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寝庙 寝庙的意思
qǐnmiào

寝庙

简体寝庙
繁体寢廟
拼音qǐn miào
注音ㄑ一ㄣˇ ㄇ一ㄠ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ǐn,(1) 睡,卧。【组词】:寝室。寝车。寝宫。安寝。(2) 睡觉的地方。【组词】:就寝。寿终正寝。(3) 皇家宗庙后殿藏先人衣冠之处,亦指帝王的坟墓。【组词】:寝庙。陵寝。(4) 停止,平息。【例句】:其议遂寝(那种议论于是平息)。事寝。(5) 面貌难看。【组词】:貌寝。

miào,(1) 供奉祖先的房屋。【组词】:家庙。宗庙。太庙。(2) 供神佛或历史上有名人物的地方。【组词】:孔庙。岳庙。寺庙。(3) 王宫的前殿,泛指朝廷。【组词】:庙堂。

基本含义

比喻官员不务正业,只顾睡觉和享乐。

寝庙的意思

寝庙 [qǐn miào]

1. 古代宗庙的正殿称庙,后殿称寝,合称寝庙。

3. 住宅和宗庙。有时亦泛指住宅。

寝庙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宗庙的正殿称庙,后殿称寝,合称寝庙

《诗·小雅·巧言》:“奕奕寝庙,君子作之。”
《礼记·月令》:“寝庙毕备。”
郑玄 注:“凡庙,前曰庙,后曰寝。”
孔颖达 疏:“庙是接神之处,其处尊,故在前,寝,衣冠所藏之处,对庙为卑,故在后。但庙制有东西厢,有序墙,寝制唯室而已。故《释宫》云‘室有东西厢曰庙,无东西厢有室曰寝’是也。”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先帝园陵寝庙,羣臣莫习。”
章炳麟 《訄书·订文》:“五世之庙,可以观怪, 禹 之铸鼎而为离鬽, 屈原 之观 楚 寝庙而作《天问》。”

⒉ 住宅和宗庙。有时亦泛指住宅。

《诗·大雅·崧高》:“有俶其城,寝庙既成。”
孔颖达 疏:“寝,人所处,庙神亦有寝,但此宜揔据人神,不应独言庙事,故以为人寝也。”
《左传·襄公四年》:“经起九道,民有寝庙,兽有茂草,各有攸处,德用不扰。”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夫鼠昼伏夜动,不穴於寝庙,畏人故也。”
王引之 《经义述闻·春秋左传》:“经言寝庙,多指宗庙言之,此寝庙则指人之寝室言之,寝室为人之所居,故鼠不敢穴。”


国语词典

寝庙 [qǐn miào]

