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拟定 拟定的意思
dìng

拟定

简体拟定
繁体擬定
拼音nǐ dìng
注音ㄋㄧˇ ㄉㄧㄥˋ
结构AB式
词性动词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nǐ,(1) 打算。【例句】:拟去信联系。拟议。(2) 初步设计编制或起草。【例句】:拟定(➊起草制定;➋揣测断定)。拟订。草拟。(3) 仿照。【组词】:拟古之作。拟人(修辞方式,把事物人格化)。

dìng,(1) 不动的,不变的。【组词】:定额。定价。定律。定论。定期。定型。定义。定都(dū)。定稿。定数(shù)(a.规定数额;b.指天命;c.规定的数额)。断定。规定。鉴定。(2) 使不变动。【组词】:定案。定罪。决定。确定。(3) 平安,平靖(多指局势)。【组词】:大局已定。(4) 镇静,安稳(多指情绪)。【组词】:心神不定。(5) 确凿,必然的。【组词】:必定。镇定。(6) 预先约妥。【组词】:定计。定情。定货。定做。(7) 姓。

基本含义

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或规定来制定、安排或安排计划。

拟定的意思

拟定 [nǐ dìng]

1. 草定。

拟定计划。
拟定试题。

[ work out; ]

2. 凭揣测而推断。

拟定罪名。

[ conjecture; ]

拟定 引证解释

⒈ 一定。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这妮子拟定都和那酸丁演撒,我明日自上门去,见俺姑娘,只做不知。”

⒉ 决定。

元 无名氏 《举案齐眉》第一折:“我又不会 临邛县 驾车,他又不会 昇仙桥 题柱,早学那 卓文君 拟定嫁 相如。”
《红楼梦》第五十回:“薛姨妈 心中因也遂意,只是已许过 梅 家,因 贾母 尚未説明,自己也不好拟定。”

⒊ 起草制定。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八回:“臬司得了意旨,便赶忙回衙门去説明原委。他却早已拟定一个摺稿了。”
洪深 《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六章:“成就与否,须视他所拟定的计划,在实行时,是否有失错。”


国语词典

拟定 [nǐ dìng]

⒈ 拟测事情且做确定。。也作「以定」。

《红楼梦·第五三回》:「你去问问你琏二婶子,正月里请吃年酒的日子拟了没有?若拟定了,叫书房里明白开了单子来。」

如:「拟定进度」

制定 制订


拟定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制定释义:定出(法律、章程、计划等):制定宪法。制定学会章程。制定年度计划。
    • 2.
      制订释义:创制拟订:制订汉语拼音方案。

