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三推 三推的意思
sāntuī

三推

简体三推
繁体
拼音sān tuī
注音ㄙㄢ ㄊㄨㄟ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ān,(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组词】: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组词】: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tuī,(1) 手抵物体向外或向前用力使物移动。【组词】:推车。推搡。推拿。推倒。推敲。顺水推舟。(2) 使用工具向前移动进行工作。【组词】:推头。推土。(3) 使事情开展。【组词】:推广。推行(xíng )。推动。推销。(4) 进一步想,由已知之点想到其它。【组词】:推及。推究。推导。推论。推测。推事。(5) 往后挪动(时间上)。【组词】:推延。推移。(6) 辞让,脱卸。【组词】:推让。推却。推委。推辞。(7) 举荐,指出某人优点。【组词】:推许。推重(zhòng )。推举。推崇。(8) 让出,献出。【组词】:推恩。推心置腹。

基本含义

指对人或事物的推崇、赞美。

三推的意思

三推 [sān tuī]

1. 古代帝王亲耕之礼。天子于每年正月亲临藉田,扶耒耜往还三度,以示劝农,称三推。后历代皆有亲耕三推仪式,成为例行公事。

三推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帝王亲耕之礼。天子于每年正月亲临藉田,扶耒耜往还三度,以示劝农,称三推。后历代皆有亲耕三推仪式,成为例行公事。

《礼记·月令》:“﹝孟春之月﹞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藉,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
汉 张衡 《东京赋》:“躬三推於天田,修帝藉之千亩。”
南朝 梁武帝 《藉田》诗:“一人慙百王,三推先亿兆。”
宋 黄庭坚 《次韵曾子开舍人游藉田载荷花归》:“三推劝根本,百穀收阜坚。”


国语词典

三推 [sān tuī]

⒈ 古代天子于每年三月,亲扶耒耜于田里来返三次,以劝农功之礼。

《礼记·月令》:「天子亲载耒耜,……躬耕帝藉。天子三推,公五推,卿诸侯九推。」
《文选·张衡·东京赋》:「躬三推于天田,修帝籍之千亩。」


三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推释义:古代帝王亲耕之礼。天子于每年正月亲临藉田,扶耒耜往还三度,以示劝农,称三推。后历代皆有亲耕三推仪式,成为例行公事。《礼记·月令》:“﹝孟春之月﹞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藉,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汉 张衡《东京赋》:“躬三推於天田,修帝藉之千亩。”南朝 梁武帝《藉田》诗:“一人慙百王,三推先亿兆。”宋 黄庭坚《次韵曾子开舍人游藉田载荷花归》:“三推劝根本,百穀收阜坚。”
    • 2.
      四推释义:古代皇帝躬耕有三推之礼,是表示重农而举行的一种仪式。历代相沿,至 清 胤祯(雍正)又加一推,以后相沿为四推。见《清通典·礼吉四》。参见“三推”。
    • 3.
      推三阻四释义:以各种借口推托。也说推三推四。
    • 4.
      推却释义:拒绝;推辞:再三推却。
    • 5.
      籍田释义:藉田。古代天子、诸侯征用民力耕种的田。相传天子籍田千亩,诸侯百亩。每逢春耕前,由天子、诸侯执耒耜在籍田上三推或一拨,称为“籍礼”,以示对农业的重视。亦指天子示范性的耕作。
    • 6.
      置言释义:⒈犹进谏。南朝 齐 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汉文 缺三推之义,贾生 置言。”⒉立言。南朝 梁 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立行可模,置言成范。”⒊埋怨。《敦煌变文集·不知名变文》:“娘子今日何置言?贫富多(前)生恶业牵。”
    • 7.
      耕藉释义:亦作“耕籍”。 亦作“耕耤”。古时每年春耕前,天子、诸侯举行仪式,亲耕藉田,种植供祭祀用的谷物,并以示劝农。历代皆有此制,称为耕藉礼或籍田礼。据《礼记·月令》,其礼为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至 清 末始废。《礼记·祭义》:“耕藉,所以教诸侯之养也。”《宋书·礼志一》:“晋 武帝 末,有司奏:‘古诸侯耕籍百亩,躬秉耒耜,以奉社稷宗庙,以劝率农功。今诸侯治国,宜修耕籍之义。’”《旧唐书·礼仪志四》:“玄宗 欲重劝耕藉,遂进耕五十餘步,尽壠乃止。”《清史稿·礼志二》:“乾隆 三年,帝初行耕耤礼,先期六
    • 8.
      边道释义:⒈边地官员。明 胡应麟《甲乙剩言·边道诗》:“有一边道,转御史中丞,作除夕诗云:‘幸喜荆妻称太太,且斟柏酒乐陶陶。’”明 卢象昇《特举俸深贤能道臣疏》:“但今日最苦最难者,无如边道为官至十餘年不迁,三推未转,使无所优异之。”⒉道路的两侧部分。蒋子龙《拜年》:“边道上尽是白花花的炮仗纸。”
三推是什么意思 三推读音 怎么读 三推,拼音是sān tuī,三推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三推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