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大府 大府的意思

大府

简体大府
繁体
拼音dà fǔ
注音ㄉㄚˋ ㄈㄨ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à dài,(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组词】: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例句】: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组词】:大局。大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组词】:不大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组词】:老大。(6) 敬辞。【组词】:大作。大名。大手笔。(7) 时间更远。【组词】:大前年。(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组词】:大概。大凡。(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1) 古通“太”。(2) 古通“泰”。

fǔ,(1) 储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组词】:府库。天府。(2) 旧时封建贵族和官僚的主宅,泛指一般人的住宅。【组词】:府邸。府第。王府。府上。(3) 中国唐代至清代的行政区域名,等级在县和省之间。【组词】:开封府。府尹。府治。府试。首府。(4) 国家行政机关。【组词】:政府。官府。(5) 古同“腑”,脏腑。

基本含义

指官府、政府的机构或者官员的住所。

大府的意思

大府 [dà fǔ]

1. 上级官府。

州白大府。——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superior local authorities;]

大府 引证解释

⒈ 周 代掌管财币的机构。参见“九府”。

⒉ 公府。

《史记·酷吏列传》:“以 汤 为无害,言大府。”
裴駰 集解引 韦昭 曰:“大府,公府。”
《汉书·张汤传》 颜师古 注云:“大府,丞相府也。”

⒊ 泛指上级官府。

唐 韩愈 《新修滕王阁记》:“以为当得躬诣大府,受约束於下执事。”

⒋ 明 清 时亦称总督、巡抚为“大府”。

清 朱琦 《关将军挽歌》:“惜哉大府畏懦坐失策,犬羊自古终难驯。”


国语词典

大府 [dà fǔ]

