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总持 总持的意思
zǒngchí

总持

简体总持
繁体總持
拼音zǒng chí
注音ㄗㄨㄥˇ ㄔ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ǒng,(1) 聚合,聚在一起。【组词】:总之。总数。总体。总结。汇总。(2) 概括全部,主要的。【组词】:总纲。总则。(3) 为首的,最高的。【组词】:总司令。总裁。总经理。总统。(4) 束系,束头发。【例句】:总角(jiǎo )。(5) 经常,一直。【组词】:总是这样。(6) 一定,无论如何。【组词】:总归。“万紫千红总是春”。

chí,(1) 拿着,握住。【组词】:持笔。持枪。持牢(把稳)。(2) 遵守不变。【组词】:坚持。持久。持操(保持节操)。持之以恒。(3) 主张,掌管。【组词】:主持。持平。持国。持重。持之有故(立论有根据)。(4) 对待,处理。【例句】:持身(对待自己)。持盈。持胜。(5) 扶助。【组词】:支持。撑持。

基本含义

指全面掌握,统筹兼顾。

总持的意思

总持 [zǒng chí]

1. 佛教语。梵语陀罗尼的意译。谓持善不失,持恶不生,具备众德。亦指咒语。

3. 总地掌握。

总持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语。梵语陀罗尼的意译。谓持善不失,持恶不生,具备众德。亦指咒语。

《维摩经·佛国品》:“心常安住,无碍解脱,念定总持,辩才不断。”
《景德传灯录·阿难尊者》:“多闻博达,知慧无碍,世尊以为总持第一,尝所讚叹。”
宋 苏轼 《虔州景德寺荣师湛然堂》诗:“欲知妙湛与总持,更问 江 东三语掾。”

⒉ 总地掌握。

宋 曾巩 《中书令制》:“朕参於古义,质以今宜,以右省典正於钧衡,以中臺总持於纲纪。”


总持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语掾释义: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阮宣子 有令闻,太尉 王夷甫 见而问曰:‘老 庄 与圣教同异?’对曰:‘将无同。 ’太尉善其言,辟之为掾。世谓‘三语掾’。”《晋书·阮瞻传》亦载此事,但 王衍 作 王戎,阮修 作 阮瞻。后常以“三语掾”作为幕府官的美称。唐 刘商《杂言哀悼姚仓曹》诗:“可怜三语掾,长作九泉灰。”宋 苏轼《虔州景德寺荣师湛然堂》诗:“欲知妙湛与总持,更问 江 东三语掾。”金 元好问《益父曹弟见过》诗:“从事旧惭三语掾,通家犹记十年兄。”
    • 2.
      拿总释义:谓总持其事。
    • 3.
      梵咒释义:亦作“梵呪”。 指陀罗尼中的“咒陀罗尼”,义为总持。即佛菩萨从禅定所发之秘密言辞,有不测之神验。《法苑珠林》卷三七:“尚方中有一人废病数年,垂死。域 往视之……梵唄三偈讫,为梵呪可数千语。寻有臭气满屋,病人曰:‘活矣。’”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僧﹞乃夜诣其家,趺坐诵梵咒。”
    • 4.
      渭川释义:⒈即 渭水。 亦泛指 渭水 流域。《史记·货殖列传》:“陈 夏 千亩漆;齐 鲁 千亩桑麻;渭川 千亩竹……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唐 孟浩然《登总持寺浮图》诗:“竹遶 渭川 遍,山连 上苑 斜。”明 方孝孺《友筠轩赋》:“渭川 致乎斯景,黄岗 寓乎此身。”⒉乐曲名。唐 郑处诲《明皇杂录》卷四:“彭年 善舞,鹤年、龟年 善歌,尤妙製《渭川》。”
    • 5.
      陀罗尼形释义:指如来万德轮圆具足之总持身。
    • 6.
      陀罗尼门释义:佛教语。总持的关键。
    • 7.
      陀罗尼释义:梵语的译音。意译为“总持”。谓持善法而不散,伏恶法而不起的力用。今多指咒,即秘密语。
    • 8.
      风言俏语释义:打情骂俏的话语。 《孽海花》第八回:“雯青 本是花月总持、风流教主,风言俏语,从不让人。”

总持(zongc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总持是什么意思 总持读音 怎么读 总持,拼音是zǒng chí,总持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总持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