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底平 底平的意思
píng

底平

简体底平
繁体
拼音dǐ píng
注音ㄉ一ˇ ㄆ一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ǐ de,(1) 最下面的部分。【组词】:底层。底座。底下(➊下面;➋以后)。海底。底肥。(2) 末了。【组词】:年底。月底。到底。(3) 根基,基础,留作根据。【组词】:刨根问底。底蕴。底稿。底版。(4) 图案的基层。【例句】:白底蓝花的瓶子。(5) 何,什么。【组词】:底事伤感。(6) 古同“抵”,达到。(1) 同“的”。

píng,(1) 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组词】:平地。平面。平原。(2) 均等。【组词】:平分。平行(xíng)。抱打不平。公平合理。(3) 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组词】:平列。平局。平辈。(4) 安定、安静。【组词】:平安。平服。(5) 治理,镇压。【组词】:平定。(6) 抑止(怒气)。【例句】:他把气平了下去。(7) 和好。【例句】:“宋人及楚人平”。(8) 一般的,普通的。【组词】:平民。平庸。平价。平凡。(9) 往常,一向。【例句】:平生(a.从来;b.终身)。平素。(10) 汉语四声之一。【组词】:平声。平仄。(11) 姓。(12) 〔平假(jiǎ )名〕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13) 古同“评”,评议。

基本含义

指事物的底部平坦,没有高低起伏。

底平的意思

底平 [dǐ píng]

1. 犹底定。

3. 引申指安定;平定。

底平 引证解释

⒈ 犹底定。

《书·禹贡》:“大野 既猪, 东原 底平。”
孔 传:“东原 致功而平,言可耕。”
蔡沉 集传:“底平者,水患已去,而底於平也。”

⒉ 引申指安定;平定。参见“底定”。

唐 刘得仁 《马上别单于刘评事》诗:“天下底平须共喜,一时闲事莫惊心。”
《金史·宗浩传》:“是以所侵疆土,旋即底平。”


底平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尾巴释义:⒈鸟、兽、虫、鱼等动物的身体末端突出的部分,主要作用是辅助运动、保持身体平衡等。 ⒉某些物体的尾部:飞机尾巴。彗星尾巴。⒊指事物的残留部分:彻底平反冤案,不要留尾巴。⒋指跟踪或尾随在后面的人:甩掉尾巴。⒌指没有主见、完全随声附和的人。
    • 2.
      海底地貌释义:海底起伏形态的总称。主要包括大陆架地貌、大陆坡地貌、大洋底地貌。有浅滩、珊瑚礁、磨蚀台地、海底峡谷、海岭(海底山脉)、海底平顶山、海盆、海沟等多种地貌形态。
    • 3.
      渤海湾释义:渤海三大海湾之一。向西深入陆地,东以滦河口至黄河口连线为界。黄河、海河等注入,海底平缓。水深一般不到20米。沿岸有冰期。海底油气资源丰富。沿海有大盐场。西岸有天津港。
    • 4.
      登陆舰释义:运送登陆士兵和武器装备靠岸登陆的军舰。有各种类型,舰底平,船舷高,船头有可以打开的门,便于人员、坦克、车辆迅速登上陆地。排水量在500吨以下的叫登陆艇。
    • 5.
      碟子释义:盛菜蔬或调味品的器皿,比盘子小,底平而浅。
    • 6.
      秧马释义:古代农民拔秧时所坐的器具。形如船,底平滑,首尾上翘,利于秧田中滑移。宋 苏轼《秧马歌引》:“﹝予昔游 武昌,见农夫皆骑秧马﹞日行千畦,较之傴僂而作者劳佚相絶矣。”宋 陆游《春日小园杂赋》:“自此年光应更好,日驱秧马听繅车。”清 赵翼《横塘曲》:“朝行秧马宵呼犊,不抵清歌侑一觴。”
    • 7.
      舀子释义:舀水、油等液体用的器具,底平,口圆,有柄,多用铝或铁皮制成。也叫舀儿。
    • 8.
      虀臼释义:⒈捣姜椒等辛辣食品用的器具。 《东观汉记·逢萌传》:“萌 素明阴阳,知 莽 将败,乃首戴虀臼,哭於市曰:‘辛乎!辛乎!’”明 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有洼当后壁之半,外耸石片,中刓如虀臼,以手摸之,内圆而底平,乃天成贮泉之器也。”⒉“辞”字之隐语。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捷悟》:“魏武 尝过 曹娥碑 下,杨脩 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虀臼’八字,魏武 谓 脩 曰:‘解不?’…… 脩 曰:‘黄绢,色丝也,於字为絶;幼妇,少女也,於字为妙;外孙,女子也,於字为好;虀臼,受辛也,於字为辤
    • 9.
      钵盂释义:古代和尚用的饭碗,底平,口略小,形稍扁。

底平(dip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底平是什么意思 底平读音 怎么读 底平,拼音是dǐ píng,底平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底平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