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专司释义:专门掌管。 清 赵澄鉴《卖茶娘》诗:“调羹糝蓼岂未諳,茶事专司一鑪火。”吴玉章《辛亥革命·暗杀活动的风行》:“至1905年后,这种暗杀活动更为扩大了,同盟会特地组织了一个专司暗杀的部门。”
- 2.
中国同盟会释义: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其政治纲领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中国同盟会成立后,积极进行反清革命斗争,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1912年中国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简称同盟会。
- 3.
会社释义:⒈旧指政治、学术团体。如同盟会、华兴会和南社等。⒉日文指公司。
- 4.
兴中会释义:清末革命团体。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次年总部迁往香港。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政治纲领。在广州(1895年)、惠州(州治今广东惠阳)(1900年)筹划、组织反清武装起义,推动了当时革命形势的发展。1905年与黄兴等领导的华兴会等团体联合组成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 5.
养望释义:⒈培养虚名。 《世说新语·政事》“陶公 性检厉”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晋阳秋》:“君子当正其衣冠,摄以威仪,何有乱头养望,自谓宏达邪?”唐 司空图《五十》诗:“清秩偶叨非养望,丹方频试更堪疑。”清 钱谦益《南京刑部浙江清吏司主事董继周授承德郎制》:“朕闻留务多閒,诸曹郎类优游养望,而刑曹尤甚。”⒉指隐退闲居。《北齐书·魏收传》:“不养望於丘壑,不待价於城市。”《儒林外史》第四九回:“去年小弟到京,不料 高先生 却养望在家了。”谢彬《民国政党史·中国同盟会》:“益以 孙文 交卸总统政权,养望在野。”
- 6.
刀客释义:⒈清 末 陕西 民间秘密团体。因会员经常佩带长约三尺、宽约二寸的关山刀子,故称。相传创立于 清 咸丰 五年(1855年)以前。其成员多属破产农民、失业手工业工人及其他城市劳动人民和游民,长期秘密活动于 渭河 两岸和 潼关 以西、 西安 以东地区,反抗封建压迫剥削。辛亥革命时期,不少成员接受同盟会领导,多次参加武装起义,成为 陕西 光复的重要力量。后流为军阀爪牙。⒉民国 初年亦称土匪为刀客。 陈登科 《赤龙与丹凤》四:“ 黎伥 这个狗入的,不怪人都说他是刀客。” 姚雪垠 《长夜》二七:“那班夜聚明散的零星刀
- 7.
南社释义:辛亥革命时期的进步文学团体。由 陈去病、高旭、柳亚子 等发起,于1909年成立于 苏州。其社名取“操南音不忘其旧”之意,鼓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反对 清 王朝的专制统治。早期参加者多同盟会成员,其后流品渐杂。社员曾达千余人。1923年因内部分化而停止活动。该社成员所作诗文,辑为《南社丛刻》,共出二十二集。柳亚子《胡寄尘诗序》:“余与同人倡南社,思振 唐 音以斥傖楚,而尤重布衣之诗,以为不事王侯,高尚其志,非肉食者所敢望。”宁调元《南社集序》:“吾友 高 子 钝剑 柳 子 亚卢 等,既以诗词名海内,復创南社,
- 8.
发愤自雄释义:决心奋斗,使自己强盛有实力。清 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第五书》:“願吾弟發憤自雄,勿蹈乃兄故轍也。”邹鲁《中国同盟会》:“然苟我發憤自雄,西人將見好於我不暇,遑敢圖我。”
- 9.
同盟会释义:中国同盟会的简称。
- 10.
国民党释义:1912年8月,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的基础上,合并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会、国民公党等几个党派组建的资产阶级政党。1914年7月改组为中华革命党,1919年10月改名为中国国民党。简称国民党。
- 11.
