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道 [biàn dào]
1. 比寻常所走的途径更直接、更近的道路。
例抄便道走。
英[ shortcut; ]
2. 供步行者使用的走道,通常设置在马路的两侧。
例行人走人行便道。
英[ sidewalk; pavement; ]
3. 临时使用的路。
英[ makeshift road; ]
便道 引证解释
⒈ 犹即行。指拜官或受命后不必入朝谢恩,直接赴任。
引《史记·酷吏列传》:“孝景帝 乃使使持节拜 都 为 鴈门 太守,而便道之官,得以便宜从事。”
晋 陆机 《谢平原内史表》:“拘守常宪,当便道之官,不得束身奔走,稽顙城闕。”
《陈书·章昭达传》:“周迪 据 临川 反,詔令 昭达 便道征之。”
宋 程大昌 《考古编·便道之官》:“‘便道’云者,犹曰即行,不得入见也。”
⒉ 顺路。
引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一:“苏 言南渡之初, 朱新仲 寓居 严陵,时 汪彦章 南迁,便道过 新仲。”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容悦》:“少顷,村老来报,昨夜大虫连食三人。令詰之, 冯 曰:‘是必便道掠食。’”
郭沫若 《芭蕉花》:“直到母亲满了四岁,大舅赴 黄平 收尸,便道往 云南,才把母亲和 刘奶妈 带回了 四川。”
⒊ 近便之路。
引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此河旧为运草入城便道,故又谓之 草河。”
⒋ 小路,简易的路。
引杜鹏程 《夜走灵官峡》:“顺着弯曲的便道走去,随便你什么时候仰面看,只能看见巴掌大的一块天。”
⒌ 人行道。马路两边供行人走的路。
例如:行人请走便道。
⒍ 正式道路正在修建或修理时临时使用的道路。
引杜鹏程 《年青的朋友》四:“河槽里有很多工人在开辟临时便道。”
⒎ 连词。即使。
引《水浒传》第五七回:“呼延灼 説道:‘我有万夫不当之勇,便道那厮们全伙都来,也待怎生!’”
明 冯梦龙 《桂枝儿·同心》:“不知几百世修下来,与你恩爱这一场,便道更有箇妙人儿,你我也插他不上。”
国语词典
便道 [biàn dào]
⒈ 马路两旁供行人走的道路。
⒉ 便捷的路。
例如:「这是通往泰山的便道。」
⒊ 顺路。
引《史记·卷一二二·酷吏传·郅都传》:「孝景帝乃使使持节拜都为鴈门太守,而便道之官,得以便宜从事。」
⒋ 便说。
例如:「朋友重情谊,只要是合于礼法的事,便道是赴汤蹈火,亦不推辞。」
便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人行道释义:马路两旁供人步行的便道。
- 2.
便道释义:⒈近便的小路;顺便的路:地里一条小道,是贪走便道的人踩出来的。⒉马路两边供人行走的道路;人行道:行人走便道。⒊正式道路正在修建或修整时临时使用的道路。
- 3.
分颜释义:翻脸。元 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俺和你几年价来往,倾心儿契合,则今日索分颜。”《水浒传》第十九回:“吴用 便道:‘头领为我弟兄面上,倒教头领与旧弟兄分颜。’”明 朱权《荆钗记·合卺》:“夜来我哥哥嫂嫂分颜。”《古今小说·张道陵七试赵昇》:“又如今人为着几贯钱钞上,兄弟分颜,朋友破口。”
- 4.
后命释义:指续发的命令。《左传·僖公九年》:“齐 侯 将下拜,孔 曰:‘且有后命。’”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九:“始闻后命,方在 浙 东,即欲便道省覲。”茅盾《子夜》十四:“管车们和 李麻子 都出去了,只留下 阿祥,不定心地等待后命。”
- 5.
吟眸释义:指诗人的视野。元 范康《竹叶舟》第一折:“暇日相携登眺,凭高处共豁吟眸。”清 赵翼《奉命出守便道归省途次作》诗之六:“株守频年想壮游,从今景物豁吟眸。”
- 6.
家活释义:⒈指日用器具物品。宋 陆游《食荠》诗之三:“风炉歙鉢穷家活,妙诀何曾肯授人。”元 王实甫《破窑记》第二折:“有我丈人丈母来到这里,要他女儿家去,他不肯也,将我家活都打碎了。”元 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一折:“柴米油盐酱醋茶,应用家活都有了。”《金瓶梅词话》第五二回:“两箇吃的热上来,把衣服脱了,见琴童儿收家活,便道:‘大官儿,到后边取些水来,俺每漱漱口。’”⒉犹家产,家业。宋 欧阳修《论不才官吏状》:“其人 西京 广有家活,而昬病之年,贪禄不止。”元 郑廷玉《忍字记》第四折:“谁想这脱空禪客僧瞒过,乾丢了铜
- 7.
寿岁释义:年寿。指人活的年数。元 无名氏《桃花女》第一折:“他道你都不要,你可要什么。你便道我则要些寿岁。”应修人《殒星》:“你可能允许我祷天,请以我男子的寿岁移赠给你?”
- 8.
