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布 [fū bù]
1. 古代赋税的一种。 指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代替力役的人口税。《周礼·地官·闾师》:“凡无职者出夫布。”贾公彦 疏:“出夫布者,亦使出一夫口税之泉也。”孙诒让 正义引 江永 云:“夫布……与今时丁钱相似。”
夫布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夫布释义:古代赋税的一种。 指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代替力役的人口税。《周礼·地官·闾师》:“凡无职者出夫布。”贾公彦 疏:“出夫布者,亦使出一夫口税之泉也。”孙诒让 正义引 江永 云:“夫布……与今时丁钱相似。”
- 2.
絶息释义:断绝;停止。词语出处断绝;停止。《史记·秦始皇本纪》:“阐并天下,甾害絶息,永偃戎兵。”《汉书·贾山传》:“夫布衣韦带之士,修身於内,成名於外,而使后世不絶息。”《隋书·循吏传·刘旷》:“在职七年,风教大洽,狱中无繫囚,争讼絶息,囹圄尽皆生草,庭可张罗。”
- 3.
草茅释义:⒈亦作“草茆”。亦作“艸茅”。杂草。《楚辞·卜居》:“寧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唐 杜甫《奉酬严公寄题野亭之作》诗:“枉沐旌麾出城府,草茅无径欲教锄。”清 唐甄《潜书·柅政》:“虽无不肖攘民之事,而视民若忘,等於草茅。”⒉草野;民间。多与“朝廷”相对。《仪礼·士相见礼》:“凡自称於君,士大夫则曰下臣,宅者在邦则曰市井之臣,在野则曰草茅之臣。”《梁书·张弘策传》:“英雄今何在?为已富贵,为在草茅?”宋 欧阳修《上范司谏书》:“夫布衣韦带之士,穷居草茅,坐诵书史,常恨不见用。”清 侯方域《朋党论
- 4.
该贯释义:⒈博通。宋 朱熹《答张敬夫书》三:“窃观所论,该贯详明,本末巨细,无一不举。”《金史·梁襄传》:“襄 长于《春秋左氏传》,至于地理、氏族,无不该贯。”《续资治通鉴·元成宗大德元年》:“日与诸儒讨论经、史、性理、阴阳、术数,靡不该贯。”⒉贯通。宋 俞成《萤雪丛说·陈同甫议论作文之法》:“若夫布置开闔,首尾该贯,曲折关键,意思常新,若方若圆,若长若短,断自有成摹,不可随他规矩尺寸走也。”
- 5.
里布释义:古代的一种地税钱。 《周礼·地官·载师》:“凡宅不毛者有里布。”郑玄 注:“郑司农 云:宅不毛者,谓不树桑麻也。里布者,布参印书,广二寸,长二尺,以为币,贸易物……或曰:布,泉也。”《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八年》:“初,熙寧 六年立法,劝民栽桑,有不趋令,则倣屋粟、里布为之罚。”清 江永《群经补义·孟子》“廛无夫里之布”:“皆民之常赋,战国 时一切取之,非佣力之閒民已有力役之征,而仍使之别出夫布;宅已种桑麻,有嬪妇布缕之征,而仍使之别出里布,是额外之征,借夫布、里布之名横取者,今皆除之,则居廛者皆受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