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辽东豕 辽东豕的意思
liáodōngshǐ

辽东豕

简体辽东豕
繁体遼東豕
拼音liáo dōng shǐ
注音ㄌㄧㄠˊ ㄉㄨㄥ ㄕˇ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liáo,(1) 远。【组词】:辽远。辽阔。(2) 中国朝代名。【组词】:辽代。(3) 中国辽宁省的简称。

dōng,(1) 方位词,日出的方向,与“西”相对。【组词】:东方。东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东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东流。(2) 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组词】:房东。股东。东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3) 请客出钱的人。【组词】:作东。(4) 姓。

shǐ, ◎ 猪。【组词】:封豕长蛇。狼奔豕突(喻人奔逃时的惊慌状态,像被追赶的狼和猪那样奔突乱窜)。

基本含义

指人或事物的品质或能力在某一方面达到了极致,形容非常出色或突出。

辽东豕的意思

辽东豕 [liáo dōng shǐ]

1. 《后汉书·朱浮传》:“往时辽东有豕,生子白头,异而献之,行至河东,舻姰足狴怀惭而还。若以子之功论于朝廷,则为辽东豕也。”后以“辽东豕”指知识浅薄,少见多怪。

辽东豕 引证解释

⒈ 亦省称“辽豕”。

《后汉书·朱浮传》:“往时 辽东 有豕,生子白头,异而献之,行至 河 东,见羣豕皆白,怀慙而还。若以子之功论於朝廷,则为 辽东 豕也。”
宋 江端友 《牛酥行》:“持归空慙 辽东 豕,努力明年趁头市。”
《剪灯新话·华亭逢故人记》:“当时自诧 辽东 豕,今日翻成井底蛙。”
林学衡 《调叔永兼示东生》诗:“以兹 云间 龙,陋彼 辽东 豕。”
梁启超 《中国积弱溯源论》第四节:“坐是虚骄之气日盛一日,朝野上下莫不皆然,如井底蛙,如 辽东 豕,如 夜郎 之不知 汉 大,如 匈奴 之自谓天骄。”
唐 许敬宗 《谢敕书表》:“忽预闻《韶》,方深《击壤》之慰;词均 郑 璞,匪无 辽 豕之惭。”
明 郑若庸 《玉玦记·投贤》:“怜伊乳尚留,笑 黔 驴无技, 辽 豕堪羞。”
梁启超 《十种德性相反相成议·自信与虚心》:“如 辽 豕之到 河 东,卒乃怀惭而不前。”


国语词典

辽东豕 [liáo dōng shǐ]

⒈ 比喻少见多怪且自命不凡。参见「辽东白豕」条。亦可比喻因见识浅薄而羞惭。常为自谦词。宋·江端友〈牛酥行〉:「持归空惭辽东豕,努力明年趁头市。」

《后汉书·卷三三·朱浮传》:「若以子之功,论于朝廷,则为辽东豕也。」


辽东豕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井底之蛙释义:井底下的青蛙。 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短浅的人。《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后汉书·马援传》:“子阳(公孙述)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
    • 2.
      蜀犬吠日释义: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 ’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 后用“蜀犬吠日”比喻少见多怪。吠:狗叫。
    • 3.
      辽东白豕释义:辽东:地名,在今辽宁省东南辽河以东;豕:猪。 比喻少见多怪。

辽东豕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白豕释义:⒈白色的猪。 汉 焦赣《易林·大有之晋》:“三豕俱走,鬪于虎口,白豕不胜,死于坂下。”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一章:“荷担赴市,行数十里,十日一见黄鷄,三日一见白豕。”⒉汉 朱浮《为幽州牧与彭宠书》:“往时 辽东 有豕,生子白头,异而献之。行至 河东,见羣豕皆白,怀慙而还。”后因以“白豕”喻浅见薄识。《隋书·文学传·王贞》:“怖甚真龙之降,惭过白豕之归。”唐 李白《赠范金乡》诗之一:“辽东 慙白豕,楚 客羞山鸡。”唐 裴度《与李翱书》:“若弟摈落今古,脱遗经籍,则如献白豕,何足採取。”参见“辽东豕”。
    • 2.
      辽豕释义:见“辽东豕”。
    • 3.
      辽豕白释义:同“辽东豕”。唐 张九龄《南阳道中作》诗:“岂暇 墨 突黔,空持 辽 豕白。”
    • 4.
      辽豕白头释义:同“辽东豕”。 唐 骆宾王《上吏部侍郎帝京篇》:“楚 翬丹质,在 荆 南以多慙;辽 豕白头,望 河东 而载恧。”
    • 5.
      辽豨释义:同“辽东豕”。
辽东豕是什么意思 辽东豕读音 怎么读 辽东豕,拼音是liáo dōng shǐ,辽东豕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辽东豕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