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同甫 同甫的意思
tóng

同甫

简体同甫
繁体
拼音tóng fǔ
注音ㄊㄨㄥˊ ㄈㄨ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óng tòng,(1) 一样,没有差异;相同。同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同侪(同辈)。同庚(同岁)。同年。同胞。同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同仁(同人)。同仇敌忾。同工异曲。同室操戈。情同手足。(2) 共,在一起(从事)。【组词】:共同。同学。同步。殊途同归。同舟共济。(3) 和,跟。【组词】:同流合污。(4) 姓。 ◎ 〔胡同〕见“胡”。

fǔ,(1) 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后指人的表字(亦作“父”)。【例句】:台甫(询问别人名号的礼貌用语)。(2) 刚刚,才。【组词】:年甫弱冠。惊魂甫定。(3) 大。【例句】:“无田甫田”(不要去耕大田)。(4) 姓。

基本含义

同甫指的是同一家的兄弟或亲人,也可以用来形容同一家族或同一派别的人。

同甫的意思

同甫 [tóng fǔ]

1. 南宋爱国词人陈亮的字。他数度上书言事,力主恢复中原,虽几陷于死,而毫不退缩。

同甫 引证解释

⒈ 南宋 爱国词人 陈亮 的字。他数度上书言事,力主恢复中原,虽几陷于死,而毫不退缩。

康有为 《除夕答从兄沛然秀才》诗:“东方 索米终难饱, 同甫 陈书不厌多。”


同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八百里駮释义:牛名。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汰侈》:“王君夫(愷)有牛,名八百里駮,常莹其蹄角。王武子(济)语 君夫:‘我射不如卿,今指赌卿牛,以千万对之。’君夫 既恃手快,且谓骏物无有杀理,便相然可,令 武子 先射。武子 一起便破的,却据胡牀,叱左右:‘速探牛心来!’须臾炙至,一臠便去。”駮,骏马之称。八百里,状其善于奔驰。《晋书·王济传》作“驳”,古字同。后用为气概豪迈的典实。宋 苏轼《约公择饮是日大风》诗:“要当啖公八百里,豪气一洗儒生酸。”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词:“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
    • 2.
      合散释义:⒈聚合消散;聚集分离。《文选·贾谊<鵩鸟赋>》:“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李善 注引《鹖冠子》:“同合消散,孰识其时。”汉 焦赣《易林·解之咸》:“登几上车,驾駟南游。合散从横,燕 秦 以强。”宋 沉括《梦溪笔谈·象数二》:“故因其合散分为数段,每段以一色名之,欲以别算位而已。”⒉统一与分裂。宋 叶适《<龙川集>序》:“同甫 既修皇帝王霸之学,上下二千餘年,考其合散,发其祕藏。”⒊配制药散。《南史·宋纪上·武帝》:“﹝帝﹞见童子数人皆青衣,於榛中擣药。问其故,答曰:‘我王为 刘寄奴 所射,合散傅之。’”
    • 3.
      同父释义:⒈谓同一父亲所生。亦指同父所生者。⒉即同甫。
    • 4.
      宠光释义:⒈谓恩宠光耀。《左传·昭公十二年》:“夏,宋 华定 来聘,通嗣君也。享之,为赋《蓼萧》,弗知,又不答赋。昭子 曰:‘必亡。宴语之不怀,宠光之不宣,令德之不知,同福之不受,将何以在?’”宋 叶适《祭陈同甫文》:“心事难平,宠光易满,万世之长,一朝之短。”⒉谓光临,光顾。清 李渔《慎鸾交·品花》:“他説相公屡次宠光我家,十分钦敬。”
    • 5.
      攘夷释义:抗拒异族入侵。元 刘壎《隐居通议·文章八》:“荐绅先生方且雍雍然,峩峩然,交诵致知格物之微言,深赞攘夷復土之伟画。”陈去病《哭梦逋老友》诗:“同甫 当年负盛名,挥毫惊起攘夷声。”
    • 6.
      潜德释义:谓不为人知的美德。汉 刘歆《遂初赋》:“□幽潜德,含理神兮。”宋 薛季宣《答陈同甫书》:“发潜德之幽光,某愧焉多矣。”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三:“固由圣主名臣表扬潜德,而 忠端 灵爽至於三百年后,犹足以感天地而动风雨。”
    • 7.
      点洗释义:点抹洗涤。 明 杨慎《升庵诗话·陈同甫与朱子书》:“尽絶一世之人於门外,而谓二千年之君子,皆盲眼不可点洗。”
    • 8.
      脱籍释义:⒈除去门籍。谓辞官。明 何景明《七述》:“脱簪子 为舍人,病弗能朝謁,脱籍纳组,买车以还。”⒉注销服役名籍。明 沉榜《宛署杂记·力役》:“吾故土尚未脱籍,固自有丁差在焉。”旧时妓女,列名乐籍,如从良嫁人或不再为妓,经官府批准,除去乐籍,亦有此称。宋 秦醇《谭意歌传》:“意 入籍驱使迎候之列有年矣,不敢告劳。今幸遇公。倘得脱籍为良人箕帚之役,虽死必谢。”明 陈霆《两山墨谈》卷五:“同甫 游 台州,尝狎籍妓,意将纳之,嘱 唐 脱籍。”《廿载繁华梦》第十九回:“他从前在这里一间娼寮,叫什么 锦绣堂,唤做 桂妹
    • 9.
      认贼爲子释义:比喻错认妄想为真实。 《楞严经》卷一:“佛告 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宋 朱熹《答陈同甫书》:“今不讲此而遽欲大其目,平其心,以断千古之是非,宜其指铁为金,认贼为子,而不自知其非也。”亦作“认贼作子”。明 徐复祚《一文钱》第三出:“有一等颠倒丧志,投东覔西,失却眼前至宝,这便是认贼作子。”章炳麟《论承用维新二字之荒谬》:“不正其名而言其实,紾戾不通,至于如是,徒使人害于名则已耳!乃至指鹿为马,认贼作子。”
    • 10.
      该贯释义:⒈博通。宋 朱熹《答张敬夫书》三:“窃观所论,该贯详明,本末巨细,无一不举。”《金史·梁襄传》:“襄 长于《春秋左氏传》,至于地理、氏族,无不该贯。”《续资治通鉴·元成宗大德元年》:“日与诸儒讨论经、史、性理、阴阳、术数,靡不该贯。”⒉贯通。宋 俞成《萤雪丛说·陈同甫议论作文之法》:“若夫布置开闔,首尾该贯,曲折关键,意思常新,若方若圆,若长若短,断自有成摹,不可随他规矩尺寸走也。”

同甫(tongf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同甫是什么意思 同甫读音 怎么读 同甫,拼音是tóng fǔ,同甫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同甫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