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尊师 尊师的意思
zūnshī

尊师

简体尊师
繁体尊師
拼音zūn shī
注音ㄗㄨㄣ ㄕ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ūn,(1) 地位或辈分高。【例句】:尊长(zhǎng )。尊卑。尊贵。尊严。(2) 敬重。【组词】:尊敬。自尊。尊重。(3) 敬辞,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事物。【组词】:尊府。令尊。尊姓。尊驾。(4) 量词。【组词】:一尊佛像。(5) 同“撙”。

shī,(1) 教人的人。【组词】:老师。导师。师傅。师生。师徒。师德。良师益友。好(hào )为人师。(2) 擅长某种技术的人。【组词】:工程师。医师。技师。(3) 效法。【组词】:师法古人。(4) 榜样。【组词】:师范。(5) 指由师徒或师生关系产生的。【组词】:师母。师兄。师弟。师妹。(6) 对和尚或道士的尊称。【组词】:法师。禅师。(7) 军队。【组词】:会师。出师。(8) 军队的编制单位,团或旅的上一级。【组词】:师长。师座。(9) 一国的首都。【组词】:京师。(10) 姓。

基本含义

尊敬师傅,尊重教师。

尊师的意思

尊师 [zūn shī]

1. 尊敬师长;尊敬教师。

尊师爱生。
尊师爱徒。

[ respect the teacher; ]

2. 旧时对道士的敬称。

[ Taoist priest; ]

尊师 引证解释

⒈ 尊敬师长;尊敬教师。

《礼记·学记》:“大学之礼,虽詔於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汉书·萧望之传》:“国之将兴,尊师而重傅。”
南朝 梁 江淹 《齐太祖诔》:“聿尚登学,严道尊师。”
赵紫阳 《在北京师范大学庆祝教师节大会上的讲话》:“我们全党、全国、全社会都应该重视教育,尊敬教师,在整个社会形成强烈的尊师重教的社会舆论,使之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成为文明社会的一种标志。”

⒉ 对老师或他人师傅的敬称。

唐 韩愈 《石鼎联句》诗序:“夜尽三更,二子思竭不能续,因起谢曰:尊师,非世人也,某伏矣,愿为弟子,不敢更论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武技》:“才一交手,尼便呵止,曰:‘此 少林 宗派也。’即问:‘尊师何人?’”

⒊ 对道士的敬称。

唐 王昌龄 《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诗:“松间白髮 黄尊师,童子烧香禹步时。”
五代 齐己 《经吴平观》诗:“老鹤心何待,尊师鬢已乾。”
《云笈七籤》卷一一六:“少顷, 南溟 夫人与 玉虚 尊师约,子可求而请之也。”


国语词典

尊师 [zūn shī]

⒈ 尊崇师长。

《礼记·学记》:「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南朝梁·江淹〈齐太祖高皇帝诔〉:「聿尚登学,严道尊师。」

⒉ 对他人之师的尊称。

《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尊师今在何处?此位又是何人?」
《聊斋志异·卷五·武技》:「才一交手,尼便呵止,曰:『此少林宗派也。』即问:『尊师何人?』」

⒊ 对道士的尊称。

唐·王昌龄〈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诗三首之一:「松间白发黄尊师,童子烧香禹步时。」
唐·齐己〈经吴平观〉诗:「老鹤心何待,尊师鬓已干。」