尊纪释义:尊介。 语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秦伯 送卫於 晋 三千人,实纪纲之僕。”《荡寇志》第七六回:“看那 云威 背后,只一个小厮,便道:‘小侄有句话要禀叔父,叫尊纪回避了。’”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二:“我正来找你,在街口就碰见你的尊纪,你晓得不?大事坏了!”
- 9.
径道释义:便道,小路。
- 10.
总护释义:犹统领。唐 韦贯之《南平郡王高崇文碑》:“元年正月拜工部尚书右神策行营节度,总护诸将,便道南征。”宋 苏辙《刘昌祚免殿前副都指挥使不许不允批答》之一:“既匪眷怀之素,復稽总护之宜。”
- 11.
无事不登三寳殿释义:比喻没事不上门。三宝殿,泛指佛殿。《金瓶梅词话》第九一回:“那 陶媽媽 便道:‘小媳婦無事不登三寳殿,奉本縣正宅衙内分付,敬來説咱宅上有一位奶奶要嫁人,講説親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六回:“你一進門,我就知道你是有爲而來的了。這才是無事不登三寳殿啊。”巴金《猪与鸡》:“他无事不登三宝殿的,来了总没有好事情。”
- 12.
温室树释义:⒈《汉书·孔光传》:“光 周密谨慎,未尝有过。 沐日归休,兄弟妻子燕语,终不及朝省政事。或问 光:‘温室 省中树何木也?’光 嘿不应。”后以“温室树”泛指宫廷中的花木。唐 白居易《和春深》之七:“惯看 温室 树,饱识浴堂花。”宋 王禹偁《谪居感事》诗:“繁阴 温室 树,清吹万年枝。”⒉借指宫禁中的事。清 曹寅《渭符侄过慰有作便道至白下》诗:“慎言 温室 树,嘉遯碧山阿。”参见“温室”。⒊指帝京。唐 刘禹锡《和浙西大夫偶题临江亭并元相公所和》:“一辞 温室 树,几见 武昌 柳。”
- 13.
眺注释义:犹言凝神远望。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黄九郎》:“生挽手送之,殷嘱便道相过。少年唯唯而去。生由是凝思如渴,往来眺注,足无停趾。”
- 14.
老婢释义:⒈年老的女仆。 《北史·卢景裕传》:“﹝ 景裕 ﹞居 拒马河,将一老婢作食,妻子不自随从。”⒉亦称“老婢子”。蔑视他人之词。亦为詈词。《晋书·王敦传》:“敦 闻怒曰:‘我兄老婢耳!门户衰矣!’”《太平广记》卷三七九引 唐 戴孚《广异记·崔明达》:“王怒云:‘何物老婢!持菩萨戒,乃尔不洁!’”《水浒传》第五一回:“白秀英 却在茶坊里听得,走将过来,便道:‘你那老婢子,却才道甚么?’”
- 15.
行人道释义:即人行道。大道两旁的人行便道。
- 16.
行人释义:在路上走的人:行人走便道。
- 17.
道契释义:⒈谓彼此思想一致、志趣相投。《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体分冥固,道契不坠。”李善 注:“言至於君臣之体分,既固於冥兆,上下之契,亦存而不坠。”⒉指一同修道的至交。《歧路灯》第七三回:“彼时结为道契。今日特便道过访,不料已物故几年。”⒊谓与佛、道有缘分。唐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超诣》:“远引若至,临之已非,少有道契,终与俗违。”⒋清 末,外国人在 中国 境内可以随意用永远租用的名义,向业主租赁土地。议妥成交,要由当地的道署发给地契,叫做道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四回:“他便拿了这契据,到道
- 18.
驱役释义:⒈驱役:亦作“駈役”。驱使;役使。汉 王充《论衡·对作》:“《六略》之书,万三千篇,增善消恶,割截横拓,驱役游慢,期便道善,归正道焉。”宋 苏洵《田制》:“富民之家,地大业广,阡陌连接,募召浮客,分耕其中,鞭笞驱役,视以奴僕,安坐四顾,指麾於其间。”梁启超《广诗中八贤歌》:“驱役教典庖丁刀,何况 欧 学皮与毛。”⒉为内廷服役供驱使的人。《后汉书·皇后纪下·桓帝邓皇后》:“帝多内幸,博采宫女至五六千人,及駈役从使,復兼倍於此。”《资治通鉴·汉桓帝延熹八年》引此文作“驱役”。胡三省 注:“驱役者,嬖倖挟势,驱
- 19.
鬼路释义:⒈形容走路悄无声音。 《金瓶梅词话》第七三回:“这 玉楼 扭回看见是 金莲 ,便道:‘……你在那里来?猛可説出句话,倒諕我一跳。单爱行鬼路儿。你从多咱走在我背后,怎的没看见你进来脚步儿响?’”《金瓶梅词话》第七五回:“ 孙雪娥 道:‘他单为行鬼路儿,脚上只穿毡底鞋,你可知听不见他脚步儿响。’”⒉比喻险恶的环境。犹言通向死亡之路。 邓中夏 《贡献给新诗人》诗:“雪浪拍长空,阴森疑鬼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