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船舰 船舰的意思
chuánjiàn

船舰

简体船舰
繁体船艦
拼音chuán jiàn
注音ㄔㄨㄢˊ ㄐㄧㄢ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huán, ◎ 水上交通工具。【组词】:船舶。船只。船舱。船帆。

jiàn, ◎ 战船。【组词】:军舰。舰队。舰位。舰桥。舰艇。

基本含义

船舰指大型的船只,一般用来运输人员或货物。在成语中,船舰常常象征着力量、威严和胜利。

船舰的意思

船舰 [chuán jiàn]

1. 战船。

船舰 引证解释

⒈ 战船。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 操 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南史·陈纪上·武帝》:“帝督兵疾战,纵火烧栅,烟尘涨天, 齐 人大溃,尽收其船舰。”


国语词典

船舰 [chuán jiàn]

⒈ 军舰、战船。

《三国志·卷五四·吴书·周瑜传》:「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南史·卷九·陈武帝本纪》:「帝督兵疾战,纵火烧栅,烟尘涨天,齐人大溃,尽收其船舰。」


船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会哨释义:⒈分班出巡警戒人员在预定的时间和地点会齐巡逻,称“会哨”。明 唐顺之《公移·牌》:“请严督三处领水兵官整备船舰,昼夜紧守三门,勤勤会哨以防春汛。”清 魏源《圣武记》卷十四:“中国 之师船,苟无海贼之警,即终年停泊,虽有出巡会哨之文,皆潜泊於近嶴内岛无人之地。”刘笃庆《把敌人挤出蒲阁寨》:“没多久,把敌人的维持区挤得由三十里缩小到五里以内,同三交据点的会哨也不得不停止。”⒉指巡查人员定时会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回:“每天晚上,各厂的委员、司事都轮班查夜,就是总办、提调也每夜轮流着到处稽查;到半夜时
    • 2.
      慑气释义:⒈丧气。《陈书·高祖纪上》:“军士乘胜,无不一当百,尽收其船舰。贼军慑气。”⒉因恐惧而屏息。唐 赵璘《因话录·商上》:“旬朔内,坊市姦偷宿猾,慑气屏跡。”
    • 3.
      海冰释义:出现在海上的冰。包括来自大陆的淡水冰(冰川和河冰)和由海水直接冻结而成的咸水冰。一般多指后者。海冰与海岸或海底冻结在一起的称为“固定冰”;能随风、海流漂移的称为“浮冰”。海冰在冻结和融化过程中,会引起海况的变化;流冰会影响船舰航行和危害海上建筑物。
    • 4.
      潜严释义:谓密敕严阵以待。《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和五年》:“默 据上流之势,加有船舰成资,故苞含隐忍,使有其地,朝廷得以潜严;俟足下军到,风发相赴,岂非遵养时晦以定大事者邪!”胡三省 注:“潜严,密敕诸军严装也。”
    • 5.
      糇粮释义:⒈干粮;食粮。 《尸子》卷下:“乃遣使巡国中,求百姓宾客之无居宿、絶糇粮者賑之。”《晋书·李寿载记》:“寿 大悦,乃大修船舰,严兵缮甲,吏卒皆备糇粮。”《新唐书·循吏传·陈君宾》:“去年 关内 六州穀不登,糇粮少,令析民房逐食。”⒉餱糧:食粮;干粮。《诗·大雅·公刘》:“迺积迺仓,迺裹餱粮。”三国 魏 曹植《应诏》诗:“虽有餱粮,饥不遑食。”明 许自昌《水浒记·慕义》:“宛子城中,富积餱粮万万。”章炳麟《东夷》诗之一:“陇首餘餱粮,道路无拾遗。”
    • 6.
      蚬木释义:常绿乔木。 产我国 广西 西南部,木质坚实细致,可供建筑、船舰、机械等用。为我国珍贵用材树种之一。
    • 7.
      鼓严释义:擂出急促的鼓声。 《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鼓严鑮,纵獠者。”李周翰 注:“鼓,击也。严,严鼓也。”《宋书·王镇恶传》:“望见 江津 船舰已被烧,烟焰张天,而鼓严之声甚盛。”《清史稿·礼志七》:“雍正 二年,遣侍卫四人监察朝班,定视朝日,天未明,鸿臚寺官二人引左右翼官入西掖门依班坐。鼓严,起立听赞,自仗南引进,整齐班列,行礼如仪。”

船舰(chuanji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船舰是什么意思 船舰读音 怎么读 船舰,拼音是chuán jiàn,船舰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船舰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