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木 [zé mù]
1. 谓鸟兽选择树木栖息。常用以比喻择主而事。
3. 喻选择官职。
择木 引证解释
⒈ 谓鸟兽选择树木栖息。常用以比喻择主而事。
引《左传·哀公十一年》:“﹝ 孔子 ﹞命驾而行,曰:‘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
晋 左思 《吴都赋》:“菈擸雷硠,崩峦弛岑;鸟不择木,兽不择音。”
《北史·万俟普可朱浑元等传论》:“神武 招携,理殊纳叛;诸将择木,情非背恩。”
《三国演义》第三回:“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刘绍棠 《地母》:“原市委书记 杨仲芳 跟他是老战友;但是,为了做官、保官和升官,只有良禽择木而栖了。”
⒉ 喻选择官职。
引晋 潘岳 《西征赋》:“夕获归於都外,宵未中而难作;匪择木以栖集,尠林焚而鸟存。”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李弘度 常叹不被遇。 殷扬州 知其家贫,问:‘君能屈志百里不?’ 李 答曰:‘《北门》之叹,久已上闻。穷猿奔林,岂暇择木?’遂授 剡县。”
国语词典
择木 [zé mù]
⒈ 选择树木栖息。语出比喻人臣择主而仕。《北史·卷五三·万俟普等传》论曰:「神武招携,理殊纳叛;诸将择木,情非背恩。」
引《左传·哀公十一年》:「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
择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字学释义:⒈小学,文字学。 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文字》:“故《説文》至今为字学之宗。”南唐 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上:“﹝ 段成式 ﹞牧 庐陵 日,常游山寺。读一碑文,不识其间两字……客有以此两字遍諮字学之众,实无有识者。”元 陆友《研北杂志》卷下:“晋 宋 人书法妙絶,未必尽晓字学……又 韩择木 八分以擅名,谓之不识字,是也。”⒉关于书法的学问。唐 王建《赠太虚卢道士》诗:“书卖八分通字学,丹烧九转定人年。”《宣和书谱·王邃》:“大抵字学之玅,晋 人得之为多,而 王 氏之学尤盛焉。”
- 2.
定谟释义:决定策略和计划。语本《诗·大雅·抑》:“訏謨定命,远犹辰告。”南朝 宋 谢灵运《撰征赋》:“捨西 楚 以择木,迨南 汉 以定謨。”
- 3.
投心释义:⒈诚心。《三国志·魏志·毌丘俭传》:“俭 以计厚待 钦,情好欢洽。钦 亦感戴,投心无贰。”南朝 宋 鲍照《咏白雪》:“投心障苦节,隐迹避荣年。”⒉指诚心归附。晋 潘岳《杨荆州诔》:“鸟则择木,臣亦简君。投心 魏 朝,策名委身。”
- 4.
择木释义:⒈谓鸟兽选择树木栖息。常用以比喻择主而事。《左传·哀公十一年》:“﹝ 孔子 ﹞命驾而行,曰:‘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晋 左思《吴都赋》:“菈擸雷硠,崩峦弛岑;鸟不择木,兽不择音。”《北史·万俟普可朱浑元等传论》:“神武 招携,理殊纳叛;诸将择木,情非背恩。”《三国演义》第三回:“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刘绍棠《地母》:“原市委书记 杨仲芳 跟他是老战友;但是,为了做官、保官和升官,只有良禽择木而栖了。”⒉喻选择官职。晋 潘岳《西征赋》:“夕获归於都外,宵未中而难作;匪择木以栖集,尠林焚而鸟存。”
- 5.
神丛释义:神灵依托的群树。以茂密林木多立神祠而名。《战国策·秦策三》:“应侯 谓 昭王 曰:亦闻 恒思 有神丛与?恒思 有悍少年,请与丛博,曰:‘吾胜丛,丛籍我神三日;不胜丛,丛困我。’乃左手为丛投,右手自为投,胜丛。丛籍其神,三日,丛往求之,遂弗归。五日而丛枯,七日而丛亡。今国者,王之丛;势者,王之神。籍人以此,得无危乎?”鲍彪 注:“灌木中有神灵託之。”吴师道 补正:“《墨子》:‘建国少择木之修茂者,以为丛位。’《史》:‘丛祠。’《索隐》云:‘高诱 注云:神,祠;丛,树也。’”后用以比喻仗势的权臣。《明史·黄道
- 6.
翔集释义:⒈众鸟飞翔而后群集于一处。 语出《论语·乡党》:“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晋葛洪《抱朴子·良规》:“翔集而不择木者,必有离罻之禽矣。”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沙鸥翔集,锦鳞游泳。”⒉详察泛采。翔,通“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