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娶 [yíng qǔ]
1. 娶妻。男到女家接新娘。
例那日已是迎娶日期,袭人本不是那一种泼辣人,委委曲曲的上轿而去,心里另想到那里再作打算。——《红楼梦》
英[send a party to escort the bride to the groom's house;]
迎娶 引证解释
⒈ 男方至女家接新妇完婚。
引《元典章·户部四·婚姻》:“却令本人迎娶 胡茶哥 为妻。”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约定了回来,先教 魏撰之 纳币,拣个吉日,迎娶回家。”
清 李渔 《奈何天·虑婚》:“如今孝服已满,目下就要迎娶过门。”
沈从文 《阿金》:“阿金 抱兜已空……好像已无须乎再上媒人家商量迎娶了。”
国语词典
迎娶 [yíng qǔ]
⒈ 婚礼时新郎到女家迎接新娘回来行婚礼。
迎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书六礼释义:旧时婚礼,男家须具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种礼仪,谓之“六礼”。在纳采、纳征、亲迎时,男家还要备置礼物,以书面致送女家,谓之“三书”。《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二回:“侯虎 却不敢怠慢,备了三书六礼,迎娶过来。”
- 2.
亲迎释义:旧俗结婚时新郎到女家迎娶新娘。
- 3.
初妻释义:原配之妻。《左传·哀公十一年》:“疾 使侍人诱其初妻之娣寘於 犂,而为之一宫,如二妻。”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吾出初妻时,吾父母已受人聘,约日迎娶。”
- 4.
喜车释义:结婚时迎娶新娘用的车。
- 5.
娶亲释义:男子结婚,也指男子到女家迎娶。
- 6.
彩舆释义:彩轿。明 徐霖《绣襦记·父子萍逢》:“遣良媒,行聘礼,剑南 筑室且留伊,待赴任 成都 接彩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回:“央了钦天监选择了黄道吉日,打发了鼓吹彩舆去迎娶,择定了午正三刻拜堂合卺。”
- 7.
拦门释义:宋 代婚俗。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娶妇》:“至迎娶日……从人及儿家人乞觅利市钱物花红等,谓之拦门。”拦,一本作“栏”。
- 8.
择吉释义:旧时指为办喜事或办丧事挑选好日子:择吉迎娶。
- 9.
接亲释义:男方到女方家中迎娶新娘。
- 10.
撞羊释义:婚礼迎娶时男家所送的羊。
- 11.
撞门羊释义:旧时婚礼迎娶时男家所送的羊。亦借指迎亲礼物。
- 12.
撞门酒释义:旧时婚礼迎娶时男家所送的礼酒。
- 13.
文定之喜释义:订婚又称为“文定之喜”。 以前结婚分提亲、订亲、成亲。定亲后,男方将上述礼品用杠箱抬到女方。女方回礼多为金团、油包及闺女自做的绣品。定亲凭证,男方送“过书”,俗称“红绿书纸”(纸张两层外红内绿),女方送“回贴”认可,俗称“文定”。故旧时夫妻吵嘴,妻子常说我是有“红绿书纸”的,以此抑制丈夫。继“文定”后择吉迎娶,由择日店拣“好日”的日子。
- 14.
新台之行释义:新台的丑行。春秋时的卫宣公为人淫荡,他为儿子订婚齐女,但听说齐女非常美丽后就改变了主意,在淇河边上造了一座新台自己迎娶了齐女。
- 15.
明媒正娶释义:旧时指有媒人说合,按传统结婚仪式迎娶的婚姻。
- 16.
炒咬释义:叫嚷。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娶妇》:“至迎娶日,儿家以车子或花檐子发迎客,引至女家门,女家管待迎客,与之綵段,作乐催粧上车檐,从人未肯起,炒咬利市,谓之起檐子。”
- 17.
玉簪记释义:传奇剧本。 明代高濂作。取材于《古今女史》。书生潘必正在女贞观遇道姑陈妙常,互生爱情而私自结合。观主发觉,逼必正赴试。后必正得官,迎娶陈妙常。《琴挑》、《偷诗》、《秋江》等折子戏均出于此。
- 18.
议娶释义:商议迎娶之事。
- 19.
谢亲释义:旧时婚俗,迎娶后,婿往女家致感谢意,谓之“谢亲”。招女婿的,新娘往夫家致感谢意,亦称“谢亲”。
- 20.
迎妇释义:迎娶新妇,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