⒈ 旧称皇帝宗庙的前殿为庙,后殿为寝。亦用以泛指宗庙。

《礼记·月令》:「寝庙毕备。」
汉·郑玄·注:「凡庙前曰庙,后曰寝。」
《史记·卷九九·叔孙通传》:「先帝园陵寝庙,群臣莫习。」

⒉ 泛指寝居之处。

《左传·襄公四年》:「经吞九道,民有寝庙,兽有茂草,各有攸处,德用不扰。」


寝庙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八白室释义:成吉思汗 死后,造长陵,并修建白室八间,以为寝庙。后遂以“八白室”为其陵寝专称。参阅《蒙古源流》卷四、卷六与《圣武记》卷五附录。
    • 2.
      坟花释义:古代祭祀帝王陵园寝庙用的纸花。
    • 3.
      寝庙释义:⒈古代宗庙的正殿称庙,后殿称寝,合称寝庙。 《诗·小雅·巧言》:“奕奕寝庙,君子作之。”《礼记·月令》:“寝庙毕备。”郑玄 注:“凡庙,前曰庙,后曰寝。”孔颖达 疏:“庙是接神之处,其处尊,故在前,寝,衣冠所藏之处,对庙为卑,故在后。但庙制有东西厢,有序墙,寝制唯室而已。故《释宫》云‘室有东西厢曰庙,无东西厢有室曰寝’是也。”《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先帝园陵寝庙,羣臣莫习。”章炳麟《訄书·订文》:“五世之庙,可以观怪,禹 之铸鼎而为离鬽,屈原 之观 楚 寝庙而作《天问》。”⒉住宅和宗庙。有时亦泛指住宅
    • 4.
      尝麦释义:古代的一种岁典。 天子于孟夏麦收时先在寝庙荐祭,然后尝食新麦。《逸周书·尝麦》:“维四年孟夏,王初祈祷於宗庙,乃尝麦於太祖。”朱右曾 校释:“《月令》孟夏之月,农乃登麦。天子乃以彘尝麦,先荐寝庙,成王 始举行此礼也。”
    • 5.
      庙寝释义:寝庙。 指宗庙的前庙和后寝。
    • 6.
      朱光释义:⒈赤光,红色光亮。 三国 魏 曹植《斗鸡诗》:“羣雄正翕赫,双翘自飞扬。挥羽邀清风,悍目发朱光。”宋 梅尧臣《闻学士院试含桃荐寝庙诗拟作》诗:“露颗明朝日,朱光逼赭袍……天子从兹食,羣臣赐亦叨。”⒉日光。《文选·张载<七哀诗>之二》:“朱光驰北陆,浮景忽西沉。”李善 注:“朱光,日也。”南朝 宋 谢庄《怀园引》:“汉水 初緑柳叶青,朱光蔼蔼云英英。”唐 杜甫《夏日叹》诗:“夏日出东北,陵天经中街。朱光彻厚地,鬱蒸何由开!”清 唐孙华《三月晦日同年狄向涛太史招同诸公集寄园》诗:“渐愁朱光炎,所喜緑阴蒨。”@
    • 7.
      极庙释义:⒈秦 宫名。《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七年,始皇 巡 陇西、北地,出 鸡头山,过 回中。焉作 信宫 渭南,已更命 信宫 为 极庙,象天极。”司马贞 索隐:“为宫庙象天极,故曰 极庙。”⒉规格最高的寝庙。指七庙。《史记·秦始皇本纪》:“二世 下詔,增 始皇 寝庙牺牲及山川百祀之礼。令羣臣议尊 始皇庙。羣臣皆顿首言曰:‘古者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虽万世不軼毁。今 始皇 为极庙,四海之内皆献贡职,增牺牲,礼咸备,毋以加。’”参见“七庙”。
    • 8.
      物心释义:人心。晋 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论》:“刘氏 德泽实繫物心,故立其寝庙,百姓覩而怀旧;正其衣冠,父老见而垂泣。”《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元年》:“我初平 建康,人皆劝我除去卿辈以壹物心。”
    • 9.
      画寝释义:⒈绘饰寝庙。⒉指有绘饰的寝庙。
    • 10.
      百祀释义:⒈王畿内诸臣采地之祭祀。 亦泛指各种祭祀。《礼记·檀弓下》:“虞人致百祀之木可以为棺椁者斩之。”郑玄 注:“百祀,畿内百县之祀也。”孔颖达 疏:“百祀者,王畿内诸臣采地之祀也。”《史记·秦始皇本纪》:“二世 下詔,增 始皇 寝庙牺牲及山川百祀之礼。”唐 柳宗元《时令论》:“其餘郊庙百祀,亦古之遗典,不可以废。”《隋书·音乐志上》:“肇土七十,奄有四方;帝轩(黄帝 轩辕氏)百祀,人思未忘。”⒉指极长或相当长的年月。鲁迅《坟·科学史教篇》:“自然之力,既听命于人间,发纵指挥,如使其马,束以器械而用之;交通贸迁
