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阿难 阿难的意思
ānán

阿难

简体阿难
繁体阿難
拼音ā nán
注音ㄚ ㄋㄢ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nán nàn nuó,(1) 古同“傩”。

基本含义

形容人心地善良、纯真无邪。

阿难的意思

阿难 [ā nán]

1. 见“阿难陀”。

阿难 引证解释

⒈ 见“阿难陀”。


国语词典

阿难 [ā nán]

⒈ 人名。阿难陀的略称,意译庆喜。传说是斛饭王之子,释迦牟尼佛的堂弟,侍从释迦牟尼二十五年,为佛的十大弟子之一。被称为「多闻第一」。


阿难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八不思议释义:佛学术语,又称阿难八不思议。
    • 2.
      具足念心释义:阿难听闻佛所说的十二部经,心里常常回忆、念诵、思维佛经中的法理,使它们不忘失。
    • 3.
      十大弟子释义:释迦牟尼佛 的十个高足弟子:摩诃迦叶(头陀第一)、阿难陀(多闻第一)、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阿那律(天眼第一)、须菩提(解空第一)、富楼那(说法第一)、迦旃延(论议第一)、优婆离(持律第一)、罗睺罗(密行第一)。见《翻译名义集·十大弟子》。
    • 4.
      发心释义:⒈动念。 《汉书·淮阳宪王刘钦传》:“乃幸左顾存恤,发心惻隐显至诚,纳以嘉谋,语以至事,虽亦不敏,敢不諭意!”《二刻拍案惊奇》卷八:“纔一发心,暗中神明便知。”⒉特指萌动善心。《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时 阿难 既闻仏语,遂即发心离諦,受已归依。”《法苑珠林》卷七一:“人有见者,发心止恶,竟投钱物布施。”元 张国宾《合汗衫》第三折:“我这里跪在大街,望着那发心的爷娘每拜。”⒊发自内心。《三国志·魏志·孙礼传》:“礼 为死事者设祀哭临,哀号发心。”⒋开心。元 高安道《哨遍·皮匠说谎》套曲:“走来
    • 5.
      受岁释义:⒈佛教以每年七月十五日为受岁之日。 和尚于夏季安居修学,学毕,增一法腊,故称。《增壹阿含经·善聚品》:“佛告 阿难 曰:‘汝今於露地速击揵椎,所以然者,今七月十五日,是受岁之日。’”⒉泛指增加一岁。唐 李嘉祐《元日无衣冠入朝寄皇甫拾遗冉从弟补阙纾》诗:“白髭空受岁,丹陛不朝天。”宋 陈师道《元日》诗:“望乡仍受岁,回首望松筠。”
    • 6.
      四事行释义:[出阿难陀目佉尼阿离陀经] 一身常恭谨谓修菩萨行者。
    • 7.
      地行仙释义:⒈原为佛典中所记的一种长寿的神仙。《楞严经》卷八:“人不及处有十种仙:阿难,彼诸众生,坚固服饵,而不休息,食道圆成,名地行仙…… 阿难,是等皆於人中鍊心,不修正觉,别得生理,寿千万岁,休止深山或大海岛,絶於人境。”后因以喻高寿或隐逸闲适的人。宋 苏轼《乐全先生生日以铁拄杖为寿》诗之一:“先生真是地行仙,住世因循五百年。”宋 辛弃疾《水调歌头·寿南涧》词:“上界足官府,公是地行仙。”明 唐寅《题自画守耕图》诗:“昨日三山降除日,长沮 同拜地行仙。”⒉比喻远行的人。宋 文天祥《怀则堂实堂》诗:“中夜想应发深省
    • 8.
      如是我闻释义:如是:指佛经经文内容如此;我闻:阿难自称我闻之于佛。 佛教传说,后为佛经开卷语。
    • 9.
      施食释义:⒈施舍食物。唐 于鹄《温泉僧房》诗:“云里前朝寺,修行独几年。山村无施食,盥洗亦安禪。”唐 白居易《观游鱼》诗:“绕池閒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鉤。”⒉佛教仪式。阿难 在静室中修习禅定,焰口 鬼王告 阿难 说:“你三日以后命尽,生在饿鬼中,如要免苦,须於明日普施鬼神,以 摩竭陀国 所用之斛各施一斛饮食。”阿难 问佛,佛为其说此施食的方法。见《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教阿难陀缘由》。后遂用为转障消灾延年益寿而向饿鬼施食的一种仪式。俗名放焰口,又称瑜伽焰
    • 10.
