔尚任《桃花扇·鬨丁》:“阉儿璫子,阉儿璫子,那许你拜 文宣。”清 无名氏《<论语>齐景公待孔子五章弹词》:“疾心难煞 文宣圣,终日茫茫列国游。”
- 9.
画黄释义:⒈宋 代中书省所宣圣旨的留底,其大事经过奏禀的称为“画黄”。《宋史·职官志一》:“﹝中书省﹞皆承制画旨以授门下省。令宣之,侍郎奉之,舍人行之。留其所得旨为底:大事奏禀得旨者为‘画黄’,小事拟进得旨者为‘録黄’。”《续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祐元年》:“权给事中 王巖叟 言:‘安燾 资材闒茸,器识暗昧,旧位且非所据,况可冠洪枢,顓兵柄!所有画黄,谨缴进。’”清 恽敬《重修瑞金县署记》:“华厅东后室为籤押房,汉 曰画诺,君臣同辞。唐 宋 曰画黄,曰押詔,君之辞。”⒉常绿小乔木藤黄的树脂,黄色颜料,用于绘画。元 周达
- 10.
白襕释义:古时士人的服装。 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黥》:“忽有一人,白襴屠苏,倾首微笑而去。”宋 叶适《送徐洞清秀才入道》诗:“白襴已回施,黄氅犹索钱。”《宋史·舆服志五》:“近年品官緑袍及举子白襴下皆服紫色,亦请禁之。”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乌纱小帽耀人明,白襴浄,角带傲黄鞓。”王季思 校注:“《元史·舆服》记:‘宣圣庙 执事,儒服,软脚唐巾,白襴插领,黄鞓角带,皂鞾。’白襴二句,正写当时儒服。”
- 11.
紫雪释义:⒈冬季护肤用品。唐 代常于腊日赐群臣。唐 刘禹锡《代谢历日面脂口脂等表》:“中使 霍子璘 至,奉宣圣旨……兼赐臣墨詔及 贞元 十七年新历一轴,腊日面脂、口脂、红雪、紫雪并金花银合二、金稜合二。”⒉即紫雪丹。参见“紫雪丹”。
- 12.
联臂释义:本为互相挽臂,比喻相偕。唐 黄滔《放榜日》诗:“郄詵 联臂昇天路,宣圣飞章奏日华。”明 李贽《穷途说》:“若 深有 与我三人者,联臂同席十餘年矣,学同术,业同方,忧乐同事。”清 曹寅《归舟和培山见答韵》:“重结联臂游,犹顾惜泥泞。”
- 13.
讽令释义:谓婉言劝使。 《旧唐书·僕固怀恩传》:“遵庆 既至,怀恩 抱其足号泣而诉,遵庆 因宣圣恩优厚,讽令入朝,怀恩 许诺。”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 曾易之 ﹞知 信州 玉山县,坐法失官。閒居十餘年,执政怜之,讽令至京师。”
- 14.
贫乐释义:谓安贫乐道。语出《论语·学而》:“子贡 曰:‘贫而无諂,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郑玄 注:“乐谓志於道,不以贫为忧苦。”刘宝楠 正义:“郑 以乐即乐道,与古论同。”南朝 齐 谢朓《于安城答灵运》诗:“殉业谢成操,復礼愧贫乐。”元 王恽《挽杜止轩》诗:“贫乐能安贵不淫,百年癭海寄浮沉。”清 王诒寿《九招》:“故 宣圣 有贵乎贫乐,疏广 无取乎财多。”
- 15.
辅宣释义:辅助并发扬。《汉书·谷永传》:“臣 永 幸得以愚朽之材为太中大夫,备拾遗之臣,从朝者之后,进不能尽思纳忠辅宣圣德,退无被坚执鋭讨不义之功。”唐 韩愈《论今年权停举选状》:“清闲之餘,时赐召问,必能辅宣王化,销殄旱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