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 zhuó zháo zhāo,(1) 穿(衣)。【组词】:穿着。穿红着绿。着装。(2) 接触,挨上。【组词】:着陆。附着。不着边际。(3) 使接触别的事物,使附在别的物体上。【组词】:着眼。着笔。着色。着墨。着力。着想。着意(用心)。(4) 下落,来源。【组词】:着落。(5) 派遣。【例句】:着人前来领取。(6) 公文用语,表示命令的口气。【组词】:着即施行。(1) 接触,挨上。【组词】:着边。上不着天,下不着地。(2) 感受,受到。【组词】:着凉。着急。着忙。着风。着迷。(3) 使,派,用。【组词】:别着手摸。(4) 燃烧,亦指灯发光。【组词】:着火。灯着了。(5) 入睡。【组词】:躺下就着。(6) 用在动词后,表示达到目的或有了结果。【组词】:打着了。没见着。(1) 下棋时下一子或走一步。【组词】:着法。着数。一着儿好棋。(2) 计策,办法。【组词】:高着儿。没着儿了。(3) 放,搁进去。【组词】:着点儿盐。(4) 应答声,表示同意:这话着哇!着,你说得真对!(1) 助词,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状态的持续。【组词】:走着。开着会。(2) 助词,表示程度深:好着呢!(3) 助词,表示祈使:你听着!(4) 助词,用在某些动词后,使变成介词。【组词】:顺着。照着办。
lù,(1) 記載,抄寫。【组词】:記録。載録。抄録。録供。(2) 記載言行或事物的書冊。【组词】:語録。目録。回憶録。(3) 採取,任用。【组词】:録取。收録。録用。甄録(經審查鑒別而任用)。
1. 记录;记载。
2. 特指将书名列入目录。
3. 指列名于私人讲学的经师门下,即所谓着录弟子。此风盛行于汉代。
5. 犹著作;撰写。
⒈ 记录;记载。
引《后汉书·祭遵传》:“昔 高祖 大圣,深见远虑,班爵割地,与下分功,著録勋臣,颂其德美。”
唐 沉亚之 《异梦录》:“是日,监军使与宾府郡佐,及宴客 陇西 独孤鉉,范阳 卢简辞 ……皆叹息曰:‘可记。’故 亚之 退而著録。”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序》:“友人 任茂才 安上 示予一编,曰《叙事解疑》。视之,即 许生 大父 可覲 亲笔著録。”
⒉ 特指将书名列入目录。
引宋 洪适 《<元氏长庆集>跋》:“《唐志》著録有《长庆集》一百卷,《小集》十卷。”
阿英 《浙东访小说记》:“其一,是 乾隆 辛未刻的有图大本《西湖佳话》,刊行的书铺是翰海楼,《通俗小说目》未见著录。”
⒊ 指列名于私人讲学的经师门下,即所谓著录弟子。此风盛行于 汉 代。
引《东观汉记·牟长传》:“牟长 字 君高,少篤学,治《欧阳尚书》,诸子著録前后万人。”
《后汉书·儒林传上·张兴》:“既而声称著闻,弟子自远至者,著録且万人。”
宋 范成大 《送汪圣锡侍郎帅福唐》诗:“我亦登门烦著録,此行无力为王留。”
⒋ 犹著作;撰写。
引清 沉涛 《交翠轩笔记》卷二:“九经有库岂真贫,著録惊看已等身。”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修明既久,著録益宏,汇其体裁,标以题目,新篇竞尚,古意渐离,然不外乎记事、记言二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