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西垣 西垣的意思
yuán

西垣

简体西垣
繁体
拼音xī yuán
注音ㄒㄧ ㄩㄢ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西

xī,(1) 方向,太阳落下的一边,与“东”相对。【组词】:西面。西晒。西域。西方。西席(旧时对幕友或家塾教师的敬称。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亦称“西宾”)。西宫(借指妃嫔)。(2) 事物的样式或方法属于西方的(多指欧美各国)。【组词】:西学。西画。西餐。西医。(3) 姓。

yuán,(1) 矮墙,墙。【组词】:短垣。城垣。墙垣。(2) 城。【例句】:省垣(省城)。(3) 官署。【例句】:谏垣(谏官官署)。(4) 星的区域,古代把众星分为上、中、下三垣。(5) 姓。

基本含义

指地位高、权势大的人所居住的宅院。

西垣的意思

西垣 [xī yuán]

1. 犹西城。

3. 唐宋时中书省的别称。因设于宫中西掖,故称。

西垣 引证解释

⒈ 犹西城。

《南史·齐纪上·高帝》:“帝方解衣高卧,以安众心,乃索白虎幡,登西垣。”

⒉ 唐 宋 时中书省的别称。因设于宫中西掖,故称。

唐 韦应物 《和张舍人夜值中书寄吏部刘员外》:“西垣草詔罢,南宫忆上才。”
宋 苏轼 《谢中书舍人表》:“西垣视草,復玷近班。”


西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猛怒释义:强烈貌。《旧唐书·哀帝纪》:“乙酉夜,西北彗星长六七十丈,自轩辕大角及天市西垣,光辉猛怒,其长竟天。”
    • 2.
      皂纱释义:亦作“皁纱”。黑色的纱。《晋书·舆服志》:“其释奠先圣,则皂纱袍,絳缘中衣。”《北史·周纪下·高祖》:“甲戌,初服常冠,以皂纱为之,加簪而不施缨导。”宋 王禹偁《道服》诗:“楮符布褐皁纱巾,曾奉西垣寓直人。”《金史·舆服志下》:“年老者以皁纱笼髻如巾状,散缀玉鈿於上,谓之玉逍遥。”《水浒传》第八回:“当时 董超 便和酒保径到阁儿内看时,见坐着一个人,头戴顶万字头巾,身穿领皂纱背子。”
    • 3.
      西垣村释义:西垣村委会。
    • 4.
      风习释义:风俗习惯。 清 吴伟业《送宛陵施愚山提学山东》诗:“风习使之然,诗书狥然诺。”清 吴敏树《书毛西垣<黔苗竹枝词>后》:“﹝ 毛西垣 ﹞客游 贵阳 时,取 黔中 苗 俗事,以其族类举之,各为咏歌,成《竹枝》百首,多言男女配合可嗤笑事,而其他风习皆具焉。”郭澄清《大刀记》第三章:“在而今的 雒家庄 上,那套相沿多年的风习全都改了。”

西垣(xiyu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西垣是什么意思 西垣读音 怎么读 西垣,拼音是xī yuán,西垣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西垣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