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露形 露形的意思
xíng

露形

简体露形
繁体
拼音lù xíng
注音ㄌㄨˋ ㄒㄧ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ù lòu,(1) 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球。【组词】:露水。白露。寒露。朝(zhāo )露。甘露。(2) 在室外,无遮盖。【组词】:露天。露宿。露营。(3) 加入药料或果子汁制成的饮料或药剂。【组词】:露酒。枇杷露。(4) 滋润。【组词】:覆露万民。(5) 表现,显现。【例句】:露布(a.通告;b.古代指未加封缄的文书;c.檄文;d.捷报等)。露骨。袒露。吐露。揭露。暴露。 ◎ 用于一些口语词语,如“露怯”、“露马脚”。

xíng,(1) 实体。【例句】:形仪(体态仪表)。形体。形貌。形容。形骸。形单影只。形影相吊。(2) 样子。【组词】:形状。形式。形态。形迹。地形。情形。(3) 表现。【组词】:形诸笔墨。喜形于色。(4) 对照,比较。【组词】:相形见绌。(5) 状况,地势。【组词】:形势。(6) 古同“型”,模子。(7) 古同“刑”,刑罚。

基本含义

指隐藏的事物或真相被揭露出来。

露形的意思

露形 [lù xíng]

1. 犹言裸露身体。

露形 引证解释

⒈ 犹言裸露身体。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外道﹞或无服露形,或草板掩体。”


国语词典

露形 [lù xíng]

⒈ 出现、露出形迹。

《红楼梦·第六六回》:「若论模样儿行事为人,倒是一对好的。只是他已有了,只未露形,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的。」


露形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匿迹释义:躲藏起来,不露形迹:销声匿迹。匿迹海外。
    • 2.
      匿迹潜形释义:匿:隐藏起来,不让人知道;潜:隐藏。躲藏起来,不露形迹。
    • 3.
      发露释义:⒈显示;流露。汉 王粲《神女赋》:“称诗表志,安气和声。探怀授心,发露幽情。”《南史·焦度传》:“度 於城楼上肆言駡辱 攸之,至自发露形体秽辱之,故 攸之 怒,改计攻城。”《朱子语类》卷七十:“初六是那小人欲为恶而未发露之时。”明 黄绾《明道编》卷二:“凡人之学,有之必欲发露,故以能默为难。”鲁迅《且介亭杂文·说“面子”》:“这类脾气,是‘绅商’也不免发露的:袁世凯 将要称帝的时候,有人以列名于劝进表中为‘有面子’。”⒉揭露。《后汉书·陈忠传》:“是以盗发之家,不敢申告,邻舍比里,共相压迮,或出私财,以偿
    • 4.
      密迹释义:⒈手持金刚杵护卫佛之夜叉神的总称。因其持有本誓,闻知佛的秘密事迹,故名。⒉犹匿迹。行动保密,不露形迹。
    • 5.
      尼干释义:亦作“尼犍”。 梵语nirgrantha的省音译。佛教所说的外道之一,即露形外道。
    • 6.
      椎髻释义:亦作“椎结”。一撮之髻,其形如椎。《史记·货殖列传》:“程郑,山东 迁虏也,亦冶铸,贾椎髻之民,富埒 卓氏,俱居 临邛。”《汉书·李陵传》:“两人皆胡服椎结。”颜师古 注:“结读曰髻,一撮之髻,其形如椎。”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婆罗痆斯国》:“或断髮,或椎髻,露形无服,涂身以灰,精勤苦行,求出生死。”郭沫若《女神·湘累》:“老翁一人,银发椎髻,白须髯,袒上身。”借指椎髻之人或其所居之区。唐 李咸用《和吴处士题村叟壁》:“椎髻担餔餉,庞眉识稔年。”宋 梅尧臣《送广西提刑潘比部》诗:“桂林 地险通椎髻,阳朔
    • 7.
      潜移嘿夺释义:指不露形迹地改变或取得。同“潜移默夺”。
    • 8.
      潜移阴夺释义:指不露形迹地改变或取得。
    • 9.
      潜移默夺释义:指不露形迹地改变或取得。
    • 10.
      系风捕景释义:⒈比喻不可能做到的事。 ⒉比喻不露形迹。亦作“系风捕影”。
    • 11.
      诺健那释义:梵名音译又作荼健那,意译露形身、露形神或露身,系一具有大力气之神祇。
    • 12.
      蹑影潜踪释义:指行动诡秘,不露形迹。同“蹑影藏形”。
    • 13.
      蹑影藏形释义:指行动诡秘,不露形迹。
    • 14.
      避影匿形释义:指隐蔽起来,不露形迹。
    • 15.
      避影敛迹释义:指隐蔽起来,不露形迹。

露形(lux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露形是什么意思 露形读音 怎么读 露形,拼音是lù xíng,露形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露形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