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人 [jiān rén]
1. 超过别人;一人顶两人。
例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
兼人之能。
英[gigantic;]
兼人 引证解释
⒈ 胜过他人;能力倍于他人。
引《论语·先进》:“求 也退,故进之; 由 也兼人,故退之。”
朱熹 集注:“兼人,谓胜人也。”
《汉书·韩信传》:“受辱於跨下,无兼人之勇,不足畏也。”
唐 韩愈 《韩滂墓志铭》:“滂 清明逊悌以敏,读书倍文,功力兼人。”
章炳麟 《焦达峰传》:“持论刚断,不苟言,竞走蹴鞠皆兼人,校中戏呼之曰 谭唐。”
⒉ 谓兼并别国。
引《荀子·议兵》:“凡兼人者有三术: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国语词典
兼人 [jiān rén]
⒈ 一人任二人的事,胜过他人。
引《论语·先进》:「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汉书·卷三四·韩信传》:「受辱于跨下,无兼人之勇,不足畏也。」
兼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夫之用释义:指仅能当一人之用,而无兼人之能。
- 2.
三术释义:三条途径;三种方法或策略。(1)指兼并别国之三术。《荀子·议兵》:“凡兼人者有三术: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2)谓灭国三术。《穀梁传·宣公十五年》:“灭国有三术:中国谨日,卑国月,夷狄不日。”范宁 注:“卑国谓附庸之属。襄 六年传曰:中国日,卑国月,夷狄时,此谓三术。”(3)指人主治国三术。《管子·任法》:“故主有三术。夫爱人不私赏也,恶人不私罚也,置仪设法以度量断者,上主也。爱人而私赏之,恶人而私罚之,倍大臣,离左右,专以其心断者,中主也。臣有所爱而为私赏之,有所恶而为私罚之,倍其
- 3.
兼人之勇释义:兼人:一人抵多人;勇:勇敢。抵得上几个人的勇气。形容十分勇敢。
- 4.
兼人好胜释义:兼人:超过别人。 非常好胜,总想超过别人。
- 5.
敏鋭释义:敏感,锐敏。《新唐书·吴凑传》:“凑 才敏鋭,而谦畏自将。”宋 苏轼《密州到任谢执政启》:“宜得敏鋭兼人之器,以副厉精更化之怀。”明 唐顺之《<剑泉奏议集>序》:“公为人敏鋭阔达,艺於世务而圆於应机。”王力《中国语言学史》第三章:“王 氏和 罗 氏都是封建时代的人物,但是 王 氏具有现代科学的头脑,他眼光比较敏锐,思虑比较周密,成就更为突出。”
- 6.
胆略兼人释义:胆略:勇气和智谋;兼:加倍;兼人:超过别人。形容胆量和谋略胜过常人。
- 7.
衆生释义:⒈泛指人和一切动物。《礼记·祭义》:“众生必死,死必归土。”孙希旦 集解:“众生,兼人物而言也。”《<百喻经>序》:“佛言:我今问汝,天下众生为苦为乐?”明 王錂《春芜记·瞥见》:“度脱诸众生,令知法如幻。”丰子恺《缘缘堂随笔·辞缘缘堂》:“我恨不得有一只大船,尽载了 石门湾 及世间一切众生,开到永远太平的地方。”⒉百姓,世人。《太平天囯故事歌谣选·起义前夕》:“清 朝官吏,腐化不堪,非扫除净尽,无以安众生。”冰心《寄小读者》二四:“一舟是一世界,双手轮转着顷刻间人们的生死,操纵着众生的欢笑与悲号。”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