尊师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书意释义:⒈所读之书或所写之信的本意。《吕氏春秋·尊师》:“凡学,必务进业;心则无营,疾讽诵,谨司闻,观驩愉,问书意。”《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郢 人有遗 燕 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而误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宋 邵雍《代书寄陈章屯田》诗:“执别而来二十春,忽飞书意一何懃!”⒉书法的神髓。唐 窦臮《述书赋》下:“汉王 童年,自得书意。”
    • 2.
      云栖释义:⒈见“云栖”。 ⒉亦作“云栖”。指隐居。《南齐书·高逸传·褚伯玉》:“寧朔将军 丘珍孙 与 僧达 书曰:‘闻 褚先生 出居贵馆,此子灭景云栖,不事王侯,抗高木食,有年载矣。’”唐 陈子昂《续唐故中岳体玄先生潘尊师碑颂》:“令守 崧山 玉女峰,云栖穷林今五纪。”宋 陆游《醉题》诗:“云栖涧饮未为高,起舞行歌亦足豪。”⒊寺名。在 浙江 杭州 五云山 西。明 僧 袾宏,号 云栖大师,曾结庵于此。清 赵翼《寓西湖十日杂记以诗》之八:“云栖 吾未到,乍此踏芒鞋。”
    • 3.
      仙公释义:仙翁,仙人。唐 宋之问《宿云门寺》诗:“凤归慨处士,鹿化闻仙公。”唐 杜甫《奉汉中王手札报韦侍御萧尊师亡》诗:“少年疑柱史,多术怪仙公。”
    • 4.
      偃盖释义:⒈车蓬或伞盖。喻指圆形覆罩之物。晋 葛洪《抱朴子·仙药》:“五德芝,状似楼殿,茎方,其叶五色各具而不杂,上如偃盖,中常有甘露,紫气起数尺矣。”清 曹寅《圆庐》诗之二:“蓑形偃盖一弓宽,枢户清寥位置安。”⒉形容松树枝叶横垂,张大如伞盖之状。唐 杜甫《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阴崖却承霜雪干,偃盖反走虬龙形。”《云笈七籤》卷一一三:“其观前素有松树偃盖,甚为胜景。”《西游记》第九三回:“隐隐见苍松偃盖,也不知是几千百年间故物到于今。”鲁迅《故事新编·理水》:“第三天是学者们公请在最高峰上赏偃盖古松。”
    • 5.
      八敬戒释义:巴利语at!t!ha garu-dhamma^。又作八敬法、八重法、八尊重法、八尊师法、八不可越法、八不可违法、八不可过法,单称八敬。即比丘尼尊重恭敬比丘之八种法。
    • 6.
      同赏释义:⒈同样奖赏。 《史记·商君列传》:“告姦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姦者与降敌同罚。”⒉一同欣赏。宋 韩维《庵中睡起五颂寄海印》诗之五:“更欲强招年少客,折花同赏梦中春。”《初刻拍案惊奇》卷七:“玄宗 看毕大悦,传旨:‘速召 叶尊师 来同赏。’”
    • 7.
      大驵释义:⒈驵侩,买卖的中间人。 《吕氏春秋·尊师》:“段干木,晋国 之大駔也。”宋 洪迈《夷坚乙志·布张家》:“有大客,乘马从徒,齎布五千疋入市,大駔争迎之。”⒉指买办。丘逢甲《汕头海关歌》:“其中大駔尤狡獪,播弄商权遽横恣。”
    • 8.
      学则路释义:学则路位于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学城应天学院、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东侧,北起仙林大道与学衡路交会处、南至灵山北路,长约850米。路名与“学衡”呼应,学则,学习的准则,语出《管子·弟子职》:“先生施教,弟子是则,……是谓学则”,此名也表达了尊师重教的意思。
    • 9.
      师道释义:⒈犹师法。指老师的学问或技艺体系。《汉书·匡衡传》:“望之 奏 衡 经学精习,説有师道,可观览。”明 顾起元《客座赘语·师法》:“数十年前,士人多能持师道,以训弟子。”⒉为师之道。《后汉书·桓荣传》:“臣师道已尽,皆在太子,谨使掾臣 氾 再拜归道。”宋 陈亮《廷对策》:“后世之所谓明君贤主,于君道容有未尽,而师道则遂废矣。”⒊指师之地位、作用以及尊师之风尚。唐 韩愈《师说》:“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鲁迅《书信集·致曹聚仁》:“古之师道,实在太尊,我对此颇有反感。”
    • 10.
      影室释义:犹影堂。寺庙道观供奉佛祖、尊师真影之处。
    • 11.
      影殿释义:⒈寺庙道观供奉佛祖、尊师真影的殿堂。 ⒉供奉帝后遗像的殿堂。
    • 12.
