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恩 [kāi ēn]
1. 旧称给予别人宽恕或恩惠。
例上帝,开恩吧,保佑我们今日无罪。
英[bestow favors; vouchsafe;]
国语词典
开恩 [kāi ēn]
⒈ 请求施予恩典。
引《儒林外史·第六回》:「如今只是求严老爷开恩,高抬贵手,恕过他罢。」
《红楼梦·第七二回》:「前日太太见彩霞大了,二则又多病多灾的,因此开恩,打发他出去了。」
开恩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处待释义:处置,对待。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父下凡诏书二》:“且娘娘或身有喜事者,必须开恩免其服事……如此处待,方为合体。”邹鲁《中国同盟会》:“分别处待官吏:凡军到即降之官吏,保护其身家,愿留营者,量才器使,愿还乡者,厚给资斧,护送归家。”
- 2.
巧籍释义:假造或伪报户籍。南朝 梁武帝《祠南郊大赦诏》:“所讨逋叛,巧籍隐年,闇丁匿口,开恩百日,各令自首。”南朝 梁 沉约《论谱籍疏》:“既立此科,人姦互起,伪状巧籍;岁月滋广,以至於 齐。”
- 3.
开从释义:旧谓开恩允许。
- 4.
开恩释义:给予宽恕;施与恩惠(多用于向人求情):求您开开恩,饶了我这回。
- 5.
开方破狱释义:指僧人为亡灵诵《宗镜录》中的《破地狱偈文》,以求佛祖开恩,开度亡灵出地狱。为佛事活动之一。
- 6.
恩榜释义:亦作“恩牓”。科举时代于正科以外另行考试的中式名单。宋 苏轼《论特奏名》:“臣等伏见恩榜得官之人,布在州县。”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方刻石时,有 夔州 司理参军,以恩牓入官,权教授。”《金史·选举志二》:“章宗 大定 二十九年,勑今后凡五次御帘进士,可一试而不黜落,止以文之高下定其次,谓之恩榜。”《负曝闲谈》第十一回:“那年碰着朝廷恩典,特开恩榜。”
- 7.
懆劳释义:骚动;搅扰。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父下凡诏书(一)》:“昨夜 周锡能 同 朱八 诱惑小子去投妖……意欲今晚回来,然后禀报,不觉至懆劳天父下凡,小子知罪,求天父格外开恩。”
- 8.
曲瞒释义:隐瞒。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父下凡诏书一》:“周锡能 还不敢直説,曲瞒对曰:‘小子实未有奸心对天,求天父开恩。’”
- 9.
格外开恩释义:格外:特别,更加,超出常规。 开恩:给予别人宽恕或恩惠。特别地给与恩惠。
- 10.
程日释义:期限;限定的日期。《梁书·武帝纪中》:“凡天下之民,有流移他境,在 天监 十七年正月一日以前,可开恩半岁,悉听还本。蠲课三年。其流寓过远者,量加程日。”
- 11.
程荫释义:法定的荫户。 中国 封建社会里贵族、官僚、地主依法占有的人户。《陈书·宣帝纪》:“﹝ 太建 二年﹞又詔曰……其籍有巧隐,并王公百司輒受民为程荫,解还本属,开恩听首。”
- 12.
逋叛释义:叛逃。 亦指叛逃之人。《宋书·袁豹传》:“而野心不革,伺隙乘间,招聚逋叛,共相封殖,侵扰我 蛮獠,摇荡我疆垂。”《梁书·武帝纪下》:“所讨逋叛,巧籍隐年,闇丁匿口,开恩百日,各令自首,不问往罪。”《南史·循吏传·孙廉》:“或有身殞战场,而名在叛目,监符下讨,称为逋叛,録质家丁。”
- 13.
闇丁释义:隐匿的人口。 南朝 梁武帝《祠南郊恩诏》:“所计逋叛,巧籍隐年,闇丁匿口,开恩百日,各令自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