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列士 列士的意思
lièshì

列士

简体列士
繁体
拼音liè shì
注音ㄌ一ㄝˋ ㄕ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iè,(1) 排成的行。【组词】:罗列。行(háng )列。队列。列岛。(2) 众多,各。【组词】:列位。列强。列传(zhuàn )。(3) 摆出。【组词】:列举。(4) 安排到某类事务之中。【组词】:列席。(5) 量词,用于成行列的事物。【组词】:一列火车。(6) 类。【组词】:不在此列。(7) 姓。(8) 古同“烈”,强烈,猛然。(9) 古同“裂”,分裂。

shì,(1)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组词】:士族。士大夫。(2) 旧时指读书人。【组词】:士子。士民。学士。(3)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组词】:士女。(4) 对人的美称。【组词】:志士。烈士。女士。(5) 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士。士兵。士卒。士气。(6) 称某些专业人员。【组词】:医士。护士。(7) 姓。

基本含义

指军队中的列级军官或士兵。

列士的意思

列士 [liè shì]

1. 即元士。古称天子之上士。别于诸侯之士。一说,古时上士、中士和下士的统称。

2. 有名望的人。

4. 烈士。有志于建功立业之士。

列士 引证解释

⒈ 即元士。古称天子之上士。别于诸侯之士。一说,古时上士、中士和下士的统称。

《春秋·哀公十一年》:“王及列士皆有馈餎。”
《国语·鲁语下》:“列士之妻加之以朝服。”
清 方苞 《读邶鄘至曹桧十一国风》:“盖古者自公卿至於列士,职以诗献。”

⒉ 有名望的人。

《管子·君臣下》:“布法出宪,而贤人列士尽归功能於上矣。”
《荀子·大略》:“子赣、季路,故鄙人也,被文学,服礼义,为天下列士。”

⒊ 烈士。有志于建功立业之士。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二:“要离 古列士, 伯鸞 清高,可令相近。”
鲁迅 《<朝花夕拾>后记》:“汉 朝人……多喜欢绘画或雕刻古来的帝王、 孔子 弟子、列士、列女、孝子之类的图。”


国语词典

列士 [liè shì]