      意说释义:凭个人意见创立的说法。 三国 蜀 诸葛亮《便宜十六策·察疑》:“圣人不可以意説为明,必信夫卜,占其吉凶。”《宋书·礼志三》:“经传无明文,由 匡衡 俗儒意説,非典籍正义,不可用也。”《资治通鉴·汉和帝永元十四年》:“今不依章句,妄生穿凿,以尊师为非义,意説为得理。”胡三省 注:“意説者,创意而为之説。”
    • 13.
      控鲤释义:传说 战国 时 赵 人 琴高,入 涿水 取龙子,与诸弟子相约,当于某日返。至期果乘赤鲤而出。见 汉 刘向《列仙传·琴高》。后因以“控鲤”指得道成仙。唐 王贞白《送芮尊师》诗:“他年控鲤昇天去,庐岳 逋民愿从行。”宋 苏轼《醴泉观真靖崇敬大师真赞》:“眉间三出香而清,何必控鲤浮南溟。”
    • 14.
      朝元释义:⒈古代诸侯和臣属在每年元旦贺见帝王。《乐府诗集·燕射歌辞·周朝饗乐章》:“岁迎更始,节及朝元。”唐 罗邺《岁仗》诗:“玉帛朝元万国来,鸡人晓唱五门开。”明 唐寅《嘉靖改元元旦作》诗:“一人正位山河定,万国朝元日月明。”参见“朝正”。⒉道教徒朝拜 老子。唐 初,追号 老子 李耳 为太上玄元皇帝。唐 白居易《寻郭道士不遇》诗:“郡中乞假来相访,洞里朝元去不逢。”前蜀 韦庄《玉真观寻赵尊师不遇》诗:“羽客朝元昼掩扉,林中一逕雪中微。”宋 张孝祥《望江南·南岳铨德观作》词:“朝元去,深殿扣瑶鐘。”《封神演义》第三
    • 15.
      朱衣郎释义:指年轻的官员。 清 唐孙华《偕夏重至国学观古槐》诗:“释褐尊师自古礼,祭酒端坐临华堂。推排列拜皆新贵,乌纱银带纷趋蹌。是时老槐增气色,緑阴偏护朱衣郎。”
    • 16.
      桃观释义:唐 刘禹锡《再游玄都观绝句》并序:“余 贞元 二十一年为屯田员外郎,时此观未有花。 是岁出牧 连州,寻贬 郎州 司马。居十年,召至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如红霞,遂有前篇,以志一时之事。旋又出牧,今十有四年,復为主客郎中。重游 玄都,荡然无復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於春风耳。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百亩中庭半是苔,桃花浄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 刘郎 今又来。”后因以“桃观”指 玄都观。清 纳兰性德《再送施尊师归穹窿》诗:“贞元 朝士谁相待,桃观重来试一寻。”
    • 17.
      梁父释义:亦作“梁甫”。 山名。泰山 下的一座小山,在今 山东省 新泰市 西。古代皇帝常在此山辟基祭奠山川。《吕氏春秋·尊师》:“颜涿聚,梁父 之大盗也,学於 孔子。”《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禪 梁父。”裴駰 集解引 臣瓒 曰:“古者圣王封 泰山,禪 亭亭 或 梁父,皆 泰山 下小山。”汉 扬雄《长杨赋》:“方将俟元符,以禪 梁甫 之基,增 泰山 之高。”唐 韩愈《贺册尊号表》:“方将议明堂、辟雍之事,撰 泰山、梁父 之仪。”明 何景明《梁甫吟》:“君不见 泰山 高高,梁甫 在其半。”清 曹寅《过沂水有
    • 18.
      濯锦江释义:江名。即 锦江。岷江 流经 成都 附近的一段。一说,成都市 内之 浣花溪。濯锦,锦彩鲜润逾于常,故名。唐 王维《送王尊师归蜀中拜扫》诗:“大罗天上神仙客,濯锦江 头花柳春。”唐 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之六:“濯锦 清江万里流,云帆龙舸下 扬州。”唐 杜甫《萧八明府实处觅桃栽》诗:“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 浣花村。河阳县 里虽无数,濯锦江 边未满园。”
    • 19.
      灵虬释义:⒈见“灵虯”。 ⒉亦作“灵虬”。虬龙。三国 魏 曹植《矫志》诗:“灵虯避难,不耻污泥。”晋 葛洪《抱朴子·守塉》:“鯈鮒汎滥以暴鳞,灵虯勿用乎不测。”元 杨载《寓长春道院春雨即事呈郑尊师》诗:“灵虯尚有蟠泥迹,老驥寧无越块心。”清 二石生《十洲春语·饮玉立词龛醉赠润卿》:“不如君驂灵虬我文駟,披云长啸 蓬莱峰。”⒊刻漏上的龙状装饰物。因借指刻漏。《文选·陆倕<新漏刻铭>》:“灵虬承注,阴虫吐噏。”李周翰 注:“虬,龙也……言刻漏之体以龙承之。”唐 杜甫《奉赠太常张卿垍二十韵》:“灵虬传夕箭,归马散霜啼。
    • 20.
      炼魄释义:指道家修炼。语本《至游子·阴符》:“阳者汞也,其性飞者也;阴者铅也,其性伏者也。圣人伏阳汞以鍊其魄,飞阴铅以拘其魂。”唐 李白《赠嵩山焦炼师》诗:“潜光隐 嵩岳,鍊魄栖云幄。”唐 奚贾《谒李尊师》诗:“鍊魄闭琼户,养毛飞洞天。”