    • 11.
      离鬽释义:即魑魅。传说中的妖怪。语本《左传·宣公三年》:“昔 夏 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为之备,使民知神姦。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章炳麟《訄书·订文》:“禹 之铸鼎而为离鬽,屈原 之观 楚 寝庙而作《天问》。”
    • 12.
      聿追释义:《礼记·礼器》:“尧 授 舜,舜 授 禹,汤 放 桀,武王 伐 紂,时也。《诗》云:‘匪革其犹,聿追来孝。’”郑玄 注:“聿,述也。”今本《诗·大雅·文王有声》作“遹追”。聿、遹本助词;然后人往往训聿为述,因以“聿追”谓追述先人德业。《后汉书·李固传》:“昔 尧 殂之后,舜 仰慕三年,坐则见 尧 於墙,食则覩 尧 於羹。斯所谓聿追来孝,不失臣子之节者。”李贤 注:“聿,述也。”《隋书·炀帝纪上》:“聿追孝饗,德莫至焉,崇建寝庙,礼之大者。”
    • 13.
      肃虔释义:谓恭谨虔诚。三国 魏 曹植《灵芝篇》:“圣皇君四海,德教朝夕宣,万国咸礼让,百姓家肃虔。”晋 陆云《泰伯碑》:“而百年既终,遗爱斯軫,莫不肃虔寝庙,著名金石,遗其后昆,聿遵前典。”
    • 14.
      虞箴释义:古代虞人为戒田猎而作的箴谏之辞。 《左传·襄公四年》:“昔 周 辛甲 之为大史也,命百官,官箴王闕。於《虞人之箴》曰:‘芒芒 禹 迹,画为九州,经启九道。民有寝庙,兽有茂草;各有攸处,德用不扰。在帝 夷羿,冒于原兽,忘其国恤,而思其麀牡,武不可重,用不恢于 夏 家,兽臣司原,敢告僕夫。’《虞箴》如是,可不惩乎?”《汉书·扬雄传赞》:“史篇莫善於《仓頡》,作《训纂》;箴莫善於《虞箴》,作《州箴》。”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铭箴》:“周 之 辛甲,百官箴闕,唯《虞箴》一篇,体义备焉。”
    • 15.
      遗寝释义:指寝庙。宋 王珪《寒食节起居诸帝陵表》:“伏以桐华近节,榆火变晨,感景物于流年,愴衣冠于遗寝。”清 顾炎武《卓太傅祠》诗:“拱木环遗寝,空山走部民。”
    • 16.
      郊兆释义:祭坛外所围的土界。亦泛指祭坛。语本《周礼·春官·小宗伯》:“兆五帝於四郊。”郑玄 注:“兆为坛之营域。”《汉书·翼奉传》:“汉 家郊兆寝庙祭祀之礼,多不应古。”
    • 17.
      食新释义:吃新收获的粮食等农产品。 《礼记·少仪》:“未尝,不食新。”郑玄 注:“尝,谓荐新物於寝庙。”孔颖达 疏:“未尝,则人子不忍前食新也。”《左传·成公十年》:“公觉,召 桑田 巫,巫言如梦。公曰:‘如何?’曰:‘不食新矣。’”杜预 注:“言公不得及食新麦。”唐 杜甫《园人送瓜》诗:“食新先战士,共少及溪老。”
    • 18.
      高显释义:⒈宏大显敞。《后汉书·文苑传·杜笃》:“宫室寝庙,山陵相望,高显弘丽,可思可荣。”宋 司马光《秀州真如院法堂记》:“真如 故有堂,庳狭不足以庥学者,清辨 与同术 惠宗 治而新之,今高显矣。”⒉宏大辉煌的建筑。《汉书·五行志上》:“定公 二年‘五月,雉门及两观灾’……先是,季氏 逐 昭公,昭公 死于外。定公 即位,既不能诛 季氏,又用其邪説,淫於女乐,而退 孔子。天戒若曰,去高显而奢僭者。”⒊高耸,突出。《左传·昭公十八年》“宋、衞、陈、郑 皆火。梓慎 登 大庭氏 之库以望之”晋 杜预 注:“大庭氏,古国

寝庙(qinmi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寝庙是什么意思 寝庙读音 怎么读 寝庙,拼音是qǐn miào,寝庙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寝庙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