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不敌 不敌的意思

不敌

简体不敌
繁体不敵
拼音bù dí
注音ㄅㄨˋ ㄉㄧ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ù fǒu,(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组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例句】:不,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dí,(1) 有利害冲突不能相容的。【组词】:敌人。敌方。敌寇。(2) 指敌人。【组词】:敌后。敌情。敌酋。敌特。轻敌。克敌制胜。(3) 抵挡。【组词】:寡不敌众。(4) 相当。【组词】:势均力敌。匹敌。敌手(能力相等的对手)。(5) 仇视。【组词】:敌意。“诸侯敌王所忾”。

基本含义

不及,不胜

不敌的意思

不敌 [bù dí]

1. 不能对抗;不能抵挡。抵不上;不能匹敌。

不敌 引证解释

⒈ 不能对抗;不能抵挡。 《左传·桓公十一年》:“师克在和,不在众。

商 周 之不敌,君之所闻也。”

⒉ 抵不上;不能匹敌。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慕贤》:“时云:‘ 丁君 十纸,不敌 王褒 数字。’”
《官场现形记》第一回:“乡里人眼浅,看见中了秀才,竟是非同小可,合庄的人,都把他推戴起来,姓 方 的便渐渐的不敌了。”


国语词典

不敌 [bù dí]

⒈ 无法抗衡抵挡。

《荀子·王制》:「以不敌之威,辅服人之道。」
《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斗经五十余合,那王仙芝力不敌,败走。」


不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拳敌不得四手释义:谓寡不敌众。
    • 2.
      不敌释义:⒈不能对抗;不能抵挡。《左传·桓公十一年》:“师克在和,不在众。商 周 之不敌,君之所闻也。”⒉抵不上;不能匹敌。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时云:‘丁君 十纸,不敌 王褒 数字。’”《官场现形记》第一回:“乡里人眼浅,看见中了秀才,竟是非同小可,合庄的人,都把他推戴起来,姓 方 的便渐渐的不敌了。”
    • 3.
      京市释义:⒈国都,京城。 元 尹志平《西江月》词:“莫羡喧譁京市,休辞淡薄山家。”⒉国都的交易市场。清 孙诒让《周礼政要·金布》:“近年 广东、湖北、福建 及南北洋始铸银圆而为数总不敌外洋之多……而部款不收,京市不行,尤为窒碍。”
    • 4.
      关天培释义:(1781—1841)鸦片战争时期 抗英将领。字仲因,江苏山阳(今淮安)人。曾任广东水师提督。积极协助林则徐禁烟,训练水师,多次 击退英国侵略军。1841年2月,英军袭击虎门炮台,他率部抵抗。终因寡不敌众,与将士数百人壮烈牺牲。
    • 5.
      刀不血刃释义:刀不血刃为如果要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敌我付出代价,达到敌我的不占而胜。同:兵不血刃。
    • 6.
      县梁释义:悬梁。指苦学。明 徐渭《寿中军某侯帐词》:“谓文武本无二道,以书剑不敌万人,乃於结髮之年,益奋县梁之志。”参见“悬梁”。
    • 7.
      双拳不敌四手释义:一个人打不过众人。指寡不敌众。
    • 8.
      商周释义:《左传·桓公十一年》:“师克在和,不在众。商 周 之不敌,君之所闻也。”后用“商周”比喻两者难以匹敌。南朝 梁 锺嵘《诗品》卷下:“惠休 淫靡,情过其才,世遂匹之 鲍照,恐 商 周 矣!”
    • 9.
      啮齿释义:⒈咬牙切齿。 形容怒极。《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四年》:“﹝ 赵立 ﹞视 金 人如仇,每言及,必嚙齿而怒。”⒉齧齒:咬牙切齿。表示极其愤恨。语本《南史·韦叡传》:“初,胡景略 与前军 赵祖悦 同军交恶,志相陷害,景略 一怒,自啮其齿,齿皆流血。”《武王伐纣平话》卷上:“太子共 胡嵩 啮齿,仗剑来杀 费仲。”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其啮齿受玷,由力不敌,非节之不固也。”⒊咬。《佛说灌顶经》卷二:“昔有比丘名 般若提婆,诵习经法,中诸寒冷,遂为虫所啮齿。”
    • 10.
      好手不敌双拳释义:虽然有本事,一个人也打不过两个人。比喻寡不敌众。
    • 11.
      寡不胜众释义:人少的抵挡不住人多的。同“寡不敌众”。
    • 12.
      寡众不敌释义:寡众不敌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人少的抵挡不住人多的
    • 13.
      擅夕释义:犹专夜。 谓独自侍寝,独占宠爱。明 沉德符《野获编·宫闱·谢韩二公论选妃》:“至 弘治 三年,荆王 见潚 亦请上博选良家女以广胤嗣,而上终不从。盖中宫之擅夕,已著闻于宗籍矣。”明 沉德符《野获编·禨祥·弘治异变》:“礼部请治钦天监推算不明之罪,上命宥之。窃意是时中宫擅夕,阳不敌阴,日魄无能掩月,未必推步者有误也。”
    • 14.
      支架释义:⒈支持物体用的架子。⒉支撑;架起:支架屋梁。支架锅灶。⒊招架;抵挡:寡不敌众,支架不住。
    • 15.
      穷鼠齧貍释义:犹言困兽犹斗。逼得走投无路的老鼠也会咬猫。喻人被迫过甚,虽力不敌,亦必反抗。汉 桓宽《盐铁论·诏圣》:“死不再生,穷鼠啮貍。”
    • 16.
      老阴释义:⒈《易》四象之一,符号:(U+268F)。详“老阳”。⒉旧指妇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那少年男子不敌两个中年老阴,几年之间,得病而死。”
    • 17.
      衆寡不敌释义:人少抵挡不过人多。 《三国志·魏志·张范传》:“今欲诛 卓,众寡不敌。”宋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四:“裨将 高永能 曰:‘吾众寡不敌,宜及其未成阵衝击之。’”元 白朴《梧桐雨》楔子:“不料众寡不敌,遂致丧师。”清 昭槤《啸亭杂录·李壮烈战绩》:“及战,浙 军无不一当百,有卒跳 牵(蔡牵)船上,牵 几被擒,以众寡不敌,死之。”郭沫若《北伐途次》二一:“爬上了城的人因为众寡不敌,都被打下了城来。”
    • 18.
      鬼隶释义:背景:明崇祯十一年十二月,清军兵临济南城下,十万清军用炮火和云梯向城区猛攻。 山东巡按宋学朱和历城知县韩承宣率领千余名守军和民众拼死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孤立无援,在坚守了九个昼夜后,于第二年的正月初二日,济南城被攻陷并遭屠城,屠杀民众百万馀。