尊师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书意释义:⒈所读之书或所写之信的本意。《吕氏春秋·尊师》:“凡学,必务进业;心则无营,疾讽诵,谨司闻,观驩愉,问书意。”《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郢 人有遗 燕 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而误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宋 邵雍《代书寄陈章屯田》诗:“执别而来二十春,忽飞书意一何懃!”⒉书法的神髓。唐 窦臮《述书赋》下:“汉王 童年,自得书意。”
    • 2.
      云栖释义:⒈见“云栖”。 ⒉亦作“云栖”。指隐居。《南齐书·高逸传·褚伯玉》:“寧朔将军 丘珍孙 与 僧达 书曰:‘闻 褚先生 出居贵馆,此子灭景云栖,不事王侯,抗高木食,有年载矣。’”唐 陈子昂《续唐故中岳体玄先生潘尊师碑颂》:“令守 崧山 玉女峰,云栖穷林今五纪。”宋 陆游《醉题》诗:“云栖涧饮未为高,起舞行歌亦足豪。”⒊寺名。在 浙江 杭州 五云山 西。明 僧 袾宏,号 云栖大师,曾结庵于此。清 赵翼《寓西湖十日杂记以诗》之八:“云栖 吾未到,乍此踏芒鞋。”
    • 3.
      仙公释义:仙翁,仙人。唐 宋之问《宿云门寺》诗:“凤归慨处士,鹿化闻仙公。”唐 杜甫《奉汉中王手札报韦侍御萧尊师亡》诗:“少年疑柱史,多术怪仙公。”
    • 4.
      偃盖释义:⒈车蓬或伞盖。喻指圆形覆罩之物。晋 葛洪《抱朴子·仙药》:“五德芝,状似楼殿,茎方,其叶五色各具而不杂,上如偃盖,中常有甘露,紫气起数尺矣。”清 曹寅《圆庐》诗之二:“蓑形偃盖一弓宽,枢户清寥位置安。”⒉形容松树枝叶横垂,张大如伞盖之状。唐 杜甫《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阴崖却承霜雪干,偃盖反走虬龙形。”《云笈七籤》卷一一三:“其观前素有松树偃盖,甚为胜景。”《西游记》第九三回:“隐隐见苍松偃盖,也不知是几千百年间故物到于今。”鲁迅《故事新编·理水》:“第三天是学者们公请在最高峰上赏偃盖古松。”
    • 5.
      八敬戒释义:巴利语at!t!ha garu-dhamma^。又作八敬法、八重法、八尊重法、八尊师法、八不可越法、八不可违法、八不可过法,单称八敬。即比丘尼尊重恭敬比丘之八种法。
    • 6.
      同赏释义:⒈同样奖赏。 《史记·商君列传》:“告姦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姦者与降敌同罚。”⒉一同欣赏。宋 韩维《庵中睡起五颂寄海印》诗之五:“更欲强招年少客,折花同赏梦中春。”《初刻拍案惊奇》卷七:“玄宗 看毕大悦,传旨:‘速召 叶尊师 来同赏。’”
    • 7.
      大驵释义:⒈驵侩,买卖的中间人。 《吕氏春秋·尊师》:“段干木,晋国 之大駔也。”宋 洪迈《夷坚乙志·布张家》:“有大客,乘马从徒,齎布五千疋入市,大駔争迎之。”⒉指买办。丘逢甲《汕头海关歌》:“其中大駔尤狡獪,播弄商权遽横恣。”
    • 8.
      学则路释义:学则路位于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学城应天学院、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东侧,北起仙林大道与学衡路交会处、南至灵山北路,长约850米。路名与“学衡”呼应,学则,学习的准则,语出《管子·弟子职》:“先生施教,弟子是则,……是谓学则”,此名也表达了尊师重教的意思。
    • 9.
      师道释义:⒈犹师法。指老师的学问或技艺体系。《汉书·匡衡传》:“望之 奏 衡 经学精习,説有师道,可观览。”明 顾起元《客座赘语·师法》:“数十年前,士人多能持师道,以训弟子。”⒉为师之道。《后汉书·桓荣传》:“臣师道已尽,皆在太子,谨使掾臣 氾 再拜归道。”宋 陈亮《廷对策》:“后世之所谓明君贤主,于君道容有未尽,而师道则遂废矣。”⒊指师之地位、作用以及尊师之风尚。唐 韩愈《师说》:“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鲁迅《书信集·致曹聚仁》:“古之师道,实在太尊,我对此颇有反感。”
    • 10.
      影室释义:犹影堂。寺庙道观供奉佛祖、尊师真影之处。
    • 11.
      影殿释义:⒈寺庙道观供奉佛祖、尊师真影的殿堂。 ⒉供奉帝后遗像的殿堂。
    • 12.
