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 [màn tán]
1. 不拘形式地谈体会或发表意见。
例听完报告咱们漫谈一下吧。
英[random talk; (have an) informal discussion;]
漫谈 引证解释
⒈ 谓不拘形式地就某问题发表意见或谈体会。
引鲁迅 《<且介亭杂文>附记》:“这真是不过一篇漫谈,毫无深意,怎么会惹出这样大问题来的呢,自己总是参不透。”
续范亭 《抗战六周年七七感言》:“区区之见,借作漫谈,贡献国人,倘能有四万万分之一之效果,亦匹夫有责之大义微忱,岂敢默而无语!”
国语词典
漫谈 [màn tán]
⒈ 随意的谈说、谈论。
例如:「漫谈古今事,总有无限感慨。」
近会谈 闲谈 座谈
漫谈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会谈释义:双方或多方共同商谈:两国会谈。
- 2.
座谈释义:不拘形式地讨论:座谈会。
- 3.
闲谈释义:没有一定中心地谈无关紧要的话。
漫谈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容口释义:犹言不绝口。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梁王 ﹞曾使人刺 盎,刺者至 关中,问 袁盎,诸君誉之皆不容口。”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五:“有 弘农 杨蘧 者,曾到 岭 外,见 阳朔、荔浦 山水,谈不容口。”《明史·胡翰传》:“见 翰 文,称之不容口。”杨树达《<增订本中国修辞学>自序》:“今年夏间,老友 徐特立 君返 湘,从湖南大学书库借读此书,谬以为有合于辩证法,亟称其美,客座漫谈,公会宣讲,誉之不容口。”
- 2.
与人爲善释义:⒈同别人一起做好事。《孟子·公孙丑上》:“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焦循 正义:“是取人为善,即是与人同为此善也。”续范亭《学习漫谈》:“今天能依靠一个大政党,与全国人站在一起打 日本,这就是与人谋虎,与人为善了。”⒉指赞助别人做好事。明 李贽《答耿司寇书》:“某行虽不谨,而肯与人为善;某等行虽端谨,而好以佛法害人。”⒊今多指善意帮助别人。
- 3.
婉秀释义:秀丽;优美。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罗刹海市》:“细审之,一男一女,貌皆婉秀。”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四章五:“《郑风》里的情歌,都写得很倩巧,很婉秀,别饶一种媚态,一种美趣。”阿英《漫谈<红楼梦>的插图和画册》:“王希廉 评本插图的风格,在《红楼梦》插图里,是属于圆润婉秀的一派。”
- 4.
开新释义:谓开创新的风格、局面等。明 李本《重编<诚意伯文集>序》:“运筹定计,应机料敌,称豪雄矣,而或歉於文学;呈华炫奇,开新啟昧,称儒硕矣,而无裨於武功。”李大钊《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又有人说,大战以后 欧洲 之所应为一面开新,一面必当复旧:物质上开新之局或急于复旧,而道德上复旧之必要必甚于开新。”阿英《漫谈初期报刊的年画和日历》引1902年《世界繁华报》新年号:“诸公切莫再蹉跎,一意开新补过。”
- 5.
漫谈释义:不拘形式地就某问题谈自己的体会或意见:漫谈形势。
- 6.
皇祖释义:⒈君主的祖父或远祖。《书·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孔 传:“皇,君也,君祖 禹 有训戒。”《仪礼·聘礼》:“孝孙某,孝子某,荐嘉礼于皇祖某甫。”《左传·哀公二年》:“曾孙 蒯聵,敢昭告皇祖 文王,列祖 康叔,文祖 襄公。”汉 张衡《南都赋》:“皇祖止焉,光武 起焉。”明 孙传能《剡溪漫谈·曾孙》:“今朝廷祭告宗庙,高祖而上,概称皇祖;自称皆孝玄孙,乃不称曾。”⒉对已故祖父的敬称。《隶续·晋右军将军郑烈碑》:“遝至曾祖先生,皇祖徵君。”南朝 梁 沉约《郊居赋》:“伊皇祖之弱辰,逢时艰之孔棘
- 7.
部系释义:门派,派系。中国佛教协会《中国佛教漫谈·中国佛教的宗派》:“现在 西藏 所行的密宗和 唐 代所传的部系不同,一般称为 藏 密和喇嘛教,而称 唐 代 长安 的密教为 唐 密。”
- 8.
陈説释义:⒈陈述叙说。 三国 魏 刘劭《人物志·材理》:“若乃性不精畅,则流有七似,有漫谈陈説,似有流行者。”宋 曾巩《上欧阳学士第二书》:“此事屑屑不足为长者言,然辱爱幸之深,不敢自外於门下,故復陈説。”《明史·南陵王睦楧传》:“其后诸藩遂稍稍陈説利弊,尚书 李春芳 集而上焉。”沙汀《在祠堂里》:“但当他正在陈说一种自以为高明的假定的时候,那个老年的主人,突然地掀起没有胡子的下巴,大声地苦笑了。”⒉陈旧之言。明 汪道昆《高唐梦》:“姑射山 色嵸巃,神人绰约,云是肌肤冰雪。想这神女,果如大夫所言呵,絶代无双,不数
- 9.
高元钧释义:(1916-1993) 山东快书演员。原名金山,河南宁陵人。十一岁开始说唱“武老二”。1936年起对武老二进行改革,形成节奏明快、口风甜脆、幽默风趣的艺术风格,也称“高派”。后将武老二改名为“山东快书”。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任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代表作有《武松传》、《一车高粱米》等。作品编为《高元钧山东快书选》等,论著有《山东快书漫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