      楗槌释义:亦作“楗椎”。 钟鼓;铃铎。南朝 陈 徐陵《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每至楗槌应叩,法鼓裁鸣,空界神仙共来行道。”吴兆宜 笺注:“《增一阿含经》:‘佛告 阿难 汝今连击楗椎。’《释氏要览》:‘梵云楗槌,此云鐘磬。’”清 金人瑞《春末怀周粟仲》诗:“相思每中夜,梦见必山居。何日楗椎下,同皈心地初。”清 龚自珍《庚子雅词·台城路》:“山陬法物千年在,牧儿叩之声死。谁信当年,楗槌一发,吼彻山河大地。”
    • 11.
      狮子身中虫释义:佛教语。比喻从内部破坏佛法的僧团中的败类。语出《莲华面经》卷上:“阿难,譬如师子命絶身死,若空、若地、若水、若陆所有众生,不噉食彼师子身肉,唯师子身自生诸虫,还自噉食师子之肉。阿难,我之佛法非餘能坏,是我法中诸恶比丘,犹如毒刺,破我三阿僧祇劫积行勤苦所积佛法。”后亦指混入革命阵营的投机分子。鲁迅《集外集·<奔流>编校后记(十二)》:“﹝ 高尔基 ﹞早年所作的《鹰之歌》有 韦素园 先生的翻译……这里的信(指 高尔基 一九二八年十月七日发表于 苏联《真理报》的《给苏联的“机械的市民们”》)却是近作,可以看见他
    • 12.
      百结释义:⒈用碎布缀成的衣服。《艺文类聚》卷六七引 晋 王隐《晋书》:“董威輦 每得残碎繒,輒结以为衣,号曰百结。”⒉形容衣多补缀。《南史·到溉传》:“余衣本百结,闽 中徒八蚕。”唐 韩翃《送别郑明府》诗:“千金尽去无丰储,双袖破来空百结。”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张诚》:“逾年,达 金陵,悬鶉百结,傴僂道上。”⒊一种联迭成扣的织物。《楞严经》卷五:“阿难 白佛言:‘世尊,此寳叠华,缉绩成巾,虽本一体,如我思惟,如来一綰,得一结名,若百綰成,终名百结。’”唐 温庭筠《织锦词》:“锦中百结皆同心,蕊乱云盘相间深。”@
    • 13.
      经塔释义:⒈纳藏佛教经咒文字而受人供奉的塔。 晋 法显《佛园记》:“作 舍利弗 塔,目连、阿难 塔,并阿毗曇律经塔。”⒉指刻有佛教经文的塔。明 陶宗仪《书史会要》卷六:“释 法暉,政和 二年天寧节,以细书经塔来上,作正书,如半芝麻粒,写佛书十部。”
    • 14.
      胁士释义:佛教语。 侍立在佛两旁的菩萨。菩萨常在佛左右,辅佐宣化,故称“胁士”。如 文殊、普贤 二菩萨,为 释迦佛 之胁士;观音、势至 二菩萨,为 阿弥陀佛 之胁士;日光、月光 二菩萨,为 药师佛 之胁士。小乘佛教则以 大迦叶、阿难 为 释迦佛 的胁士。
    • 15.
      色阴释义:经文 阿难当知。
    • 16.
      认贼爲子释义:比喻错认妄想为真实。 《楞严经》卷一:“佛告 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宋 朱熹《答陈同甫书》:“今不讲此而遽欲大其目,平其心,以断千古之是非,宜其指铁为金,认贼为子,而不自知其非也。”亦作“认贼作子”。明 徐复祚《一文钱》第三出:“有一等颠倒丧志,投东覔西,失却眼前至宝,这便是认贼作子。”章炳麟《论承用维新二字之荒谬》:“不正其名而言其实,紾戾不通,至于如是,徒使人害于名则已耳!乃至指鹿为马,认贼作子。”
    • 17.
      阿难释义:见“阿难陀”。
    • 18.
      阿难陀释义:梵语的译音。 意译欢喜、庆喜。佛经说他是 释迦 十大弟子之一,斛饭王 之子,释迦 之从弟。二十五岁出家,随侍 释迦 二十五年,长于记忆,称多闻第一。章炳麟《大乘佛教缘起考》:“时 阿难陀 与诸苾芻在 竹林园,有一苾芻而説颂曰:‘若人寿百岁,不见水白鹤,不如一日生,得见水白鹤。’”南朝 陈 徐陵《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法师非是无智,遂为愚者所迷,类似 阿难 更为魔之所绕。”明 徐渭《翠乡梦》第一出:“当时 西天 那 靡登伽 女,是个有神通的娼妇,用一个淫咒,把 阿难 菩萨霎时间摄去,几乎坏了他戒体。”清

阿难(an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阿难是什么意思 阿难读音 怎么读 阿难,拼音是ā nán,阿难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阿难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