      意说释义:凭个人意见创立的说法。 三国 蜀 诸葛亮《便宜十六策·察疑》:“圣人不可以意説为明,必信夫卜,占其吉凶。”《宋书·礼志三》:“经传无明文,由 匡衡 俗儒意説,非典籍正义,不可用也。”《资治通鉴·汉和帝永元十四年》:“今不依章句,妄生穿凿,以尊师为非义,意説为得理。”胡三省 注:“意説者,创意而为之説。”
    • 13.
      控鲤释义:传说 战国 时 赵 人 琴高,入 涿水 取龙子,与诸弟子相约,当于某日返。至期果乘赤鲤而出。见 汉 刘向《列仙传·琴高》。后因以“控鲤”指得道成仙。唐 王贞白《送芮尊师》诗:“他年控鲤昇天去,庐岳 逋民愿从行。”宋 苏轼《醴泉观真靖崇敬大师真赞》:“眉间三出香而清,何必控鲤浮南溟。”
    • 14.
      朝元释义:⒈古代诸侯和臣属在每年元旦贺见帝王。《乐府诗集·燕射歌辞·周朝饗乐章》:“岁迎更始,节及朝元。”唐 罗邺《岁仗》诗:“玉帛朝元万国来,鸡人晓唱五门开。”明 唐寅《嘉靖改元元旦作》诗:“一人正位山河定,万国朝元日月明。”参见“朝正”。⒉道教徒朝拜 老子。唐 初,追号 老子 李耳 为太上玄元皇帝。唐 白居易《寻郭道士不遇》诗:“郡中乞假来相访,洞里朝元去不逢。”前蜀 韦庄《玉真观寻赵尊师不遇》诗:“羽客朝元昼掩扉,林中一逕雪中微。”宋 张孝祥《望江南·南岳铨德观作》词:“朝元去,深殿扣瑶鐘。”《封神演义》第三
    • 15.
      朱衣郎释义:指年轻的官员。 清 唐孙华《偕夏重至国学观古槐》诗:“释褐尊师自古礼,祭酒端坐临华堂。推排列拜皆新贵,乌纱银带纷趋蹌。是时老槐增气色,緑阴偏护朱衣郎。”
    • 16.
      桃观释义:唐 刘禹锡《再游玄都观绝句》并序:“余 贞元 二十一年为屯田员外郎,时此观未有花。 是岁出牧 连州,寻贬 郎州 司马。居十年,召至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如红霞,遂有前篇,以志一时之事。旋又出牧,今十有四年,復为主客郎中。重游 玄都,荡然无復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於春风耳。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百亩中庭半是苔,桃花浄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 刘郎 今又来。”后因以“桃观”指 玄都观。清 纳兰性德《再送施尊师归穹窿》诗:“贞元 朝士谁相待,桃观重来试一寻。”
    • 17.
      梁父释义:亦作“梁甫”。 山名。泰山 下的一座小山,在今 山东省 新泰市 西。古代皇帝常在此山辟基祭奠山川。《吕氏春秋·尊师》:“颜涿聚,梁父 之大盗也,学於 孔子。”《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禪 梁父。”裴駰 集解引 臣瓒 曰:“古者圣王封 泰山,禪 亭亭 或 梁父,皆 泰山 下小山。”汉 扬雄《长杨赋》:“方将俟元符,以禪 梁甫 之基,增 泰山 之高。”唐 韩愈《贺册尊号表》:“方将议明堂、辟雍之事,撰 泰山、梁父 之仪。”明 何景明《梁甫吟》:“君不见 泰山 高高,梁甫 在其半。”清 曹寅《过沂水有
    • 18.
      濯锦江释义:江名。即 锦江。岷江 流经 成都 附近的一段。一说,成都市 内之 浣花溪。濯锦,锦彩鲜润逾于常,故名。唐 王维《送王尊师归蜀中拜扫》诗:“大罗天上神仙客,濯锦江 头花柳春。”唐 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之六:“濯锦 清江万里流,云帆龙舸下 扬州。”唐 杜甫《萧八明府实处觅桃栽》诗:“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 浣花村。河阳县 里虽无数,濯锦江 边未满园。”
    • 19.
      灵虬释义:⒈见“灵虯”。 ⒉亦作“灵虬”。虬龙。三国 魏 曹植《矫志》诗:“灵虯避难,不耻污泥。”晋 葛洪《抱朴子·守塉》:“鯈鮒汎滥以暴鳞,灵虯勿用乎不测。”元 杨载《寓长春道院春雨即事呈郑尊师》诗:“灵虯尚有蟠泥迹,老驥寧无越块心。”清 二石生《十洲春语·饮玉立词龛醉赠润卿》:“不如君驂灵虬我文駟,披云长啸 蓬莱峰。”⒊刻漏上的龙状装饰物。因借指刻漏。《文选·陆倕<新漏刻铭>》:“灵虬承注,阴虫吐噏。”李周翰 注:“虬,龙也……言刻漏之体以龙承之。”唐 杜甫《奉赠太常张卿垍二十韵》:“灵虬传夕箭,归马散霜啼。
    • 20.
      炼魄释义:指道家修炼。语本《至游子·阴符》:“阳者汞也,其性飞者也;阴者铅也,其性伏者也。圣人伏阳汞以鍊其魄,飞阴铅以拘其魂。”唐 李白《赠嵩山焦炼师》诗:“潜光隐 嵩岳,鍊魄栖云幄。”唐 奚贾《谒李尊师》诗:“鍊魄闭琼户,养毛飞洞天。”