⒈ 职官名:(1)​ 周代掌管财库的人。(2)​ 明清时指督抚。

⒉ 高官。

《史记·卷一二二·酷吏传·郅都传》:「居岁余,郡中不拾遗,旁十余郡守畏都如大府。」

⒊ 朝廷的府库。

宋·无名氏《李师师外传》:「又赐李姥大府钱万缗,计前后赐金银钱、缯帛、器用、食物等,不下十万。」


大府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丧纪释义:⒈丧事。《周礼·天官·大府》:“山泽之赋,以待丧纪。”《礼记·文王世子》:“丧纪以服之轻重为序,不夺人亲也。”郑玄 注:“纪,犹事也。”《左传·僖公二十七年》:“夏,齐孝公 卒。有 齐 怨,不废丧纪,礼也。”宋 叶适《财计上》:“货之滞於民用者,以其贾买之,其赊者祭祀丧纪皆有数,而以国服为之息。”清 陈梦雷《抒哀赋》:“丧纪其一周兮,徒囚首而怀故乡。”⒉丧失历纪。《汉书·律历志上》:“三代 既没,五伯之末史官丧纪,畴人子弟分散,或在夷狄,故其所记,有《黄帝》、《顓頊》、《夏》、《殷》、《周》及《鲁历》。”
    • 2.
      九功释义:⒈古谓六府三事为九功。《左传·文公七年》:“六府、三事,谓之九功。水、火、金、木、土、穀,谓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梁书·武帝纪上》:“文洽九功,武苞七德。”唐太宗《执契静三边》诗:“戢武耀七德,昇文辉九功。”⒉指九种职业的赋税。《周礼·天官·大府》:“大府掌九贡,九赋,九功之贰,以受其货贿之入。”郑玄 注:“九功,谓九职也。”贾公彦 疏:“谓九职之功,大宰以九职任之,成孰敛其税,则是九功也。”⒊欲成功业者慎不可犯的九件事。《逸周书·成开》:“勉兹九功,敬人畏天……九功:一、宾好在笥;二
    • 3.
      九府释义:⒈周 代掌管财币的机构。后泛指国库。《史记·货殖列传》:“其后 齐 中衰,管子 修之,设轻重九府。”张守节 正义:“周 有大府、玉府、内府、外府、泉府、天府、职内、职金、职币,皆掌财币之官,故云九府也。”《陈书·周迪传》:“擅歛征赋,罕归九府。”白蕉《袁世凯与中华民国》:“四民輟业,满目疮痍,六师暴露,九府匱竭。”⒉指各方的宝藏和特产。《尔雅·释地》:“九府:东方之美者,有 医无閭 之珣玗琪焉;东南之美者,有 会稽 之竹箭焉;南方之美者,有 梁山 之犀象焉;西南之美者,有 华山 之金石焉;西方之美者,有
    • 4.
      偿补释义:抵补,补偿。 《红楼梦》第四六回:“须得我就中俭省,方可偿补。” 清 邓显鹤 《叔父壁园府君墓志铭》:“又前令积亏摊款三万有奇,大府责令偿补。” 老舍 《骆驼祥子》十八:“虽然大雨过去,一斤粮食也许落一半个铜子,可是他们的损失不是这个所能偿补的。” 王西彦 《古屋》第三部四:“物质的富有不能偿补精神的贫乏。”
    • 5.
      啓问释义:动问;请问。唐 韩愈《送郑尚书序》:“大府始至,四府必使其佐启问起居。”宋 王巩《甲申杂记》:“时 李定资 深鞫 苏子瞻 狱,虽同列不敢輒启问。”《水浒传》第五三回:“戴宗 道:‘只今便去启问本师。’”
    • 6.
      壮郡释义:大郡,大府。
    • 7.
      幼愿释义:年幼而谨慎老实。 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大府召视儿,幼愿耳。”
    • 8.
      挈缾释义:⒈亦作“挈瓶”。汲水用的小瓶。比喻才智浅小。《左传·昭公七年》:“虽有挈缾之知,守不假器,礼也。”《文选·陆机<文赋>》:“患挈瓶之屡空,病昌言之难属。”吕延济 注:“挈瓶,小器也,喻小智之人才思屡空也。”宋 李曾伯《代蜀总升大府少卿谢丞相》:“伏念某窥管材疎,挈瓶智小。”清 黄宗羲《玄若高公墓志铭》:“老臣以一隅为挈瓶之守,岂知其无益於天下之大数也。”⒉谓提瓶汲水。唐 陈子昂《感遇》诗之二四:“挈瓶者谁子?姣服当青春。”
    • 9.
      明府释义:⒈犹言大府、官府。 ⒉汉魏以来对郡守牧尹的尊称。又称明府君。⒊汉亦有以“明府”称县令,唐以后多用以专称县令。⒋犹言证明人。
    • 10.
      残更释义:旧时将一夜分为五更,第五更时称残更。 唐 沉传师《寄大府兄侍史》诗:“积雪山阴马过难,残更深夜铁衣寒。”宋 刘克庄《风入松·癸卯至石塘迢和十五年前韵》词:“残更难睚抵年长,晓月凄凉。”明 顾梦游《乙酉除夕》诗:“壮心真共残更尽,泪眼重将旧历看。”
    • 11.
