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三心释义:⒈谓心志不专一。⒉佛教谓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为三心。见《金刚经》。
- 2.
仡然释义:⒈壮勇貌。《公羊传·宣公六年》:“祁弥明 者,国之力士也,仡然从乎 赵盾 而入。”⒉屹然不动貌。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栖逸》:“苏门 山中忽有真人,樵伐者咸共传説…… 籍(阮籍)登岭就之,箕踞相对,籍 商略终古,上陈 黄、农 玄寂之道,下考三代盛德之美以问之,仡然不应。”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金刚经鸠异》:“至小厅前,见十餘人仡然庭中,垂手张口,投兵於地,众遂就缚。”
- 3.
佛印释义:⒈佛教禅宗认为人之自有的心性即是佛心,因其永久不变,犹如印契,故名之为“佛心印”,省称为“佛印”。 唐 高适《同马太守听九思法师讲金刚经》诗:“心持佛印久,摽割魔军退。”⒉宋 僧,名 了元。字 觉老,与 苏轼、黄庭坚 相友善,能诗。哲宗 元符 元年圆寂。《醒世恒言·佛印师四调琴娘》:“佛印 时时把佛理晓悟 东坡,东坡 渐渐信心。”清 孙枝蔚《登妙高堂》诗:“佛印 苏公 在何处,高臺未入 雍门 弹。”参阅《续传灯录》卷五、《建中靖国续灯录》卷六。
- 4.
六籍释义:⒈即六经。⒉佛教著作《大般若经》、《金刚经》、《维摩诘经》、《楞伽经》、《圆觉经》、《楞严经》,号称禅家六籍。
- 5.
吸然释义:翕然。迅疾貌。唐 赵璘《因话录·羽部》:“王 某年老股战,不能自辩。刘 叱令拉坐,杖三十…… 王 曰:‘我读《金刚经》四十年矣,今方得力。记初被坐时,见巨手如簸箕,吸然遮背。’因袒示 韩,都无挞痕。”
- 6.
守一释义:⒈亦作“守壹”。道家修养之术,谓专一精思以通神。语出《庄子·在宥》:“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常衰。”晋葛洪《抱朴子·地真》:“守一存真,乃能通神。”唐吕岩《谷神歌》:“若人能守一,只此是长生。”宋苏轼《东坡志林·诵金刚经帖》:“道家言守一,若饥,‘一’与之粮;若渴,‘一’与之浆。”⒉专守定法。⒊指忠于某一信条。⒋指女子守节。
- 7.
恒河沙数释义:佛经用语。 佛说法时,常以印度恒河里的细沙比喻数目极多。《金刚经·无为福胜分第十一》:“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 数(shù)。
- 8.
无因释义:⒈无所凭借;没有机缘。《楚辞·远游》:“质菲薄而无因兮,焉託乘而上浮?”南朝 宋 谢惠连《雪赋》:“怨年岁之易暮,伤后会之无因。”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金刚经鸠异》:“梦至荒野,遇大河,欲渡无因。”清 吴伟业《梅花庵同林若抚话雨联句》:“有待闻乾鹊,无因见皎蟾。”⒉无故,无端。汉 邹阳《狱中上书自明》:“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人於道路,众莫不按剑相眄者,何则?无因而至前也。”《世说新语·雅量》“宣武 与 简文 太宰共载”刘孝标 注引 南朝 宋 檀道鸾《续晋阳秋》:“﹝帝﹞雅有局镇。尝与 桓温、
- 9.
暗九释义:俗谓岁数逢“九”的倍数为“暗九”(逢“九”为“明九”)。 或以为“九”是难关,须祈福消灾。《红楼梦》第八八回:“鸳鸯 道:‘老太太因明年八十一岁,是个暗九,许下一塲九昼夜的功德,发心要写三千六百五十零一部《金刚经》。’”
- 10.
朱墨本释义:⒈朱笔和墨笔兼用的稿本。 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十:“太宗 时史官 张洎 等撰 太祖 史,凡 太宗 圣諭及史官采摭之事,分为朱墨书以别之,此国史有朱墨本之始也。”宋 周密《齐东野语·朱墨史》:“绍圣 中 蔡卞 重修《神宗实録》,用朱黄删改,每一卷成輒纳之禁中,盖将尽泯其跡,而使新録独行,所谓朱墨本者世不可得而復见矣。”⒉红黑两色套印的书本。已发现的最早套印本是 蒙古 至元 六年(公元1269年)湖 北 江陵 资福寺 刻的 无闻和尚《金刚经注》,用红色印经文和圈,用黑色印注。沿至 明 末,吴兴 闵齐伋、凌
- 11.