处待释义:处置,对待。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父下凡诏书二》:“且娘娘或身有喜事者,必须开恩免其服事……如此处待,方为合体。”邹鲁《中国同盟会》:“分别处待官吏:凡军到即降之官吏,保护其身家,愿留营者,量才器使,愿还乡者,厚给资斧,护送归家。”
- 12.
奋心释义:奋发之心。《左传·哀公十六年》:“民知不死,其亦夫有奋心,犹将旌君以徇於国。”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同盟会中部总会宣言》:“同人等激发於死者之义烈,各有奋心。”
- 13.
孙中山释义:(1866—1925)中国近代革命先行者,民主革命家。名文,字德明,号逸仙,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人。早年在香港开始革命活动。1894年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次年广州起义失败后,到欧、美各地宣传革命。1905年在日本组成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提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即三民主义学说。以《民报》为阵地,与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保皇派进行激烈论战,并多次领导反清武装起义。武昌起义后,于1912年1月1日在南京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不久政权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篡夺。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1924
- 14.
实核释义:⒈种子。汉 王充《论衡·初禀》:“草木生於实核,出土为栽蘖,稍生茎叶,成为长短巨细,皆由实核。”⒉核实。邹鲁《中国同盟会》:“由安民局派员偕同地方甲长街正人等,清查户口,每户要实核其现在住居之人口,编载册籍。”
- 15.
张云逸释义:(1892-1974)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广东文昌(今属海南)人。1912年毕业于广东陆军速成学校。曾加入同盟会,并参加辛亥革命和护国战争。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加领导百色起义。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长、红军总司令部和红一方面军副参谋长、新四军副军长、华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山东军区司令员。建国后,任国防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中共中央监委副书记。是中共第八至十届中央委员。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 16.
彭家珍释义:(1888-1912)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四川金堂人。参加新军,曾任天津兵站司令部副官。武昌起义后加入同盟会,任京津同盟会军事部长。1912年1月在北京炸毙宗社党首领良弼,自己亦重伤牺牲。
- 17.
戴季陶释义:(1890—1949)名传贤,号天仇,原籍浙江吴兴,生于四川广汉。早年参加同盟会。1924年任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孙中山逝世后,积极参加西山会议派的活动,反对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1927年南京国民 党政府成立后,在国民政府任考试院院长等。1949年2月在广州自杀。
- 18.
更选释义:改选。《中国同盟会总章》第八条:“本会设总理一人,由全体会员投票公举,四年更选一次。”
- 19.
浅识释义:⒈识见肤浅。 汉 徐干《中论·核辩》:“不论是非之性,不识曲直之理,期於不穷,务於必胜,以故浅识而好奇者,见其如此也。”《北史·阳固传》:“梁丘 寡智,王鮒 浅识。”邹鲁《中国同盟会》:“浅识之徒,或热血过甚,忧国过深,亦有因利乘便,图变掌权者。”⒉粗略地认识。徐迟《哥德巴赫猜想·向着二十一世纪》:“外国客人可以访问我国的一些城市,看看市容、名胜和古迹,访问厂矿公社,可以赏心悦目,浅识 中华。”
- 20.
焜耀释义:⒈同“焜燿”。《法苑珠林》卷四一:“又进至一处,见崇臺广厦、玉宇金房,琳琅焜耀,暉彩眩目。”《红楼梦》第六四回:“是日,丧仪焜耀,宾客如云。”清 黄景仁《尧母庙》诗:“丹陵缅鬱盘,黄云想焜耀。”宋 王安石《祭吕侍读文》:“是为世臣,焜耀家邦。”⒉焜燿:明照;照耀。《左传·昭公三年》:“不腆之适,以备内宫,焜燿寡人之望。”陆德明 释文引 服虔 曰:“焜,明也;燿,明也。”唐 柳宗元《为李京兆祭杨凝文》:“冀兹竞爽,焜燿儒林。”孙中山《同盟会宣言》:“汉 族神灵,久焜燿於四海。”⒊光辉;辉煌。唐 独孤及《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