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管 [yù guǎn]
1. 见“玉管”。
玉管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玉琯”。
⒉ 玉制的古乐器。用以定律。
引《汉书·律历志上》“竹曰管”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孟康 曰:“《礼乐器记》:‘管,漆竹,长一尺,六孔。’……古以玉作,不但竹也。”
《旧唐书·音乐志三》:“律周玉琯,星迴金度。”
⒊ 泛指管乐器。
引北周 庾信 《赋得鸾台》诗:“九成吹玉琯,百尺上瑶臺。”
宋 辛弃疾 《菩萨蛮·和夏中玉》词:“临风横玉管,声散江天满。”
明 朱有燉 《风月牡丹仙》第一折:“是谁将玉管吹,我这里潜身在花下听。”
⒋ 毛笔的美称。
引隋 薛道衡 《咏苔纸》:“今来承玉管,布字改银钩。”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湖赏》:“殷勤玉管传深意,顒望着霜红暗题。”
《群音类选·点绛唇·相思》曲:“挑银灯,拂锦牋,摘玉管,磨穿砚,写了俏姻缘。”
清 蒋春霖 《鹧鸪天》词:“临玉管,试琼甌,醒时题恨醉时休。”
⒌ 竹的美称。
引唐 韩琮 《风》诗:“凉飞玉管来 秦 甸,暗褭花枝入 楚 宫。”
唐 白居易 《题卢秘书夏日新栽竹二十韵》:“叶翦兰罗碎,茎抽玉琯端。”
⒍ 山岩名。
引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始知 书字巖 之即为 玉琯,而此为 九疑山 之中也。”
国语词典
玉管 [yù guǎn]
⒈ 乐器名。玉制的管乐器。宋·辛弃疾〈菩萨蛮·与君欲赴西楼约〉词:「临风横玉管,声散江天满。」也作「玉琯」。
⒉ 玉制笔管。
引隋·薛道衡〈咏苔纸〉诗:「今来承玉管,布字改银钩。」
⒊ 竹的美称。
引唐·韩琮〈风〉诗:「凉飞玉管来秦甸,暗里花枝入楚宫。」
玉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佳会释义:⒈指男女欢会。宋 柳永《曲玉管》词:“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明 刘基《七月七日》诗:“百年佳会几今宵,脉脉相看一水遥。”《花月痕》第十五回:“今日何夕?正露凉烟淡,双星佳会。”⒉高雅的聚会。明 莫是龙《笔麈》引 宋 黄庭坚 帖:“近有佳会,率以故不得佳,岂食料禁不批放耶?”明 袁宏道《和钟君威花字》诗:“良朋递指引,佳会屡停车。”清 陈梦雷《拟古十九首·今日良宴会》诗:“佳会再难遇,置酒在高堂。”
- 2.
学馆释义:⒈亦作“学舘”。 学舍;学校。唐 郑谷《送颜明经及第东归》诗:“閒来思学馆,犹梦雪窗明。”《资治通鉴·后周太祖广顺三年》:“自 唐 末以来,所在学校废絶,蜀 毋昭裔 出私财百万营学馆。”清 蒲松龄《闹馆》:“上世裡我无曾入个学馆,看文书银钱票甚是作难。”⒉学宫,学庙。元 杨载《送丘子正之海盐》诗:“海邦终寂寞,学舘尚穹崇。”参见“学宫”、“学庙”。⒊即学堂。旧时命相家术语。五代 齐丘《玉管照神局·吕洞宾赋》:“学馆清高者,凌云折桂。”参见“学堂”。
- 3.
年流释义:年光流逝。唐 杜牧《南楼夜》诗:“玉管金罇夜不休,如悲昼短惜年流。”
- 4.
昭华释义:⒈美好。《陈书·高祖纪下》:“景候昭华,人祗允庆。”⒉美玉名。《尚书大传》卷一下:“尧 致 舜 天下,赠以昭华之玉。”南朝 梁 陆倕《石阙铭》:“受昭华之玉,纳龙叙之图。”北周 庾信《周五声调曲·宫调曲三》:“更受昭华玉,还披兰叶图。”⒊古代管乐器名。《西京杂记》卷三:“玉管长二尺三寸,二十六孔,吹之则见车马山林,隐轔相次,吹息亦不復见,铭曰:昭华之琯。”宋 晏几道《采桑子》词:“月白风清,长倚昭华笛里声。”清 魏源《杂诗》之六:“精灵感 西母,貽我昭华声。”⒋古代池名。《韩诗外传》卷九:“齐景公 出
- 5.
灰律释义:古代置芦苇灰于表示十二律的玉管内,每月当节气,中律的管内的灰就会自行飞出,以之占验时序,谓之“灰律”。
- 6.
玉琯释义:见“玉管”。
- 7.
璇钥释义:古人用以测定气候的玉管。
- 8.
白琯释义:白色的玉管。《大戴礼记·少闲》:“昔 虞 舜 以天德嗣 尧,布功散德,制礼朔方,幽都来服,南抚 交趾,出入日月,莫不率俾,西王母 来献其白琯。”唐 王起《邹子吹律赋》:“庙列 零陵,徒闻白琯之丽;竹收 嶰谷,空为丹穴之鸣。”
- 9.
白管释义:白色的玉管。《大戴礼记·少闲》:“昔 虞 舜 以天德嗣 尧,布功散德,制礼朔方,幽都来服,南抚 交趾,出入日月,莫不率俾,西王母 来献其白琯。”唐 王起《邹子吹律赋》:“庙列 零陵,徒闻白琯之丽;竹收 嶰谷,空为丹穴之鸣。”
- 10.
葭管释义:装有葭莩灰的玉管。
- 11.
蝉韵释义:喻指蝉声。唐 段文昌 《晚夏登张仪楼呈院中诸公》诗:“乍疑蝉韵促,稍觉雪风来。” 宋 欧阳修 《蝶恋花》词:“梨叶初红蝉韵歇,银汉风高,玉管声凄切。”
- 12.
霜管释义:同“霜琯”。玉管。
- 13.
风裳释义:唐 李贺《苏小小墓》诗:“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珮。”后以“风裳”指飘忽的衣裙。宋 姜夔《念奴娇》词:“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赵朴初《忆江南·访缅杂咏》词之二:“玉管冰絃歌缓缓,风裳水袖舞仙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