柳公权释义:(778—865)唐代书法家。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书学王羲之,后采众家所长,得力于欧阳询、颜真卿,自成一体,楷书尤其有名,对后世影响很大。与颜真卿并称“颜柳”。代表作有《玄秘塔碑》《金刚经》等。
- 12.
河沙释义:恒河 沙数。佛教以为佛世界如 恒河 沙数,多至不可胜数。见《金刚经·一体同观分》。
- 13.
病魅释义:迷信谓因鬼魅作祟而呈现病态。《晋书·艺术传·韩友》:“刘世则 女病魅积年…… 友 乃更作皮囊二枚,沓张之,施张如前,囊復胀满,因急缚囊口,悬著树二十许日,渐消,开视有二斤狐毛,女遂差。”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金刚经鸠异》:“何軫 以为病魅,不信。”
- 14.
舍筏释义:舍弃渡人的船筏。谓佛法如筏,既已渡人到彼岸,法便无用,不可再执着。语本《金刚经·正信希有分》:“知我説法,如筏喻者。法尚应捨,何况非法。”唐 钱起《归义寺题震上人壁》诗:“不作解缨客,寧知捨筏喻。身世已悟空,归途復何去。”后多以喻学习古人诗文要摆脱方法上的束缚,方能有所创造。
- 15.
色身释义:佛教语。 即肉身。《楞严经》卷十:“由汝念虑,使汝色身。”《金刚经·离色离相分》:“如来説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陈雄 注引《坛经》:“皮肉是色身。”南朝 陈 徐陵《长干寺众食碑》:“则菩萨应化,咸同色身,诸佛浄土,皆为揣食。”唐 黄滔《莆山灵岩寺碑铭》:“了公 八年冬十月坐亡,色身不坏。”《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六:“小僧出家人,只这个色身,尚非我有,何况外物乎?”
- 16.
蜡丸帛书释义:封在蜡丸中的帛书文件。 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金刚经鸠异》:“成式 再从叔少从军,知左营事,惧及祸,与监军定计,以蜡丸帛书通谋於 袁。”宋 文莹《玉壶清话》卷六:“乾德 三年,昶 遣谍者 孙遇 齎蜡丸帛书,閒道往 太原 结 刘钧 为援,为朝廷所获。”亦省称“蜡帛书”。唐 杜牧《窦列女传》:“希烈 暴死,其子不发丧,欲尽诛老将校,以卑少者代之。计未决,有献含桃者……﹝ 竇桂娘 ﹞因为蜡帛书,曰:‘前日已死,殯在后堂,欲诛大臣,须自为计。’以朱染帛丸,如含桃。先奇 发丸见之。”
- 17.
衆生相释义:⒈佛教语。谓人我四相之一。《金刚经》:“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清 龚自珍《五重证义》:“第六重烦恼亦假立也,众生相亦假立也。”陈世宜《孟硕入狱不获探亲诗以慰之》:“泥犁亦是众生相,十方迷罔从今开。”⒉指世间各种人的表现和面貌。《人民文学》1977年第7期:“巴尔扎克 的《人间喜剧》,也充分展示了十九世纪初叶 法国 新兴资产阶级的众生相。”
- 18.
诳诱释义:欺骗诱惑。《三国志·吴志·周鲂传》:“此臣得以经年之冀愿,逢值千载之一会,輒自督竭,竭尽顽蔽,撰立牋草以誑诱 休 者,如别纸。”宋 司马光《上庞副枢论贝州事宜书》:“往年 保州 之役,威罚实行,今为恶者,必誑诱其徒曰:‘汝罪已大,出城必诛,保州 近事,足以为戒。’”清 恽敬《<金刚经>书后》之一:“其誑诱之术,矫僻之行,汪洋寥廓之谈,愈远而愈歧,则未有所抵也夫!”
- 19.
金刚经释义:《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全名《能断金刚般若(bōrě)波罗蜜多经》,梵文Vajracchedika-prajñāpāramitā-sūtra。金刚指最为坚硬的金属,喻指勇猛的突破各种关卡,让自己能够顺利的修行证道;般若为梵语妙智慧一词的音译;波罗密多意为到达彼岸。经者径也,学佛成佛之路。全名是指按照此经修持能成就金刚不坏之本质,修得悟透佛道精髓智慧,脱离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而完成智慧(到达苦海彼岸),也就是所有十方法界的众生,如果想要修行成就佛菩萨,成就无上正等正觉,都要经过《金刚经》的真修实证,开悟
- 20.
顔法释义:指 唐 颜真卿 的书写技法。 明 李日华《李君实评帖》:“余为詮注曰:‘勒字,颜 法也。’”清 安歧《墨缘汇观录》卷二:“张即之 书《金刚经册》,白纸本,擢裱六十八页,行书大五分许,宗 颜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