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莲 [jīn lián]
1. 旧指缠足妇女的小脚。
例三寸金莲。
英[bound feet of a woman;]
金莲 引证解释
⒈ 后因以称美人步态之美。
引事本《南史·齐纪下·废帝东昏侯》:“凿金为莲华以帖地,令 潘妃 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华也。’”
唐 李商隐 《南朝》诗:“谁言琼树朝朝见,不及金莲步步来。”
后蜀 毛熙震 《临江仙》诗:“纵态迷心不足,风流可惜当年。纤腰婉约步金莲。妖君倾国,犹自至今传。”
⒉ 指女子的纤足。
引唐 吴融 《和韩致光侍郎无题》之二:“玉箸和妆裛,金莲逐步新。”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将 美娘 绣鞋脱下,去其裹脚,露出一对金莲,如两条玉笋相似。”
《孽海花》第六回:“只见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子……扎腿小脚管的粉红裤,一对小小的金莲。”
⒊ 指莲座。呈莲花形的佛座。
引唐 吕岩 《七言》之九:“水中白雪微微结,火里金莲渐渐生。”
清 孙枝蔚 《题王幼华明府所藏钱贡钟馗嫁妹图》诗:“花疑借神女所佩之幽兰,烛疑剪古佛所坐之金莲。”
⒋ 见“金莲华炬”。
⒌ 指花灯。
引《宣和遗事》前集:“金莲万盏,撒向天街。”
《古今小说·杨思温燕山逢故人》:“金莲开陆海,绕都城。”
国语词典
金莲 [jīn lián]
⒈ 形容妇女的纤细小脚或步态轻盈。参见「潘妃金莲」条。
引宋·刘过〈沁园春·洛浦凌波〉词:「忆金莲移换,文鸳得侣,绣茵催衮,舞凤轻分。」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翠裙鸳绣金莲小,红袖鸾销玉笋长。」
近弓足 小脚
金莲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回生,二回熟释义:初见陌生,再见相熟。陈毅《在欢迎英国蒙哥马利元帅宴会上的讲话》:“中国 有句俗语:‘一回生,二回熟。’我希望并且相信 蒙哥马利 元帅的这次访问,将会增加我们之间的友谊,并对增进 中 英 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起更多的作用。”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一:“咱们是一回生,二回熟了,回头一定来串门吧。”叶永烈《并蒂莲》八:“一回生,二回熟,金莲 与这位 彭国栋 先生渐渐熟悉起来。”
- 2.
三寸银钩释义:犹三寸金莲。
- 3.
东园释义:⒈泛指园圃。晋 陶潜《停云》诗之三:“东园之树,枝条再荣。竞用新好,以怡余情。”唐 李白《古风》之四七:“桃花开东园,含笑夸白日。”明 陈汝元《金莲记·同梦》:“草草言非谬,似 庄周,东园蝴蝶两悠悠。”⒉园名。在 江苏省 仪征市 东。宋 施昌言 建。欧阳修 作《真州东园记》,蔡襄 书,后人称园、记、书为三绝。⒊官署名。秦 汉 置。掌管陵墓内器物、葬具的制造与供应,属少府。《后汉书·皇后纪下·孝崇匽皇后》:“﹝ 匽后 ﹞ 元嘉 二年崩,以帝弟 平原王 石 为丧主,歛以东园画梓寿器、玉匣、饭含之具。”参见“
- 4.
中庭释义:⒈古代庙堂前阶下正中部分。为朝会或授爵行礼时臣下站立之处。《管子·中匡》:“管仲 反入,倍屏而立,公不与言;少进中庭,公不与言。”《礼记·檀弓上》:“孔子 哭 子路 於中庭。”陈澔 集说:“哭於中庭,於中庭南面而哭也。不於阼阶下者,别於兄弟之丧也。”阼阶、堂前东阶。⒉厅堂正中;厅堂之中。《汉书·朱买臣传》:“坐中惊骇,白守丞,相推排陈列中庭拜謁。”唐 李商隐《齐宫词》:“永寿 兵来夜不扃,金莲无復印中庭。”《宣和遗事》前集:“红袖调筝於屋侧,青衣演舞於中庭。”⒊庭院;庭院之中。汉 司马相如《上林赋》:“
- 5.
五色诏释义:晋 陆翽《邺中记》:“石季龙 与皇后在观上,为詔书,五色纸,著凤口中。凤既衔詔,侍人放数百丈緋绳,轆轤回转,凤凰飞下,谓之凤詔。凤凰以木作之,五色漆画,脚皆用金。”后因以“五色詔”指诏书。唐 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朝罢须裁五色詔,珮声归向凤池头。”唐 窦常《奉贺太保岐公承恩致政》诗:“五色詔中宣九德,百僚班外置三师。”明 陈汝元《金莲记·觐圣》:“朝罢须裁五色詔,肯将衰朽惜残年。”
- 6.
