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掌节 掌节的意思
zhǎngjié

掌节

简体掌节
繁体掌節
拼音zhǎng jié
注音ㄓㄤˇ ㄐㄧㄝ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ǎng,(1) 手心,脚心。【组词】:掌心。手掌。脚掌。鼓掌。易如反掌。(2) 用巴掌打。【组词】:掌嘴。(3) 把握,主持,主管。【组词】:掌管。掌权。掌勺。掌柜。(4) 鞋底或牲口蹄子底下的东西。【组词】:鞋掌。马掌儿。(5) 〔掌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传说。(6) 姓。

jié jiē,(1) 〔节骨眼儿〕喻关键的,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读轻声)。

基本含义

指控制局势或关键环节,掌握事物的关键。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地位高、权力大。

掌节的意思

掌节 [zhǎng jié]

1. 《周礼》官名。地官之属。

2. 掌守符验。

4. 掌握节令。

掌节 引证解释

⒈ 《周礼》官名。地官之属。

《周礼·地官·掌节》:“﹝掌节﹞掌守邦节而辨其用,以辅王命。”

⒉ 掌守符验。

唐 杜甫 《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诗:“守祧严具礼,掌节镇非常。”

⒊ 掌握节令。

三国 魏 曹植 《大暑赋》:“炎帝 掌节, 祝融 司方。”


掌节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旌节释义:⒈古代使者所持的节,以为凭信。《周礼·地官·掌节》:“货贿用璽节,道路用旌节。”郑玄 注:“旌节,今使者所拥节是也。”孙诒让 正义:“《后汉书·光武纪》李 注云:‘节,所以为信也。以竹为之,柄长八尺,以旄牛尾为其毦,三重。’……《司常》云:‘析羽为旌。’旌节,盖即以竹为橦,又析羽缀橦以为节。其异於九旗者,无縿斿也。汉 节即放古旌节为之,故 郑 举以相况。”唐 杨炯《建昌公王公神道碑》:“乘使者之輶车,掌行人之旌节。”⒉借以泛指信符。萧三《送毛主席飞重庆》诗:“和平、民主、团结,三者都不能一缺--这就是人民
    • 2.
      玉节释义:⒈玉制的符节。 古代天子、王侯的使者持以为凭。《周礼·地官·掌节》:“守邦国者用玉节,守都鄙者用角节。”《公羊传·哀公六年》:“﹝ 齐 陈乞 遣 阳生 ﹞与之玉节而走之。”何休 注:“节,信也。析玉与阳 生,留其半,为后当迎之合以为信,防称矫也。”隋 江总《洛阳道》诗之一:“玉节迎司隶,锦车归濯龙。”⒉指持节赴任的官员。宋 杨万里《送吉州赵山父移广东提刑》诗:“岭 上梅花莫迟发,先遣北枝迎玉节。”清 唐孙华《送赵二闻之官济宁》诗:“玉节幨帷 济水 东,少年练达许谁同。”⒊古代一种用以调节乐声的乐器。北周
    • 3.
      王节释义:⒈帝王之符信,传达王命的凭证。 语本《周礼·地官·掌节》:“掌守邦节,而辨其用,以辅王命。”郑玄注:“王有命,则别其节之用,以授使者、辅王命者,执以行为信。”宋刘敞《与郓州给事启》:“窃承远驱王节,俯压楚郊。望清尘而匪遥,逼贱事之有守。”⒉重大节日。
    • 4.
      玺节释义:古代准许通商的凭证。上有印章,故名。《周礼·地官·掌节》:“门关用符节,货贿用璽节,道路用旌节。”郑玄 注:“璽节者,今之印章也。”《周礼·地官·司市》:“凡通货贿,以璽节出入之。”郑玄 注:“璽节,印章,如今斗检封矣。”
    • 5.
      田制释义:关于农田的制度。 《周礼·地官·掌节》“道路用旌节”唐 贾公彦 疏:“乡之田制与遂同,故知旌节是乡遂大夫所授也。”《宋史·食货志上一》:“其田制为三品:以膏沃而无水旱之患者为上品,虽沃壤而有水旱之患、埆瘠而无水旱之虑者为中品,既埆瘠復患於水旱者为下品。上田人授百亩,中田百五十亩,下田二百亩,并五年后收其租,亦只计百亩,十收其三……餘悉蠲其课。”《清史稿·食货志一》:“田制:曰官田。初设官庄,以近畿民来归者为庄头,给绳地,一绳四十二亩。”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一节:“在 新疆维吾尔自治
    • 6.
      符卪释义:同“符节”。 《说文·卩部》“卪”字下引《周礼》:“泽邦者用龙卪,门关者用符卪。”今本《周礼·地官·掌节》作“符节”。参见“符节”。

掌节(zhangji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掌节是什么意思 掌节读音 怎么读 掌节,拼音是zhǎng jié,掌节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掌节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