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蓝缕 蓝缕的意思
lán

蓝缕

简体蓝缕
繁体藍縷
拼音lán lǚ
注音ㄌㄢˊ ㄌㄩ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án,(1) 用靛青染成的颜色,晴天天空的颜色。【组词】:蓝盈盈。蔚蓝。蓝本。蓝图。(2) 植物名,品种很多,如“蓼蓝”、“菘蓝”、“木蓝”、“马蓝”等。(3) 古同“褴”,褴褛。(4) 姓。

lǚ,(1) 线。【组词】:千丝万缕。不绝如缕。(2) 泛指线状物。

基本含义

形容文字或图案的线条清晰、细致。

蓝缕的意思

蓝缕 [lán lǚ]

1. 破衣裳。

[worn-out dress; ragged; shabby;]

蓝缕 引证解释

⒈ 破旧的衣服。亦形容衣服破旧。蓝,通“襤”。

《左传·宣公十二年》:“篳路蓝缕,以启山林。”
杜预 注:“篳路,柴车。蓝缕,敝衣。”
唐 杜甫 《山寺》诗:“山僧衣蓝缕,告诉栋梁摧。”
《水浒传》第六二回:“尚有一里多路,只见一人头巾破碎,衣裳蓝缕,看着 卢俊义 纳头便拜。”
康有为 《请禁妇女裹足札》:“吾 中国 蓬蓽比户,蓝缕相望,加復鸦片重缠,乞丐接道,外人拍影传笑,讥为野蛮久矣。”

⒉ 亦作“蓝罗”。比喻学识浅陋。

《新唐书·选举志下》:“凡试判登科谓之‘入等’,甚拙者谓之‘蓝缕’。”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厘革》:“国初因 隋 制,以吏部典选……其后官员不克,选人益众,乃徵僻书隐义以试之,唯惧选人之能知也。遒丽者号为‘高等’,拙弱者号为‘蓝罗’。”


国语词典

蓝缕 [lán lǚ]

⒈ 破烂的衣服。也作「蓝褛」、「蓝缕」、「褴褛」。

《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⒉ 衣服破烂的样子。也作「蓝褛」、「蓝缕」、「褴缕」。

《红楼梦·第一回》:「这人生得这样雄壮,却又这样蓝缕,想他定是我家主人常说的什么贾雨村了。」

鲜华


蓝缕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鲜华释义:鲜艳华丽。

蓝缕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启荜释义:谓艰苦创业。蓽,通“篳”。语本《左传·宣公十二年》:“篳路蓝缕,以启山林。”《清史稿·礼志一》:“一曰《满洲祭神祭天典礼》,其始关外启蓽,崇祭天神暨羣祀祖禰,意示从俭。凡所纪録,悉用国语、国书。入关后,有举莫废。”参见“篳路蓝缕”。
    • 2.
      啓荜释义:谓艰苦创业。蓽,通“篳”。语本《左传·宣公十二年》:“篳路蓝缕,以启山林。”《清史稿·礼志一》:“一曰《满洲祭神祭天典礼》,其始关外启蓽,崇祭天神暨羣祀祖禰,意示从俭。凡所纪録,悉用国语、国书。入关后,有举莫废。”参见“篳路蓝缕”。
    • 3.
      宏辞释义:亦作“宏词”。制科名目之一,始于 唐,宋、金 等朝亦相沿。制科,科举时代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新唐书·选举志下》:“凡试判登科谓之‘入等’,甚拙者谓之‘蓝缕’。选未满而试文三篇,谓之‘宏词’;试判三条,谓之‘拔萃’。中者即授官。”《旧唐书·裴度传》:“贞元 五年进士擢第,登宏辞科。”《宋史·选举志二》:“景德 后……惟吏部设宏词、拔萃、平判等科如旧制。”《金史·选举志一》:“宏词科试詔、誥、章、表、露布、檄书,则皆四六;诫、諭、颂、箴、铭、序、记,则或依古今体,或参用四六。”元 刘祁《归潜志》卷二:“钦叔
    • 4.
      筚路蓝缕释义:《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意思是说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形容创业的艰苦。也作荜路蓝缕。
    • 5.
      筚路褴褛释义:形容开创新事业的艰难。 同“筚路蓝缕”。
    • 6.
      筚辂释义:⒈亦作“篳路”。柴车。多以荆竹编织,简陋无饰。⒉犹言筚路蓝缕。常比喻开创艰难。
    • 7.
      荜路蓝缕释义:同“筚路蓝缕”。
    • 8.
      蓝罗释义:⒈深蓝色的丝织物。 ⒉见“蓝缕”。
    • 9.
      蓝蒌释义:同“蓝缕”。形容衣服破旧。
    • 10.
      衣屩蓝缕释义:犹衣衫蓝缕。 屩,用麻、草做的鞋。唐 薛用弱《集异记·刘惟清》:“先是 東平 的術士 皇甫喈 者,落魄不仕,衣屩藍縷,衆甚鄙之。”
    • 11.
      麤故释义:粗陋陈旧。 《南齐书·张融传》:“见卿衣服麤故,诚乃素怀有本;交尔蓝缕,亦亏朝望。今送一通故衣,意谓虽故,乃胜新﹝也﹞。”