井底虾蟇释义:即井蛙。明 陈汝元《金莲记·弹丝》:“妾閲人多矣,皆是井底蝦蟇,未有中原麟鳳。”
- 7.
俗冗释义:⒈指世俗间繁杂的事务。元 王恽《出香奇石》诗:“我久汨俗冗,对之心暂閒。”明 陈汝元《金莲记·闺咏》:“如无俗冗,还望再来。”清 李渔《怜香伴·斋访》:“连日有些俗冗,卷子不曾看得,借重年兄的法眼何如?”⒉庸俗芜杂。清 王夫之《薑斋诗话》附录:“万历 之季,李愚公 始以坚苍驱软媚,方孟旋 始以流宕散俗冗,稍復雅正之音,於先正冲穆之度未遑领取。”
- 8.
八拜释义:⒈封建时代对世交长辈所行的礼节。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十:“俄 潞公 代 魏公 为留守,未至,扬言云:‘李稷 之父 绚,我门下士也。闻 稷 敢慢 魏公,必以父死失教至此。吾视 稷 犹子也,果不悛,将庭训之。’公至 北京,李稷 謁见,坐客次,久之,公着道服出,语之曰:‘而父吾客也,只八拜。’稷 不获已,如数拜之。”⒉指结为异姓兄弟。《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当下 徐信 遂与 刘俊卿 八拜为交,置酒相待。”元 无名氏《气英布》第一折:“臣与 英布 同乡,又是少年八拜至交的兄弟。”明 陈汝元《金莲记·郊
- 9.
凤炬释义:⒈对烛火的美称。明 薛蕙《元夕篇》:“龙膏凤炬列千行,蕙火兰烟百和香。”⒉《新唐书·令狐綯传》:“﹝ 令狐綯 ﹞还为翰林承旨。夜对禁中,烛尽,帝以乘舆、金莲华炬送还,院吏望见,以为天子来。及 綯 至,皆惊。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辅政十年。”后即以“凤炬”代称皇宫的金莲华炬。借指帝王的恩宠。明 陈汝元《金莲记·慈训》:“你父亲恩降凤炬,金仗鼠鬚。”
- 10.
凤翘释义:⒈妇女凤形首饰。宋 周邦彦《南乡子·拨燕巢》词:“不道有人潜看着,从教,掉下鬟心与凤翘。”元 元淮《春闺》诗:“倒把凤翘搔鬢影,一双蝴蝶过东墙。”清 纳兰性德《减字木兰花》词:“小晕红潮,斜溜鬟心隻凤翘。”⒉冠帽上插的鸟羽装饰。《元史·礼乐志五》:“次八队,妇女二十人,冠凤翘冠,翠花鈿。”明 陈汝元《金莲记·射策》:“漫惊白髮理鱼册,喜见青年插凤翘。”
- 11.
击缶释义:亦作“击缻”。 敲击瓦缶。古人或以缶为乐器,用以打拍子。缶,瓦盆。《诗·陈风·宛丘》:“坎其击缶,宛丘 之道。”《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於是,秦王 不懌,为一击缻。相如 顾召 赵 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 为 赵王 击缻。’”明 陈汝元《金莲记·偕计》:“堪嗟击缶千秋壮,莫道挥毫两鬢星。”清 孙枝蔚《赠江舟次诗》:“书空耻咄咄,击缶歌呜呜。不为今离别,焉知昨欢娱?”
- 12.
双丸释义:⒈两个弹丸。⒉指日月。语出元朱德润《题陈直卿一碧万顷》诗:“日月双丸吐,江山万古愁。”明无名氏《霞笺记·丽容矢志》:“双丸易转迁,暗里朱颜换,那堪老大人轻贱。”明陈汝元《金莲记·同梦》:“玉帽笼头,怕乌兔双丸天外走。”
- 13.
双玉释义:⒈一对玉。《左传·庄公十八年》“皆赐玉五瑴”晋 杜预 注:“瑴亦作珏,双玉为珏。”宋 徐度《却扫编》卷上:“许少伊 右丞,宣和 间,初除监察御史,夜梦緑衣而持双玉者随其后,未几 刘希范 资政 珏 继有是除。”⒉喻指两个出色的人物。宋 薛季宣《二女篇》诗:“二子终孝慈,双玉澄江映。”明 陈汝元《金莲记·归田》:“恩波曾出九重天,阶前双玉,早已奋鹏摶。”⒊喻指美女的两道泪痕。后蜀 阎选《河传》词:“西风稍急喧窗竹,停又续,腻脸悬双玉。”
- 14.