不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拳敌不得四手释义:谓寡不敌众。
    • 2.
      不敌释义:⒈不能对抗;不能抵挡。《左传·桓公十一年》:“师克在和,不在众。商 周 之不敌,君之所闻也。”⒉抵不上;不能匹敌。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时云:‘丁君 十纸,不敌 王褒 数字。’”《官场现形记》第一回:“乡里人眼浅,看见中了秀才,竟是非同小可,合庄的人,都把他推戴起来,姓 方 的便渐渐的不敌了。”
    • 3.
      京市释义:⒈国都,京城。 元 尹志平《西江月》词:“莫羡喧譁京市,休辞淡薄山家。”⒉国都的交易市场。清 孙诒让《周礼政要·金布》:“近年 广东、湖北、福建 及南北洋始铸银圆而为数总不敌外洋之多……而部款不收,京市不行,尤为窒碍。”
    • 4.
      关天培释义:(1781—1841)鸦片战争时期 抗英将领。字仲因,江苏山阳(今淮安)人。曾任广东水师提督。积极协助林则徐禁烟,训练水师,多次 击退英国侵略军。1841年2月,英军袭击虎门炮台,他率部抵抗。终因寡不敌众,与将士数百人壮烈牺牲。
    • 5.
      刀不血刃释义:刀不血刃为如果要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敌我付出代价,达到敌我的不占而胜。同:兵不血刃。
    • 6.
      县梁释义:悬梁。指苦学。明 徐渭《寿中军某侯帐词》:“谓文武本无二道,以书剑不敌万人,乃於结髮之年,益奋县梁之志。”参见“悬梁”。
    • 7.
      双拳不敌四手释义:一个人打不过众人。指寡不敌众。
    • 8.
      商周释义:《左传·桓公十一年》:“师克在和,不在众。商 周 之不敌,君之所闻也。”后用“商周”比喻两者难以匹敌。南朝 梁 锺嵘《诗品》卷下:“惠休 淫靡,情过其才,世遂匹之 鲍照,恐 商 周 矣!”
    • 9.
      啮齿释义:⒈咬牙切齿。 形容怒极。《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四年》:“﹝ 赵立 ﹞视 金 人如仇,每言及,必嚙齿而怒。”⒉齧齒:咬牙切齿。表示极其愤恨。语本《南史·韦叡传》:“初,胡景略 与前军 赵祖悦 同军交恶,志相陷害,景略 一怒,自啮其齿,齿皆流血。”《武王伐纣平话》卷上:“太子共 胡嵩 啮齿,仗剑来杀 费仲。”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其啮齿受玷,由力不敌,非节之不固也。”⒊咬。《佛说灌顶经》卷二:“昔有比丘名 般若提婆,诵习经法,中诸寒冷,遂为虫所啮齿。”
    • 10.
      好手不敌双拳释义:虽然有本事,一个人也打不过两个人。比喻寡不敌众。
    • 11.
      寡不胜众释义:人少的抵挡不住人多的。同“寡不敌众”。
    • 12.
      寡众不敌释义:寡众不敌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人少的抵挡不住人多的
    • 13.
      擅夕释义:犹专夜。 谓独自侍寝,独占宠爱。明 沉德符《野获编·宫闱·谢韩二公论选妃》:“至 弘治 三年,荆王 见潚 亦请上博选良家女以广胤嗣,而上终不从。盖中宫之擅夕,已著闻于宗籍矣。”明 沉德符《野获编·禨祥·弘治异变》:“礼部请治钦天监推算不明之罪,上命宥之。窃意是时中宫擅夕,阳不敌阴,日魄无能掩月,未必推步者有误也。”
    • 14.
      支架释义:⒈支持物体用的架子。⒉支撑;架起:支架屋梁。支架锅灶。⒊招架;抵挡:寡不敌众,支架不住。
    • 15.
      穷鼠齧貍释义:犹言困兽犹斗。逼得走投无路的老鼠也会咬猫。喻人被迫过甚,虽力不敌,亦必反抗。汉 桓宽《盐铁论·诏圣》:“死不再生,穷鼠啮貍。”
    • 16.
      老阴释义:⒈《易》四象之一,符号:(U+268F)。详“老阳”。⒉旧指妇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那少年男子不敌两个中年老阴,几年之间,得病而死。”
    • 17.
      衆寡不敌释义:人少抵挡不过人多。 《三国志·魏志·张范传》:“今欲诛 卓,众寡不敌。”宋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四:“裨将 高永能 曰:‘吾众寡不敌,宜及其未成阵衝击之。’”元 白朴《梧桐雨》楔子:“不料众寡不敌,遂致丧师。”清 昭槤《啸亭杂录·李壮烈战绩》:“及战,浙 军无不一当百,有卒跳 牵(蔡牵)船上,牵 几被擒,以众寡不敌,死之。”郭沫若《北伐途次》二一:“爬上了城的人因为众寡不敌,都被打下了城来。”
    • 18.
      鬼隶释义:背景:明崇祯十一年十二月,清军兵临济南城下,十万清军用炮火和云梯向城区猛攻。 山东巡按宋学朱和历城知县韩承宣率领千余名守军和民众拼死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孤立无援,在坚守了九个昼夜后,于第二年的正月初二日,济南城被攻陷并遭屠城,屠杀民众百万馀。

