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廓清 廓清的意思
kuòqīng

廓清

简体廓清
繁体
拼音kuò qīng
注音ㄎㄨㄛˋ ㄑ一ㄥ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kuò,(1) 空阔,广阔。【组词】:廓然。寥廓。(2) 扩大。【组词】:廓张。(3) 空寂。【例句】:孤独:“悲忧穷戚兮独处廓”。(4) 物体的周围、外缘。【组词】:轮廓。耳廓。(5) 古同“郭”,外城。

qīng,(1) 水或其他液体、气体纯净透明,没有混杂的东西,与“浊”相对。【组词】:清水。清泉。清流(①澄澈的水流,如“一股清清”;②旧时指负有名望,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的士大夫)。清澈。清碧。清朗。清新。清醇。月白风清。(2) 安静,不烦。【组词】:冷清。凄清。清闲。清静。清淡。清幽。清谧(宁静)。(3) 单纯不杂。【组词】:清唱。清茶。(4) 明白,明晰。【组词】:清楚。清晰。清醒。清通(文章层次清楚)。清亮。(5) 一点不留,净尽。【组词】:清除。肃清。清剿。清洗。清君侧(清除国君身边的亲信)。(6) 整理,查验。【组词】:清理。清查。清点。清仓。(7) 详细登记。【组词】:清册。清单。(8) 公正,廉洁。【组词】:清廉。清正。清官。清绩。(9) 洁净,纯洁。【组词】:清洁。清爽。冰清玉洁。(10) 高洁,高尚的,高明的。【组词】:清高。清绮。清雅。清操。清介(清高耿直)。清望(清白高尚的声望)。清识(高明的见识)。(11) 太平,不乱。【组词】:清平。清泰。清和。(12) 中国朝代名。【组词】:清代。清宫秘史。(13) 姓。

基本含义

清除、澄清、整理

廓清的意思

廓清 [kuò qīng]

1. 澄清;肃清。

[liquidate; clean up; wipe out;]

廓清 引证解释

⒈ 澄清,肃清。

汉 荀悦 《汉纪·高帝纪四》:“征乱伐暴,廓清帝宇,八载之内,海内克定。”
《隋书·李密传》:“明公以英桀之才,而统驍雄之旅,宜当廓清天下,诛剪羣凶。”
唐 李汉 《<昌黎先生集>序》:“先生於文,摧陷廓清之功,比於武事,可谓雄伟不常者矣。”
鲁迅 《华盖集续编·无花的蔷薇之三》:“还可以看见一个大广告,里面是什么大英雄得胜之后,必须廓清邪说,诛戮异端等类古色古香的名言。”

⒉ 明净,清澈。

《旧唐书·肃宗纪》:“风沙顿止,天地廓清。”


国语词典

廓清 [kuò qīng]

⒈ 肃清、澄清。

《隋书·卷七〇·李密传》:「明公以英桀之才,而统骁雄之旅,宜当廓清天下,诛剪群凶。」


廓清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澄清释义:⒈清亮:湖水碧绿澄清。 ⒉使混浊变为清明,比喻肃清混乱局面:澄清天下。⒊弄清楚(认识、问题等):澄清事实。⒋使杂质沉淀,液体变清:这水太浑,澄清之后才能用。

