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左图右史 左图右史的意思
zuǒyòushǐ

左图右史

简体左图右史
繁体左圖右史
拼音zuǒ tú yòu shǐ
注音ㄗㄨㄛˇ ㄊㄨˊ 一ㄡˋ ㄕˇ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zuǒ,(1) 面向南时,东的一边,与“右”相对。【组词】:左手。左方。左右。左膀右臂。(2) 地理上指东方。【组词】:山左。江左。(3) 指政治思想上进步或超过现实条件许可的过头思想和行动。【组词】:左派。左翼。左倾。(4) 斜,偏,差错。【组词】:左脾气。左嗓子。(5) 降低官职。【组词】:左迁。(6) 古同“佐”,佐证。(7) 姓。

tú,(1) 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形象。【组词】:图画。图案。图谱。图鉴。(2) 指地图。【例句】:《亚洲略图》。图穷匕见。(3) 画。【组词】:画影图形。(4) 计谋,计划。【例句】:宏图(亦作“弘图”、“鸿图”)。良图。(5) 谋取,希望得到。【组词】:图谋。图利。企图。妄图。励精图治。唯利是图。

yòu,(1) 面向南时,西的一边,与“左”相对。【组词】:右手。右边。(2) 地理上指西方。【组词】:山右。江右。(3) 指政治思想上保守或反动的。【组词】:右倾。右派。右翼。(4) 古代称等级高的。【组词】:右族。右职。无出其右(没有高过它的)。(5) 崇尚,重视。【例句】:“窃以右文兴化,乃致治之所先”。(6) 古同“侑”,劝酒,劝食。(7) 古同“佑”,帮助,偏袒。

shǐ,(1)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亦指记述、研究这些的文字和学科。【组词】:历史。通史。断代史。近代史。世界史。文学史。史诗。史部(古代图书分类的一大部类,包括各类历史著作)。史坛。史评。史前(没有书面记录的远古)。史不绝书。(2) 古代掌管记载史事的官。【组词】:太史。内史。(3) 古代官职。【组词】:刺史。御史。(4) 姓。

基本含义

形容一个人对历史或文化知识了解很多,博览群书,能够左右逢源。

左图右史的意思

左图右史 [zuǒ tú yòu shǐ]

1. 亦作“左图右书”、“左右图史”。周围都是图书。谓嗜书好学。

3. 一种有插图的读物。

左图右史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左图右书”、“左右图史”。周围都是图书。谓嗜书好学。

《新唐书·杨绾传》:“﹝ 綰 ﹞性沉靖,独处一室,左右图史,凝尘满席,澹如也。”
明 郑棠 《长江天堑赋》:“桂檝兰舟,左图右书。”
清 宋至 《<瀛奎律髓>序》:“今年踰七十,犹左图右史,日夕披閲不倦。”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一章:“其与都邑之士,隐囊麈尾,裙屐风流,左图右书,古今博达,不几若人禽之别歟!”

⒉ 一种有插图的读物。

清 冯桂芬 《<太上感应篇图说>序》:“古之学者,有左图右史之设。史以纪媺恶,示劝惩也;图载星辰、山川、草木、鸟兽之形,以资多识。”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十:“古人左图右史,不独攷镜易明,且便於记览也。吾师 邱恭亭 先生,生平读书,凡难记处,皆图焉。”
鲁迅 《且介亭杂文·连环图画琐谈》:“古人‘左图右史’,现在只剩下一句话,看不见真相了。 宋 元 小说,有的是每页上图下说,却至今还有存留,就是所谓‘出相’。”


国语词典

左图右史 [zuǒ tú yòu shǐ]

⒈ 形容四周都是书籍。比喻人嗜书好学或藏书丰富。清·龚自珍〈阮尚书年谱第一叙〉:「背山面湖,左图右史,于政余,亲课之。」也作「左右图史」。


左图右史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汗牛充栋释义:唐柳宗元《陆文通先生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 意思是藏书极多,存放时能充满整个屋宇,外运时能累得牛流汗。后以“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充:装满。栋:房屋。
    • 2.
      左图右书释义:周围都是图书。指嗜书好学。也指一种有插图的读物。
    • 3.
      左右图史释义:周围都是图书,谓嗜书好学。同“左图右史”。

左图右史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寥若晨星释义:稀少得好像清晨的星星一样。 形容很少。
左图右史是什么意思 左图右史读音 怎么读 左图右史,拼音是zuǒ tú yòu shǐ,左图右史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左图右史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