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战 [jù zhàn]
1. 抵御抗击。
拒战 引证解释
⒈ 抵御抗击。
引《后汉书·袁绍传》:“荣 夜开门内 操 兵, 配 拒战城中,生获 配。”
《三国志·蜀志·张飞传》:“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
《晋书·明帝纪》:“李驤 等寇 寧州,刺史 王逊 遣将 姚岳 拒战於 堂狼,大破之。”
拒战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党贼释义:与贼为党。《三国志·蜀志·许靖传》“许靖 字 文休,汝南 平舆 人”裴松之 注引 晋 王隐《蜀记》:“靖 后自表曰:‘党贼求生,情所不忍。’”清 魏源《圣武记》卷五:“甚至以 察罕诺门汗 大剌麻,亦党贼拒战,王师讨平之。”
- 2.
凶强释义:⒈凶暴强横。 《南齐书·东昏侯纪》:“法珍 等争权,以白帝。帝稍恶其凶强,以二年正月,遣禁兵杀之,世檦 拒战而死。”⒉犹强暴。明 何景明《城南妇行》:“嗟哉华艳质,忍耻罹兇强。”
- 3.
戏下释义:谓在主帅的旌麾之下。引申为部下。戏,通“麾”。《史记·淮阴侯列传》:“及 项梁 渡 淮,信 杖剑从之,居戏下,无所知名。”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戏,一作麾。”《汉书·李广传》:“广 歷七郡太守,前后四十餘年,得赏赐,輒分其戏下,饮食与士卒共之。”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九山王》:“借大王威福,加臣三寸舌,诸山莫不愿执鞭靮,从戏下。”清 夏燮《中西纪事·粤东要抚》:“英 师乘胜长驱,直泊 乌涌,湖南 镇筸 总兵 祥福 拒战不克,与其戏下二将赴敌死之。”
- 4.
洄曲释义:古地名。在 河南省 漯河市 沙河 与 澧河 会流处。溵水 于此洄曲,故名。唐宪宗 元和 十年(公元815年)淮西 节度使 吴元济 反。元和 十二年(公元817年)命 裴度 宣慰 淮西 行营,率 李愬、李光颜 等将领往讨,元济 重兵据 洄曲 拒战。李愬 雪夜绕道径袭 蔡州,擒 元济,即此地。《新唐书·裴度传》:“度 遣 马揔 先入 蔡,明日,统 洄曲 降卒万人持节徐进,抚定其人。”明 何景明《蔡州行》:“诸降尽是 洄曲 军,拒战不覩牙城将。”
- 5.
甲首释义:⒈甲士的首级。《左传·桓公六年》:“六月,大败 戎 师,获其二帅 大良、少良,甲首三百,以献于 齐。”杜预 注:“甲首,被甲者首。”《荀子·议兵》:“五甲首而隶五家,是最为众彊长久,多地以正。”王先谦 集解:“获得五甲首,则役隶乡里之五家也。”《宋书·垣护之传》:“护之 依险拒战,斩其都军长史,甲首数十,贼乃退。”⒉伍长。《尉缭子·兵教上》:“左行者,左行教之;右行者,右行教之。教举五人,其甲首有赏。”⒊特指战车上的甲士。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四章第四节:“春秋 时期一般是用车战,据《司
- 6.
邀蹑释义:阻击;追击。 《宋书·恩倖传·徐爰》:“救之之术,唯在尽力防卫,来必拒战,去则邀躡,据险保隘,易为首尾。”
- 7.
阻战释义:拒战,抵御抗击。
- 8.
青河战释义:指 晋 卞壸 拒战 苏峻 于 青溪 事。 《晋书·卞壸传》:“峻(苏峻)进攻 青溪,壼 与诸军距击,不能禁。贼放火烧宫寺,六军败绩。壼 时发背创……若战,遂死之。”青河,即指 青溪,在今 南京市 东北。清 陈维崧《满江红·怅怅词》:“曷不向,青河 战;曷不向,青楼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