廓清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弊絶风清释义:弊害之事绝迹,不正之风廓清。 语本 宋 周敦颐《拙赋》:“上安下順,風清弊絶。”明 汤显祖《牡丹亭·劝农》:“恭喜本府 杜太爺 管治三年,慈祥端正,弊絶風清。”清 林则徐《关防告示》:“隨時隨事,杜漸防微,庶幾弊絶風清,令行政肅。”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从前的‘赌痞’,现在自己在那里禁赌了,农会势盛地方,和牌一样弊绝风清。”
    • 2.
      专切释义:⒈专一切实。 宋 范仲淹《重奏定职田顷亩》:“仍令提点刑狱司专切觉察辖下官员职田。”《续资治通鉴·宋太宗雍熙二年》:“詔诸路转运使及诸州长吏,专切督察知会官吏等,依时省视仓粟,勿致毁败。”⒉专诚恳切。明 李贽《寄焦弱侯》:“所赖向往真诚,求友专切,平居唯耽胜己友朋,不如己者不愿与处。”⒊犹言专属。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卷二:“康熙 年间,命翰林按官职所掌撰告身文字,无须临事猝办,不必专切一人,积弊廓清,无能行其私智。”
    • 3.
      中畿释义:⒈王畿,京都管辖的地区。《晋书·桓温传》:“廓清中畿,光復旧业。”《资治通鉴·晋哀帝隆和元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中畿,王畿也。《周礼》九畿,王畿方千里,其外侯、甸、男、采、卫、蛮、夷、镇、蕃,皆以五百里言之。王畿在九畿之中,故曰中畿。”南朝 宋 何承天《君马篇》:“愿为范氏驱,雍容步中畿。”⒉泛指中原地区。晋 常璩《华阳国志·后贤志·文立》:“诸葛亮、蒋琬、费禕 等子孙流徙中畿,宜见敍用,一则以慰 巴、蜀 民之心,其次倾 东吴 士人之望。”
    • 4.
      企迟释义:谓急切等待。《晋书·殷浩传》:“自 羯 胡夭亡,羣凶殄灭,而百姓涂炭,企迟拯接。”《宋书·柳元景传》:“大行届道,廓清惟始,企迟面对,展雪哀情。”《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三年》:“大事垂捷,而帝无故自惊,深可怪也。然城内企迟,至必成功,不可稽留。”胡三省 注:“迟……待也。”
    • 5.
      同规释义:⒈谓取法相同。 《文选·张衡<东京赋>》:“是以论其迁邑易京,则同规乎 殷 盘;改奢即俭,则合美乎《斯干》。”薛综 注:“规,法也。”⒉谓统一。《三国志·蜀志·许靖传》:“知圣主允明,显授足下专征之任,凡诸逆节,多所诛讨,想力竞者一心,顺从者同规矣。”南朝 陈 徐陵《与杨仆射书》:“逮乎中阳受命,天下同规。”⒊谓并驾,匹敌。规,通“轨”。南朝 梁 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谅以齐徽二南,同规往哲。”《北齐书·陈元康传》:“扫平逋寇,廓清 荆楚,申 甫 之在隆 周,子房 之处盛 汉,旷世同规,殊年共美。
    • 6.
      器略释义:才能谋略。 《隋书·高熲传》:“﹝ 隋文帝 ﹞詔曰:‘公(指 高熲)识鉴通远,器略优深,出参戎律,廓清 淮 海,入司禁旅,实委心腹。’”《新唐书·刘文静传》:“﹝ 文静 ﹞倜儻有器略。”《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二年》:“朕於卿大夫,才不能尽知,面不能尽识;若不采其言而观其行,审其意而察其忠,则何以见器略之浅深,知任用之当否!”
    • 7.
      埽除释义:⒈打扫;去除。 《周礼·夏官·隶仆》:“隶僕掌五寝之埽除粪洒之事。”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种韭》:“正月上辛日,埽除韭畦中枯叶。”宋 苏舜钦《依韵和伯镇中秋见月九日遇雨之作》:“衰根危蔕埽除尽,辨别松竹并蒿莱。”⒉除掉;廓清。《汉书·景帝纪》:“汉 兴,埽除烦苛,与民休息。”《后汉书·陈龟传》:“授之法令,除 并 凉 二州今年租更,宽赦罪隶,埽除更始。”清 恽敬《三代因革论一》:“夫五霸更三王者也,七雄更五霸者也。秦 兼四海,一切皆埽除之,又更七雄者也。”
    • 8.
      幽障释义:指边塞上的小城堡。 《后汉书·祭肜传论》:“至乃卧鼓边亭,灭烽幽障者将三十年。”唐 张九龄《贺诛奚贼可突干状》:“背恩之贼,既已诛锄,幽障廓清,华夷俱静。”金 元好问《邓州相公命赋喜雨》:“烽零带湿闲幽障,麦陇分清入废田。”
    • 9.
      廓定释义:廓清平定。
    • 10.
      廓清释义:⒈澄清⒉肃清:廓清天下。廓清邪说。⒊清除:廓清障碍。
    • 11.
      廓平释义:廓清平定。
    • 12.
      扩清释义:廓清,肃清。
    • 13.
      扫洒释义:喻用武力平定廓清。
    • 14.
      拓清释义:廓清,肃清。
    • 15.
      摧陷廓清释义:形容彻底肃清。唐李汉《韩昌黎集序》:“先生于文,摧陷廓清之功,比于武事,可谓雄伟不常者矣。” 摧陷:摧毁。廓清:肃清。
    • 16.
      撰拟释义:撰写拟定。 《清会典事例·翰林院·撰文》:“顺治 十六年定:尊崇册立,暨册妃嬪各册寳印文、恭上恭加尊諡、升祔册諡各册寳文,均由翰林院撰拟进呈。”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卷二:“康熙 年间命翰林按官职所掌撰拟告身文字,无须临事猝办,不必专切一人。积弊廓清,无能行其私智。”
    • 17.
      朝化释义:朝廷的政教和风化。 《三国志·蜀志·马超传》:“其明宣朝化,怀保远邇,肃慎赏罚,以篤 汉 祜,以对于天下。”《晋书·四夷传序》:“既而 惠皇 失德,中宗 迁播,凶徒分据,天邑倾沦,朝化所覃,江 外而已。”《北史·韩禽传》:“申国威於万里,宣朝化於一隅,使东南之人俱出汤火,数百年贼旬日廓清,专是公之功也。”
    • 18.
      杜弊清源释义:杜绝弊端,廓清来源。
    • 19.
      海渊释义:海渊指深度超过6000米、轮廓清楚的深海凹地。
    • 20.
      澄霁释义:⒈谓天色清朗。⒉指廓清。

廓清(kuoq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廓清是什么意思 廓清读音 怎么读 廓清,拼音是kuò qīng,廓清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廓清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