拟定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删除释义:删去:删除多余的文字。

拟定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主稿官释义:清 代每年秋季由朝廷派员会审外省死刑案件,各省按察使和布政使参加,按察使称主稿官,主办拟定判决文书事宜。 《清文献通考·职官九》:“按察使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以振风纪而澄吏治。三年大比为监试官,大计为考察官,秋审为主稿官。”
    • 2.
      倡议书释义:由某一组织或社团拟定、就某事向社会提出建议或提议社会成员共同去做某事的书面文章
    • 3.
      公约释义:⒈国家间关于经济、技术或法律等方面专门问题的多边条约。如1874年的《万国邮政公约》、1930年的《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1949年关于保护战争受难者的四个《日内瓦公约》。关于某项重大政治问题的国际条约,也有以公约为名称的。⒉集体拟定的要求其成员必须遵守的章程:服务公约。卫生公约。
    • 4.
      写移释义:汉 代拟定和发出文件谓之写移。《居延汉简甲乙编·释文》:“居延 都尉卒人写移如律令。”汉《张景造土牛碑》:“延熹 二年八月十七日甲申…… 宛 令右丞慴告追皷贼曹掾 石梁 写移,遣 景 作治五驾瓦屋二间。”
    • 5.
      出题释义:拟定或公布题目。
    • 6.
      发凡起例释义:发凡:提示全书的通例。指说明全书要旨,拟定编写体例。
    • 7.
      城市总体规划释义:城市一定年限内发展计划和各项建设的总体部署。是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第一阶段。主要内容是:确定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拟定规模和建设标准;合理安排工业、交通、商业、居住、教育单位、园林绿化、市政公用设施的用地;确定城市建设的主要项目和建设步骤;旧城区的改造规划等。
    • 8.
      岁周释义:⒈见“岁週”。 ⒉亦作“岁周”。周年。明 梁辰鱼《巫山十二峰·怀人》曲:“喜重谐,言非谬,试看织女共牵牛,拟定相逢在岁週。”《清史稿·仁宗纪》:“癸丑,以岁周浹甲,停本年决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清廷预备立宪·立宪纪闻》:“五大臣歷聘诸邦,舟车所经,考其政治。至丙午六月,方及岁周,始考察告毕,分道回国。”
    • 9.
      差拟释义:犹差注。拟,注拟,吏部按选人的才能拟定其官职。
    • 10.
      帷幄运筹释义:帷幄古代军中帐幕;筹计谋谋划。指拟定作战策略。引申为筹划指挥。
    • 11.
      待对释义:⒈等待对答。《韩非子·六反》:“世主眩其辩、滥其高而尊贵之,是不须视而定明也,不待对而定辩也,喑盲者不得矣。”⒉等候批覆。《宋书·周朗传》:“初为 南平王 鑠 冠军行参军,太子舍人,司徒主簿,坐请急不待对,除名。”⒊指拘留等待对质。《元典章·刑部四·因奸杀人》:“罪犯从本路拟定申省,将 任闰儿 锁收听候,梁娥儿 别无待对事理,先行摘断。”《续资治通鉴·元英宗至治三年》:“原告逃百日不出,则释待对者。”
    • 12.
      拟定释义:⒈起草制定:拟定远景规划。⒉揣测断定。
    • 13.
      拟注释义:宋 代官制。应试入选者,由吏部注名于册,经考询后拟定授官,称为拟注。
    • 14.
      拟用释义:⒈拟定使用。⒉备用。
    • 15.
      拟题释义:⒈应试举子揣度命题。⒉拟定题目。
    • 16.
      撰拟释义:撰写拟定。 《清会典事例·翰林院·撰文》:“顺治 十六年定:尊崇册立,暨册妃嬪各册寳印文、恭上恭加尊諡、升祔册諡各册寳文,均由翰林院撰拟进呈。”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卷二:“康熙 年间命翰林按官职所掌撰拟告身文字,无须临事猝办,不必专切一人。积弊廓清,无能行其私智。”
    • 17.
      条格释义:⒈条例,法规。 ⒉指拟定出条规。
    • 18.
      止法释义:宋 朝对文武臣转官的规定。 宋 洪迈《容斋续笔·宰相爵邑》:“是时,婺相 以(国公)食邑过二千户为辞。寿皇 遣中使至 迈 所居宣示,令具前此有无体例,及合如何施行事理,拟定闻奏。遂以邑户无止法復命,乃竟行下。”宋 赵昇《朝野类要·入仕》:“﹝止法﹞:谓如文臣转中大夫,直候职及侍从格,方许转太中大夫。若执政,转至金紫光禄大夫,直候拜相,方许转行特进。又如武臣,转至武功大夫,若有军功,方许转行右武。餘人以三官比转一官。又如捧香只转至训武郎,年劳只转至承直郎之类。”
    • 19.
      正宣释义:唐 制,诏令由中书省拟定,门下省进画,尚书省奉行。完备此项手续的宣命为正宣。以别于皇帝口谕、亲书或宫中径发而不通过外廷的敕书。《旧唐书·肃宗纪》:“此缘军国务殷,或富口敕处分。今后非正宣,并不得行用。”《资治通鉴·唐肃宗乾元二年》:“如非正宣,并不得行。”胡三省 注:“正宣,宣命。凡出宣命,有底在中书,可以检覆,谓之正宣。”
    • 20.
      注拟释义:唐 时选举官员,凡应试获选者先由尚书省登录,经考询后再按其才能拟定官职,称为“注拟”。

拟定(nid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拟定是什么意思 拟定读音 怎么读 拟定,拼音是nǐ dìng,拟定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拟定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