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攻围 攻围的意思
gōngwéi

攻围

简体攻围
繁体攻圍
拼音gōng wéi
注音ㄍㄨㄥ ㄨㄟ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ōng,(1) 打击,与“守”相对。【组词】:攻击。攻占。攻取。攻心。攻关。攻陷。(2) 指责,驳斥。【例句】:攻难(nàn)。群起而攻之。(3) 治病。【组词】:以毒攻毒。(4) 致力学习或研究。【组词】:攻读。攻书。专攻医学。

wéi,(1) 环绕,四周拦挡起来。【组词】:围攻。围城。突围。解围。(2) 圈起来作拦阻或遮挡的东西。【组词】:围巾。围墙。围裙。(3) 四周。【组词】:外围。周围。(4) 量词(a.两手姆指和食指合拢的长度,如“腰大十围”;b.两两臂合拢的长度,如“树大五围”)。

基本含义

指攻击敌人的阵地,使其陷入困境,无法逃脱。

攻围的意思

攻围 [gōng wéi]

1. 围攻。包围起来攻击。

攻围 引证解释

⒈ 围攻。包围起来攻击。

《史记·吴王濞列传》:“胶西 为渠率, 胶东、菑川、济南 共攻围临 菑。”
宋 司马光 《论西夏札子》:“﹝虏﹞又举一国之众,攻围 兰州,期於必取。”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妇女·二妇全边城》:“大虏入犯, 忠 力战不胜,攻围甚急。”


攻围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出降释义:⒈投降;归顺。 《后汉书·岑彭传》:“﹝ 朱鮪 ﹞乃面缚,与 彭 俱诣 河阳。帝即解其缚,召见之,復令 彭 夜送 鮪 归城。明旦,悉其众出降,拜 鮪 为平狄将军,封 扶沟侯。”《三国志·蜀志·姜维传》:“钟会 攻围 汉 乐 二城,遣别将进攻 关口,蒋舒 开城出降,傅僉 格鬭而死。”《新唐书·东夷传·高丽》:“明年正月,勣 引道次 新城 ……城人缚戍酋出降。”清 蒋良骐《东华录》卷二:“明 副将标下官 李丰 率兵薙髮出降。”⒉帝王之女出嫁。因帝王位处至尊,故称降。唐 李肇《唐国史补》卷中:“太和公主 出降
    • 2.
      周垣释义:围墙;城墙。 《墨子·备城门》:“五十步一井屏,周垣之高八尺。”《汉书·佞幸传·董贤》:“﹝詔﹞又令将作为 贤 起冢塋 义陵 旁,内为便房,刚柏题凑,外为徼道,周垣数里。”明 刘基《郁离子·九难》:“夏屋耽耽,繚以周垣。”清 顾炎武《山海关》诗:“紫塞为周垣,苍山为锁钥。”清 曾国藩《翰林院侍读学士丁墓志铭》:“咸丰 二年秋,攻围 长沙,君矢志坚守……日夜令其子 驯 廵警周垣。”
    • 3.
      周扎释义:⒈犹穿戴。⒉包围。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其攻围处所必须严重周紥,仍须酌留一门,以符兵法围城必缺之义。”
    • 4.
      堤遏释义:堤防,堤岸。《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魏 以 吴 军入其疆土,耻於受侮,命大将 吴遵、诸葛诞 等率众七万,欲攻围两坞,图坏隄遏。”
    • 5.
      应赴释义:接应趋援。 《后汉书·西域传序》:“安帝 永初 元年,频攻围都护 任尚、段禧 等,朝廷以其险远,难相应赴,詔罢都护。”《南史·沉庆之传》:“今四方尚未知义师之举,而 劭 据有天府,首尾不相应赴,此危道也。”
    • 6.
      怠隙释义:懈怠的机会。 《三国志·蜀志·霍峻传》:“﹝ 刘璋 ﹞攻围 峻,且一年,不能下。峻 城中兵纔数百人,伺其怠隙,选精鋭出击,大破之。”
    • 7.
      罢乏释义:疲乏。《管子·七臣七主》:“百姓罢乏,君子无死。”《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攻围 太原 累月,馈餉且尽,军士罢乏。”
    • 8.
      郁林夷释义:郁林夷三国志卷六0吕岱传延康元年,代步骘为交州刺史,郁林夷贼攻围郡县,岱讨破之。
    • 9.
      铁城释义:⒈指地狱。 佛教传说中认为阿鼻地狱之城由铁铸成。南朝 齐 萧子良《净住子净行法门·沉冥地狱门》:“此洲地下八大地狱,最下阿鼻,四万由旬。铁城四周,表里火彻。”明 徐渭《清凉寺云是梁武台城》:“坏榜几更金刹字,饥魂应烂铁城围。”⒉指 遂城。今 河北省 徐水县 遂城。宋 为 广信军 治所。杨延昭 守此,辽 军攻围百战不能下,因有“铁遂城”之称。简称 铁城。清 孙枝蔚《赠安肃梁明府木天》诗:“《禹贡》兼 尧 命,铜门 并 铁城。”自注:“宋 景德 元年甲辰,以 梁门 为 安肃军,武遂 为 广信军。谓之‘铜梁门’
    • 10.
      隄遏释义:堤防,堤岸。《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魏 以 吴 军入其疆土,耻於受侮,命大将 吴遵、诸葛诞 等率众七万,欲攻围两坞,图坏隄遏。”

攻围(gongwe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攻围是什么意思 攻围读音 怎么读 攻围,拼音是gōng wéi,攻围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攻围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