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词 [chéng cí]
1. 亦作“呈辞”。
3. 犹呈文。多指申告的文辞。
呈词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呈辞”。犹呈文。多指申告的文辞。参见“呈文”。
引《镜花缘》第三四回:“为今之计,惟有且写几张哀怜呈词,到各衙门递去。”
方志敏 《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呈辞上说得生龙活现,不由你不核准。”
呈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合词释义:⒈理应呈词。 ⒉联名上书。
- 2.
呈辞释义:见“呈词”。
- 3.
讨帐释义:⒈亦作“讨账”。 催还欠账。《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王定 讨帐,不觉三月有餘,三万银帐,都收完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这讨帐的朋友要去寻他,他总给他一个不见。”樊增祥《批胡老四呈词》:“尔壻 樊顺兴 如果与 田三信 毫无首尾,岂能屡至 山西 讨账?”⒉喻要求报答。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六章:“没出息的干部,不爱做教育工作,就向群众讨帐。我给你分了地,你还不响应我的号召吗?”
- 4.
讨要释义:索取;讨还。《历史档案》1984年第2期引 明 张守祖《为官银被借受累事呈文》:“今有 李武臣 等一向未还,负累卑职按月行利,佃陪还人。今债主一逐上门逼迫,讨要无輳。如蒙呈乞追给偿还债主,庶不亏累寒官施行。”清 郑端《政学录·改复过割》:“无论上门讨要,地步无多,但登高鸣锣,一里可知,何烦四境奔驰之苦。”《锺馗捉鬼传》第五回:“人家胜了他的钱,一是一,二是二,并不要人家上门来讨要。”樊增祥《批权世彦呈词》:“尔伯故后,岂无子嗣,何以此债归尔讨要?”
- 5.
讯办释义:审明法办。 《冷眼观》第二回:“只好将儿子交了出来,让 王令 带去归案讯办。”樊增祥《批何忠琦呈词》:“查 何甲寅 之父 何如彦,於十八年被 何盛儿 殴毙,讯办拟抵,而 何盛儿 旋即遇赦释出。”
- 6.
讯详释义:讯问审理。樊增祥《批李大炳呈词》:“尔於 光绪 十七年冬月上控 阎成儿,发县讯详,迄今四年,从未到案一次。”
- 7.
责比释义:谓立期限责令办好某事或追查某案,若到期不完成则加重责。《石点头·王本立天涯求父》:“这经催乃是催办十甲钱粮,若十甲拖欠不完,责比经催,或存一甲未完,也还责比经催。” 樊增祥 《批徐光福呈词》:“嗣经 皋兰县 於 光绪 十年移解到 咸 ,断令变产还银一千四百两,官经七任,责比累年,刁抗冥顽,分釐未结。” 王古鲁 《<二刻拍案惊奇>的介绍》:“至于其他的无能官吏,只能责比犯人而不能自动地来分析案情解决问题的。”
- 8.
质究释义:⒈犹查考。宋 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五:“世南 游 蜀 道,徧歷四路数十郡,周旋凡二十餘年,风俗方物,靡不质究。”宋 洪迈《容斋随笔·二疏赞》:“盖先生文如倾河,不復效常人寻閲质究也。”⒉审问。樊增祥《批方流女儿呈词》:“本县堂前越狡辩越吃亏,若静候质究,勿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