⒈ 周代上士、中士、下士的统称。职在献诗以劝谕天子。

《国语·周语上》:「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

⒉ 有声望的人。

《荀子·大略》:「子赣、季路,故鄙人也。被文学,服礼义,为天下列士。」


列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列士释义:⒈即元士。古称天子之上士。别于诸侯之士。一说,古时上士、中士和下士的统称。《春秋·哀公十一年》:“王及列士皆有馈餎。”《国语·鲁语下》:“列士之妻加之以朝服。”清 方苞《读邶鄘至曹桧十一国风》:“盖古者自公卿至於列士,职以诗献。”⒉有名望的人。《管子·君臣下》:“布法出宪,而贤人列士尽归功能於上矣。”《荀子·大略》:“子赣、季路,故鄙人也,被文学,服礼义,为天下列士。”⒊烈士。有志于建功立业之士。明 陈继儒《珍珠船》卷二:“要离 古列士,伯鸞 清高,可令相近。”鲁迅《<朝花夕拾>后记》:“汉 朝人……多
    • 2.
      忝列衣冠释义:名列士绅的行列之中而感到惭愧。
    • 3.
      杅水释义:犹杯水。《后汉书·明帝纪》:“万年之后,埽地而祭,杅水脯糒而已。”李贤 注:“《説文》曰:‘杅,饮器。’音于。”《梁书·处士传·刘歊》:“勿设祭饗,勿置几筵,无用 茅君 之虚座,伯夷 之杅水。”《南史·顾宪之传》:“汉明帝 天子之尊,犹祭以杅水脯糗,范史云 列士之高,亦奠以寒水乾饭。”
    • 4.
      玉笏释义:玉制手板。《管子·轻重己》:“天子东出其国四十六里而坛。服青而絻青,搢玉笏,带玉监,朝诸侯卿大夫列士。”《左传·桓公二年》“袞冕黻珽”晋 杜预 注:“珽,玉笏也。若今吏之持簿。”陆德明 释文引 徐广 云:“持簿,手板也。”《南史·崔祖思传》:“琼簪玉笏,碎以为尘;珍裘绣服,焚之如草。”《金史·舆服志中》:“自 西魏 以来,所制玉笏皆尺有二寸。”
    • 5.
      祭日释义:古代重要祭礼之一。天子于每年春分设大坛祭祀日神。《管子·轻重己》:“冬尽而春始,天子东出其国四十六里而坛,服青而絻青,搢玉揔,带玉监,朝诸侯卿大夫列士,循於百姓,号曰祭日。”《礼记·祭法》:“埋少牢於泰昭,祭时也;相近於坎坛,祭寒暑也;王宫,祭日也。”郑玄 注:“王宫,日坛也。日称君,宫坛,营域也。”孔颖达 疏:“王,君也。宫,亦坛也。营域如宫也。日神尊,故其坛曰君宫也。”《史记·封禅书》:“祭日以牛。”
    • 6.
      祭星释义:古代重要祭礼之一。每年春至,天子出东郊设坛而祭祀星辰。《管子·轻重己》:“天子东出其国九十二里而坛,朝诸侯卿大夫列士,循於百姓,号曰祭星。”《孔丛子·论书》:“主於郊宫,所以祭日也;夜明,所以祭月也;幽禜,所以祭星也。”《尔雅·释天》:“祭星曰布。”郝懿行 义疏:“祭星者,盖为坛祭之。《祭法》云:‘幽宗,祭星也。’郑 注:‘宗,当为禜。幽禜,亦谓星坛也。’《释文》引 李巡 曰:‘祭星者以祭布露地,故曰布。’孙炎 曰:‘既祭,布散於地,似星辰布列也。’”
    • 7.
      祭月释义:古代重要祭礼之一。 天子于每年秋分设坛祭祀月神。《管子·轻重己》:“秋至而禾熟,天子祀於大惢,西出其国百三十八里而坛,服白而絻白,搢玉揔,带锡监,吹损箎之风,凿动金石之音。朝诸侯卿大夫列士,循於百姓,号曰祭月。”《礼记·祭法》:“王宫,祭日也;夜明,祭月也。”郑玄 注:“夜明,月坛也。”孔颖达 疏:“夜明者,祭月坛名也。”《史记·封禅书》:“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
    • 8.
      竝立释义:一同存在。《晏子春秋·谏上十六》:“诸侯竝立,能终善者为长;列士并学,能终善者为师。”一本作“并”。
    • 9.
      补察释义:补过误,察得失。《左传·襄公十四年》:“自王以下,各有父兄子弟,以补察其政。”杜预 注:“补其愆过,察其得失。”《史记·周本纪》:“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献诗……近臣尽规,亲戚补察。”张守节 正义:“言亲戚补王过失,及察是非也。”《三国志·吴志·骆统传》:“统 志在补察,苟所闻见,夕不待旦。”
    • 10.
      雄剑释义:⒈亦作“雄劒”。 指 春秋 吴国 干将 所铸二剑之一。《太平御览》卷三四三引《列士传》:“干将、莫耶 为 晋君 作劒,三年而成。劒有雄雌,天下名器也。乃以雌劒献君,留其雄者。谓其妻曰:‘吾藏劒在南山之阴,北山之阳。松生石上,劒在其中矣。君若觉,杀我,尔生男以告之。’及至,君觉,杀 干将。妻后生男,名 赤鼻,具以告之。赤鼻 ……乃逃 朱兴山 中,遇客,欲为之报,乃刎首,将以奉 晋君。客令鑊煑之,头三日跳不烂。君往观之,客以雄劒倚拟君,君头堕鑊中。”⒉泛指宝剑。南朝 梁简文帝《七励》:“拭龙泉之雄剑,莹 魏国
    • 11.
      馈赂释义:赠送财物;贿赂。《左传·哀公十年》:“吴 将伐 齐,越 子率其众以朝焉,王及列士,皆有馈赂。”《资治通鉴·晋愍帝建兴二年》:“浚 将佐争诣军门谢罪,馈赂交错。”

列士(lies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列士是什么意思 列士读音 怎么读 列士,拼音是liè shì,列士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列士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