尊师造句

1.尊师重道在中国传统社会蔚然成风。

2.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师重教、师道尊严的优良传统。

3.我们应继续发扬尊师重道的传统。

4.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

5.学生说:尊师重道,团结同学的校园就是美,一种文明向上的美。

6.尊师重道是我国的优良传统。

7.这种精神,就是人说的尊师重道的精神。

8.我们要尊师重道,举止有礼,不可有耀武扬威之心。

9.尊师重道是我们的传统美德。

10.尊师重道是中华文明的显着特征之一。

11.尊老爱幼,尊师重教,互相帮助,这些优良的品德在我们中华民族的言行准则里可是根深叶茂。

12.不搞“师道尊严”,并不是不要尊师重教。

13.全社会都尊师重教,这是对教师莫大的鼓舞和鞭策。

14.尊师情洒讲台上,重任承担育栋梁。

15.所谓尊师重教,顾名思义就是尊敬老师重视教师节!

16.希望某某在校能遵守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能尊师爱友,虚心求进,能以优异的成绩回报老师,回报父母。

17.希望孩子在校能遵守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能尊师爱友,虚心求进,能以优异的成绩回报老师,回报父母。

18.在求学的所有方法中,尊师最难做到。

19.疾学在于尊师尊师则言信矣,道论矣。

20.尊师重道是中华文明的显著特征之一。

尊师(zuns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尊师是什么意思 尊师读音 怎么读 尊师,拼音是zūn shī,尊师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尊师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