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组词】: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组词】: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dǎo dào,(1) 竖立的东西躺下来。【组词】:摔倒。墙倒了。倒塌。倒台。打倒。卧倒。(2) 对调,转移,更换,改换。【组词】:倒手。倒换。倒车。倒卖。倒仓。倒戈。(1) 位置上下前后翻转。【组词】:倒立。倒挂。倒影。倒置。(2) 把容器反转或倾斜使里面的东西出来。【组词】:倒水。倒茶。(3) 反过来,相反地。【组词】:倒行逆施。反攻倒算。倒贴。(4) 向后,往后退。【组词】:倒退。倒车。(5) 却。【例句】:东西倒不坏,就是旧了点。
1. 《世说新语。赏誉下》“﹝王平子﹞每闻卫玠言,辄叹息絶倒”南朝梁刘孝标注引《卫玠别传》:“玠少有名理,善通庄老。琅邪王平子,高气不群,迈世独傲;每闻玠之语议,至于理会之间,要妙之际,辄絶倒于坐,前后三闻为之三倒。时人遂曰:'卫君谈道,平子三倒。'”后因以“三倒”形容发论一再令人倾服。
⒈ 《世说新语。赏誉下》“﹝ 王平子 ﹞每闻 卫玠 言,辄叹息絶倒”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引《卫玠别传》:“玠 少有名理,善通 庄老。
引琅邪 王平子,高气不羣,迈世独傲;每闻 玠 之语议,至於理会之间,要妙之际,輒絶倒於坐,前后三闻为之三倒。时人遂曰:‘ 卫君 谈道, 平子 三倒。’”
后因以“三倒”形容发论一再令人倾服。 唐 孟浩然 《襄阳公宅饮》诗:“谈天光六义,发论明三倒。”
1.她头脑以前受过刺激,所以现在说话有时会颠三倒四。
2.老王每次只要一喝醉酒,说话就会语无伦次、颠三倒四。
3.刘嫂说话总是颠三倒四的重复若干次才肯罢休。
4.精神上深受刺激的人,说话往往语无伦次,做事颠三倒四。
5.他也许年纪大了,讲话常颠三倒四,自相矛盾。
6.他最近精神状态不太好,说话语无伦次,做事也颠三倒四的。
7.这老人家说话总是颠三倒四,让人弄不明白。
8.他颠三倒四、语无伦次地回答,我们都听得不耐烦了。
9.写文章最忌颠三倒四,杂乱无章。
10.做事最怕杂乱无章,说话最忌颠三倒四。
11.架子上的书放得颠三倒四的,快整理一下。
12.奶奶老糊涂了,说话颠三倒四的。
13.对于这件事情,他前面说得头头是道,后面却说得颠三倒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