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三令节 三令节的意思
sānlìngjié

三令节

简体三令节
繁体三令節
拼音sān lìng jié
注音ㄙㄢ ㄌㄧㄥˋ ㄐㄧㄝˊ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sān,(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组词】: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组词】: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lìng líng lǐng, ◎ 〔令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临猗县一带;b.复姓。 ◎ 量词,印刷用的原张平版纸五百张为一令。(1) 上级对下级的指示。【组词】:命令。法令。朝(zhāo)令夕改。(2) 古代官名。【组词】:县令。令尹。尚书令。(3) 使,使得。【组词】:令人兴奋。(4) 时节。【组词】:时令。节令。(5) 美好,善。【组词】:令名。令辰。令闻(好名声)。(6) 敬辞,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组词】:令尊。令堂。令岳。令郎。令爱。(7) 短的词调(diào ),散曲中不成套的曲(多用于词调、曲调名)。【组词】:小令。如梦令。

jié jiē,(1) 〔节骨眼儿〕喻关键的,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读轻声)。

基本含义

形容人命令严明,不容违背或违反。

三令节的意思

三令节 [sān lìng jié]

1. 唐德宗以农历二月一日为中和节,与三月三日上巳、九月九日重阳合称三令节。

三令节 引证解释

⒈ 唐 德宗 以农历二月一日为中和节,与三月三日上巳、九月九日重阳合称三令节

《旧唐书·德宗纪下》:“﹝ 贞元 五年正月﹞乙卯,詔:‘四序嘉辰,歷代增置, 汉 崇上巳, 晋 纪重阳……自今宜以二月一日为中和节,以代正月晦日,备三令节数,内外官司休假一日。’”
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德宗》:“贞元 四年九月,赐宴 曲江亭。帝为诗序曰:‘朕在位仅将十载,实赖忠贤左右,克致小康,是以择三令节,锡兹宴赏。’”


三令节是什么意思 三令节读音 怎么读 三令节,拼音是sān lìng jié,三令节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三令节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