圣泽释义:帝王的恩泽。三国 魏 曹植《求自试表》:“今臣蒙国重恩,三世于今矣。正值陛下升平之际,沐浴圣泽,潜润德教,可谓厚幸矣。”南朝 梁 沉约《枳园寺刹下石记》:“徒欲尽能竭虑,知无不为,下被民和,上宣圣泽,而自以力弱途远,终惭短効。”唐 杨巨源《上裴中丞》诗:“清威更助朝端重,圣泽曾随笔下多。”宋 朱熹《白鹿洞赋》:“德隆业茂,圣泽流兮。”明 陈汝元《金莲记·赐环》:“若非圣泽深无限,鸿雁那从北地来。”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三:“况今涵濡圣泽几二百年,宜风气蒸蒸日上也。”
- 15.
备细释义:⒈详尽。元 武汉臣《生金阁》第四折:“你将那屈死的词因,备细诉来。”明 叶宪祖《金翠寒衣记》第四折:“你怎么晓得这等备细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三回:“帐房问了备细情由,知道他是遇了骗子。”洪深《申屠氏》第四本:“老丈听得备细,过来邀二人入内。”⒉详细情况。《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朱重 问了备细,乡人见乡人,不觉感伤。”《儒林外史》第三四回:“会着 庄绍光,述其备细。”欧阳予倩《潘金莲》第四幕:“二爷要知备细吗?最好去问 郓哥。”
- 16.
妆楼释义:⒈旧称妇女居住的楼房。唐 沉佺期《侍宴安乐公主新宅应制》诗:“粧楼翠幌教春住,舞阁金铺借日悬。”唐 白居易《春词》:“低花树映小粧楼,春入眉心两点愁。”清 张宸《送张翼西驸马还京》诗:“粧楼翠幙春无数,憔悴人间 孙子荆。”⒉指妇女的居室。唐 沉佺期《侍宴安乐公主新宅应制》诗:“妆楼翠幌教春住,舞阁金铺借日悬。”宋 柳永《少年游》词:“日高花榭懒梳头,无语倚妆楼。”明 陈汝元《金莲记·就逮》:“妆楼晓看荷香十里,猊炉烟烬。”欧阳予倩《桃花扇》第二场:“[ 侯朝宗 ]:小生有意拜访 香君 妆楼,不知能否如愿?
- 17.
媚竈释义:比喻阿附权贵。 汉 崔寔《政论》:“长吏或实清廉,心平行洁,内省不疚,不肯媚灶。”《隶释·汉太尉陈球碑》洪适 释:“东汉 閽寺之盛,人主拱手,君子丧气,然刚毅之士寧接踵以赴死,不詘身以媚灶。”明 陈汝元《金莲记·构衅》:“念吾儕势焰倾朝,那个不脂韦媚灶?”参见“媚奥”。
- 18.
嬴女释义:指传说中的 秦穆公 女 弄玉。 秦,嬴 姓,故称 秦 女为 嬴女。唐 李白《凤凰曲》:“嬴女 吹玉簫,吟弄天上春。”唐 杜甫《玉台观》诗之一:“遂有 冯夷 来击鼓,始知 嬴女 善吹簫。”宋 苏轼《元祐三年端午帖子词·皇太后阁》之四:“应将 嬴女 乘鸞扇,更助南风长棘心。”明 陈汝元《金莲记·小星》:“紫鸞声满,须吹 嬴女 之簫。”
- 19.
孤宦释义:地位低微的官吏;未受知遇的远臣。 《后汉书·郭躬传》:“廷尉 河南 吴雄 季高,以明法律,断狱平,起自孤宦,致位司徒。”唐 崔涤《望韩公堆》诗:“孤宦一身千里外,未知归日是何年。”宋 范仲淹《陈乞颍亳一郡状》:“臣涉道至浅,赋材本下,爰从孤宦,首被圣知,自谓得君。”明 陈汝元《金莲记·量移》:“谁知孤宦天涯意,泣上 龙堆 望故乡。”
- 20.
宸旒释义:帝王之冠。借指帝王。唐 无名氏《梅妃传》:“忆昔 太液 清波,水光荡浮,笙歌燕赏,陪从宸旒。”明 陈汝元《金莲记·首引》:“幸 子由 申救,远謫 黄州,不久量移 儋耳,重拜宸旒。”明 沉德符《野获编·礼部·笏囊佩袋》:“嘉靖 初年,世宗 升殿,尚宝卿 谢敏行 以故事捧宝逼近宸旒,其佩忽与上佩相纠结,赖中官始得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