      浚明释义:明治,治理清明。《书·皋陶谟》:“日宣三德,夙夜浚明有家,日严祗敬六德,亮采有邦。”蔡沉 集传:“浚,治也。亮亦明也。有家,大夫也。有邦,诸侯也。浚明亮采皆言家邦政事明治之义。”宋《沂宿太守问候》:“行邮阔略,旷驰款啟之音;大府重深,徒仰浚明之德。”《续资治通鉴·宋仁宗至和二年》:“至於命令之下,以及詔除之行,论议所移,纲条益紊,爰申戒告,以厉浚明。”
    • 12.
      玩好释义:⒈玩赏与爱好。 《周礼·天官·大府》:“凡式贡之餘财,以共玩好之用。”《明史·李贤传》:“戒嗜慾,絶玩好,慎举错,崇节俭。”清 林则徐《拟谕英吉利国王檄》:“外来之物,皆不过以供玩好,可有可无。”⒉供玩赏的奇珍异宝。《左传·襄公二十九年》:“鲁 之於 晋 也,职贡不乏,玩好时至。”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 琅邪王 ﹞年十许岁,骄恣无节,器服玩好,必拟乘舆。”《秦併六国平话》卷下:“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 卫 之女,不充后宫。”夏曾佑《小说原理》:“惟人生所歷之境,至宝亦至琐,如举一书房言之,有
    • 13.
      结正释义:定案判决。《三国志·魏志·陈矫传》:“曲周 民父病,以牛祷,县结正弃市。”唐 刘禹锡《贺德音表》:“非同谋者一切不问,未结正者三宥从宽。”《警世通言·计押番金鳗产祸》:“结正申奏朝廷,勘得 戚青 有请官身,禁城内图财杀人,押赴市曹处斩。”清 梅曾亮《馆陶县知县张君墓表》:“章邱 俗好讼,又多大府书吏挠令权。君结正二千餘事,私书絶跡。”
    • 14.
      给用释义:供给备用。《周礼·天官·大府》“颁其贿于受用之府”汉 郑玄 注:“凡货贿皆藏以给用耳。”清 叶廷琯《吹网录·明道二年贡砚铭》:“疑此特备寻常给用,及赏賚臣工者耳。”
    • 15.
      翘馆释义:汉 公孙弘 为宰相,设翘材馆,以罗致天下人才。见《西京杂记》卷四。后因以“翘馆”谓招致才学颖异之士的馆舍。宋 沉辽《七言奉寄三衢赵少师》:“昔年翘馆青衫客,非佛非仙江水东。”宋 周密《志雅堂杂钞·图画碑帖》:“﹝ 廖莹中 ﹞尝为大府丞,知 集州,皆以在翘馆不赴。”明 沉德符《野获编·兵部·武臣好文》:“时 世宗 方喜祥瑞,争以表疏称贺博宠,收取词客充翘馆。”
    • 16.
      膳服释义:饮食和服用。 亦泛指衣食所需。《周礼·天官·大府》:“关市之赋,以待王之膳服。”《后汉书·安帝纪论》:“孝安 虽称尊享御,而权归 邓氏,至乃损彻膳服,克念政道。”唐 韩愈《示儿》诗:“主妇治北堂,膳服适戚疎。”
    • 17.
      藩垣释义:⒈藩篱和垣墙。 泛指屏障。语本《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毛 传:“藩,屏也,垣,墻也。”南朝 梁 殷芸《小说》:“公(郑玄)久游南 夏,今艰难稍平,儻有归来之思,无寓人於室,毁伤其藩垣林木,必缮治墙宇以俟还。”清 许承钦《吕梁洪》诗:“乃知天工存地险,千里一曲当藩垣。”清 夏燮《中西纪事·通番之始》:“迨 粤中 大府遣兵隳之,澳 夷不敢言,而实不便於藩垣之弛也。”⒉比喻卫国的重臣。唐 韩愈《与凤翔邢尚书书》:“今閤下为王爪牙,为国藩垣。”⒊比喻藩国、藩镇。唐 刘禹锡《贺雪镇州表》:“王承
    • 18.
      轻重九府释义:掌管财政的九个官署,即大府、王府、内府、外府、泉府、天府、职内、职金、职币。轻重,指钱币。
    • 19.
      迎喜神释义:迎拜喜神。旧时祈求吉祥的一种风俗。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迎喜神》:“除夕接神以后,即为新年。於初次出房时,必迎喜神而拜之。”亦省称“迎喜”。清 顾禄《清嘉录·山川坛迎喜》:“大府择立春后丁日或壬日,喜神正南方,率标下弁卒,各陈队伍,张列兵器,迤邐至山川坛,迎祀喜神,谓之迎喜。”

大府(daf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大府是什么意思 大府读音 怎么读 大府,拼音是dà fǔ,大府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大府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