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斑 [huáng bān]
1. 瓜名。
黄斑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黄班”。虎的别名。 《隋书·五行志上》:“陈 初有童謡曰:‘黄班青驄马,发自 寿阳 涘。来时冬气末,去日春风始。’其后 陈 主果为 韩擒 所败。
引擒 本名 擒兽,黄班之谓也。”
宋 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一:“昨夜黄斑入县来,分明踪跡印苍苔。”
明 高启 《同谢国史游锺山逢铁冠先生》诗:“铁冠先生 有道者,往往人见骑黄斑。”
⒉ 眼球视网膜正中的一部分,略呈圆形,黄色。黄斑正对瞳孔,物体的影像正落在这一点上时,看物体最清楚。
国语词典
黄斑 [huáng bān]
⒈ 眼球视网膜正中央的黄色圆形小斑。当黄斑对著瞳孔,物体的影像正落于此点时,看得最清楚。
⒉ 老虎。
黄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凤眼莲释义: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短,叶子卵形,叶柄中下部膨大像葫芦,花淡紫色,有黄斑。浮生在水面,根垂生在水中。通称水葫芦。
- 2.
扬子鰐释义:为我国珍贵的特产动物。 属爬行纲,鼍科。体长约两米余,有角质大鳞及骨板,背面及尾部鳞片略呈方形,并纵横成行排列。头部扁平,吻突出。前肢五指,无蹼;后肢四趾,具蹼。背部暗褐色,具黄斑和黄条;腹面灰色,有黄灰色小斑和横条。以鱼、蛙、小鸟及鼠类为食,穴居池沼底部,冬日蛰居穴中。主产于 安徽 南部 青弋江 沿岸至 太湖 流域等地的沼泽地区,皮可张鼓。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
- 3.
斑蝥释义:昆虫。体黑色,鞘翅基部有两个大黄斑,足关节处能分泌毒液,人的皮肤接触后会起水泡。可供药用。危害农作物。
- 4.
槛穽释义:⒈亦作“槛阱”。捕捉野兽的机具和陷坑。《后汉书·宋均传》:“郡多虎暴,数为民患,常募设槛穽而犹多伤害。”李贤 注:“槛,为机以捕兽。穽谓穿地陷之。”宋 李纲《靖康传信录》卷二:“彼以孤军入重地,正犹虎豹自投於槛穽中。”《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 勤自励 ﹞行至中途,地名 大树坡,见一黄斑老虎,误陷于槛穽之中。”清 心青《廿世纪女界文明灯弹词·茶会》:“如果一个女子,虽是十分文明,却只家庭中与男子相见,不能出外交游,仍是束缚其自由之权,与槛阱中牛马无异。”⒉喻人世间的陷阱、牢笼。宋 欧阳修《别后奉寄
- 5.
狮头鹅释义:鹅的品种之一。体形大,羽毛灰白色,头上长着黑色带黄斑的瘤状物,略似狮头。生长快,成熟早,肉质优良。
- 6.
盐蛇释义:方言。 壁虎的别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八回:“住了两天,星甫 偶然在院子里一棵向日葵的叶子上,看见一个壁虎(即守宫,北人呼为壁虎,粤中 谓之盐蛇),生得通身碧緑,而且布满了淡黄斑点,十分可爱。”
- 7.
盲点释义:⒈眼球后部视网膜上的一点,和黄斑相邻,没有感光细胞,不能接受光的刺激,物体的影像落在这一点上不能引起视觉,所以叫盲点。⒉比喻认识不到的或被忽略的地方: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着一些盲点。
- 8.
眼底释义:⒈医学上指用某种器械通过瞳孔所能观察到的眼内构造。如黄斑、视网膜、视神经乳头等。⒉眼睛跟前;眼里:登楼一望,全城景色尽收眼底。
- 9.
螌蝥释义:即斑蝥。有黑色硬壳。鞘翅基部有两个大黄斑,中央前后各有一黄色波纹状横带。足具黑色长绒毛,关节处能分泌黄色毒液,皮肤接触后能起水泡。成虫危害大豆、花生等农作物。中医入药,有毒,主治瘰疠恶疮等。
- 10.
黄斑释义:眼球后部视网膜正中央正对瞳孔处的部分。略呈圆形,黄色。黄斑中央有一浅凹,此处视觉细胞较集中,物体的影像正落在这一点上时,看得最清楚。
- 11.
黄斑裂孔释义:黄斑部视网膜内界膜至感光细胞层发生的组织缺损,严重损害患者的中心视力。
- 12.
黄班释义:见“黄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