蓝缕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启荜释义:谓艰苦创业。蓽,通“篳”。语本《左传·宣公十二年》:“篳路蓝缕,以启山林。”《清史稿·礼志一》:“一曰《满洲祭神祭天典礼》,其始关外启蓽,崇祭天神暨羣祀祖禰,意示从俭。凡所纪録,悉用国语、国书。入关后,有举莫废。”参见“篳路蓝缕”。
    • 2.
      啓荜释义:谓艰苦创业。蓽,通“篳”。语本《左传·宣公十二年》:“篳路蓝缕,以启山林。”《清史稿·礼志一》:“一曰《满洲祭神祭天典礼》,其始关外启蓽,崇祭天神暨羣祀祖禰,意示从俭。凡所纪録,悉用国语、国书。入关后,有举莫废。”参见“篳路蓝缕”。
    • 3.
      宏辞释义:亦作“宏词”。制科名目之一,始于 唐,宋、金 等朝亦相沿。制科,科举时代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新唐书·选举志下》:“凡试判登科谓之‘入等’,甚拙者谓之‘蓝缕’。选未满而试文三篇,谓之‘宏词’;试判三条,谓之‘拔萃’。中者即授官。”《旧唐书·裴度传》:“贞元 五年进士擢第,登宏辞科。”《宋史·选举志二》:“景德 后……惟吏部设宏词、拔萃、平判等科如旧制。”《金史·选举志一》:“宏词科试詔、誥、章、表、露布、檄书,则皆四六;诫、諭、颂、箴、铭、序、记,则或依古今体,或参用四六。”元 刘祁《归潜志》卷二:“钦叔
    • 4.
      筚路蓝缕释义:《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意思是说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形容创业的艰苦。也作荜路蓝缕。
    • 5.
      筚路褴褛释义:形容开创新事业的艰难。 同“筚路蓝缕”。
    • 6.
      筚辂释义:⒈亦作“篳路”。柴车。多以荆竹编织,简陋无饰。⒉犹言筚路蓝缕。常比喻开创艰难。
    • 7.
      荜路蓝缕释义:同“筚路蓝缕”。
    • 8.
      蓝罗释义:⒈深蓝色的丝织物。 ⒉见“蓝缕”。
    • 9.
      蓝蒌释义:同“蓝缕”。形容衣服破旧。
    • 10.
      衣屩蓝缕释义:犹衣衫蓝缕。 屩,用麻、草做的鞋。唐 薛用弱《集异记·刘惟清》:“先是 東平 的術士 皇甫喈 者,落魄不仕,衣屩藍縷,衆甚鄙之。”
    • 11.
      麤故释义:粗陋陈旧。 《南齐书·张融传》:“见卿衣服麤故,诚乃素怀有本;交尔蓝缕,亦亏朝望。今送一通故衣,意谓虽故,乃胜新﹝也﹞。”

蓝缕造句

1.一个衣衫蓝缕的小孩用一个编织成牛头状的竹篮罩在头上,扮成牛的样子。

2.父亲初来香港时,生活拮据,经筚路蓝缕,苦心经营才有今天的成功。

3.王进喜和他的战友们初到北大荒,筚路蓝缕,钻井探油,不愧为大庆油田的开拓者。

4.筚路蓝缕,薪火绵延,伴随着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和现代大学的发展轨迹,已有百年的办学历程。

5.第一道是苦茶,人生难免有艰辛,筚路蓝缕是事业的根基。

6.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先驱者曾筚路蓝缕地开辟荆荒。

7.新中国的建设者们筚路蓝缕,开创了我国工业的新时代。

蓝缕(lanlv)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蓝缕是什么意思 蓝缕读音 怎么读 蓝缕,拼音是lán lǚ,蓝缕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蓝缕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