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式 [xī shì]
1. 西洋人用的东西的样式。
英[western style;]
西式 引证解释
⒈ 西洋的式样。
引清 王韬 《瓮牖馀谈·用西船捕盗说》:“两广 总督 祁贡 有仿造西式兵船之奏。”
国语词典
西式 [xī shì]
⒈ 欧美的式样。。也作「洋式」。
例如:「西式餐点」
近西法
西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山装释义:一种服装,上身左右各有两个带盖子和扣子的口袋,下身是西式长裤,由孙中山提倡而得名。
- 2.
军部释义:⒈指军官。郭沫若《蒲剑集·文化与战争》:“日本 的军部们这几年来是把西装脱掉了,中国 古服也毁裂了,拿着西式的剃刀,赤裸裸地在演着‘切腹’戏。”⒉指军一级的指挥机关。
- 3.
外套释义:⒈大衣。 ⒉罩在外面的西式短上衣。
- 4.
大衣释义:较长的西式外衣。
- 5.
套裙释义:下身是裙子的女式套装:西式套裙。
- 6.
学生装释义:一种服装式样。上身有三个没盖的口袋,领子不向下翻,下身是西式长裤,过去多是学生穿的,故名。
- 7.
文明棍释义:旧指西式手杖。
- 8.
洋头释义:⒈方言。田间。⒉指西式发型。
- 9.
洋操释义:旧指西式军事和体育方面的操练。《清史稿·兵志三》:“王毓藻 练 贵州 军队,先就省防三营改习洋操,次第推及各营。”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一篇五:“那时候的‘洋操’真是有趣,在操‘洋操’的时候差不多一街的人都要围拢来参观。”
- 10.
洋枪释义:旧指西式枪支。《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六回:“况且他洋枪在手,只要把机簧一扳,就不是好顽的了。”丁玲《母亲》四:“就在那天夜晚,果真起了事,就在考棚那边,传来一阵零落的洋枪声。”
- 11.
洋炉释义:西式火炉。 以煤作燃料,设置铁皮烟筒散发热量并通烟于室外。华山《远航集·头顶露青天》:“张市长 架着我坐上圈椅,给咱们生上洋炉。”
- 12.
洋街释义:旧时指西式的街道。
- 13.
洋装释义:⒈西服。 ⒉属性词。西式的装订方法,装订的线藏在书皮里面:洋装书。
- 14.
洋装书释义:旧指西式装订的书籍,装订线放在书皮里面。区别于线装书。
- 15.
燕尾服释义:男子西式晚礼服的一种,黑色,前身较短,后身较长而下端分开像燕子尾巴。
- 16.
牛排释义:西式菜肴。 用精牛肉切成大厚片煎炸而成。有时也指为做这种菜肴而切好的厚牛肉片。
- 17.
物外桃源释义:“物外桃源”是郭沫若先生对整个武汉大学的一种概括与形容——宏敞的校舍在珞珈上,全部是西式建筑的白宫殿。
- 18.
白通帽释义:西式白色阔边的遮阳帽。
- 19.
细崽释义:即西崽。 旧称 欧 美 人在我国开设的洋行、西式餐馆所雇的男仆,有贬意。
- 20.
菜点释义:菜肴和点心:风味菜点。宫廷菜点。西式菜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