不敌造句

1.他的建议蛮中肯,无奈一傅众咻,寡不敌众,无人重视。

2.他虽然勇武有力,但在寡不敌众的情形下,只好且战且退。

3.敌军寡不敌众,被我军打得节节败退。

4.张团长的军队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居然反败为胜!

5.他虽然孔武有力,但对方人多,终因寡不敌众而败下阵来。

6.他遭到一群流氓围住,寡不敌众,被打成重伤。

7.他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抓住了三个小偷。

8.我一个人寡不敌众,既害怕又没有经验,然而我是对的。

9.在那场战斗中,他们由于寡不敌众而失败了。

10.你势单力薄,寡不敌众,应该智取,不宜力敌。

11.他虽然威武有力,但对方人多,终因寡不敌众而败下阵来。

12.经过一天的激战,我军终因寡不敌众,败退下来。

13.因寡不敌众,那三个警察还是被那帮人给打死了。

14.尽管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他仍决定坚守阵地,等候援军到来。

15.汉朝军事大将李陵陷入匈奴重重包围之中,终因寡不敌众,被俘。

16.敌人人多,我们人少,众寡不敌,所以只能智取,不宜硬拼。

17.妹子啊,专注游戏的男生你在考虑考虑吧。娇柔似水真实在,不敌虚迷网络情。

18.就算你壮阔的胸膛不敌流年。

19.狼牙山五壮士终因寡不敌众,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他们视死如归,全部从悬崖上跳了下去。

20.坚守阵地的五壮士在弹尽粮绝、寡不敌众的危急关头,为了祖国和人民的荣誉,英勇跳崖,壮烈牺牲。

不敌(bud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不敌是什么意思 不敌读音 怎么读 不敌,拼音是bù dí,不敌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不敌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