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合葬 合葬的意思
zàng

合葬

简体合葬
繁体
拼音hé zàng
注音ㄏㄜˊ ㄗㄤ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é gě,(1) 闭,对拢。【组词】:合眼。合抱。珠连璧合。貌合神离。(2) 聚集。【组词】:合力。合办。合股。合资。(3) 不违背,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应或相符。【组词】:合格。合法。情投意合。(4) 应该。【组词】:合该。合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时而作”。(5) 总共,全。【组词】:合家欢乐。(6) 计,折算。【组词】:合多少钱。(7)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5”。(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一升的十分之一。(2) 旧时量粮食的器具,容量为一合,木或竹制,方形或圆筒形。

zàng,(1) 掩埋死人,泛指处理死者遗体。【组词】:安葬。埋葬。土葬。火葬。海葬。葬送。葬礼。葬仪。

基本含义

合葬是指一同埋葬在一个坟墓中,多用于比喻一同陷入困境或同归于尽。

合葬的意思

合葬 [hé zàng]

1. 死后同葬在一个墓穴里。

两家求合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合葬华山傍。

[bury the remains of husband and wife in one tomb;]

合葬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专指夫妻同葬一墓穴。

《礼记·檀弓上》:“季武子 成寝, 杜氏 之葬在西阶之下,请合葬焉,许之。”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别眇夫妇,同坐而食,丧礼合葬,祭礼先享,妇从夫为昭穆。”
唐 韩愈 《故太学博士李君墓志铭》:“其月二十六日,穿其妻墓而合葬之。”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吉凶典制·合葬》:“《礼记》曰:《檀弓》云:‘ 季武子 曰:合葬非古也。自 周公 以来,未之有改。’又云:‘ 舜 葬 苍梧 之野,盖二妃未之从也。’注谓古不合葬。又:‘ 季武子 曰:周公 盖附。’注云:附谓合葬合葬自 周公 以来,是则 周公 初制此礼也。故 周恒王 之诗曰:‘死则同穴。’”

⒉ 指同葬一墓室。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二章第一节:“在 半坡 墓地,发现了两个男子合葬和四个女子合葬的墓葬各一座。”


国语词典

合葬 [hé zàng]

⒈ 夫妇死后同葬一处墓穴。

《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


合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丛葬释义:许多尸体合葬在一起:罹难同胞数十人丛葬于此。
    • 2.
      两地释义:⒈两处;两个地方。南朝 梁 何逊《与胡兴安夜别诗》:“念此一筵笑,分为两地愁。”唐 元稹《齐煚饶州刺史王堪澧州刺史制》:“俾分两地之忧,佇听二天之谚。”《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想我 何玉凤 遇见这位 安伯父,两地成全,一丘合葬,可见‘不求人’的这句话断説不起。”鲁迅 许广平 有《两地书》。如:他们分居两地多年了。⒉犹两府。借指中书省、枢密院。宋 无名氏《新编分门古今类事·子京两地》:“宋子京 在 蜀 有诗三百篇,名曰《猥藁》。常吟曰:‘碧云自有三年信,明月长为两地愁。’以公之才望,竟不登两地,愁愤而薨,
    • 3.
      乾陵释义:唐高宗 与 武则天 的合葬墓,在 陕西 乾县 梁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陵前排列大型石人、石兽、华表等石刻,其中著名的有翼马、石狮、述圣记碑和无字碑等,是 唐 代造型艺术的代表作品。解放后,对 乾陵 的一些陪葬墓进行了发掘,如 永泰公主、懿德太子 及 章怀太子 墓等,发现了极为精美的壁画、线雕画和大量的陶俑等历史文物。
    • 4.
      五人墓释义:明 代 苏州 反 魏忠贤 斗争殉难五义士之墓。天启 七年(1627年)宦官 魏忠贤 派禁卫吏役至 苏州 逮捕 东林党 人 周顺昌,群众愤而抗争。市民首领 颜佩韦、马杰、沉扬、杨念如、周文元 被捕,英勇就义。当地人士感其义,合葬于 虎丘山 旁,题曰“五人之墓”。见 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清 招广涛《粤东近事新乐府·义勇》:“昔闻五人墓,怀古尝心写。”参阅《明史·周顺昌传》。
    • 5.
      会葬释义:⒈参加葬礼;会合送葬。《左传·隐公元年》:“惠公 之薨也,有 宋 师,太子少,葬故有闕,是以改葬。卫侯 来会葬。”《后汉书·杨赐传》:“公卿已下会葬。”宋 苏轼《司马温公神道碑》:“四方来会葬者,盖数万人。”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金和尚》:“祭品象物,多难指名,会葬者盖相摩。”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三节:“唐文宗 令全部宦官去会葬,郑注 纵亲兵杀死全部宦官。”⒉合葬。《史记·吕不韦列传》:“始皇 十九年,太后薨,諡为 帝太后,与 庄襄王 会葬 茝阳。”
    • 6.
      凶问释义:死讯;噩耗。《三国志·魏志·王基传》:“是岁,基 母卒,詔祕其凶问,迎 基 父 豹 丧合葬 洛阳,追赠 豹 北海 太守。”唐 杜甫《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诗:“羇游万里阔,凶问一年俱。”清 周亮工《祭靖公弟文》:“弟之凶问,四妹尚不知何日闻之,独餘一我抚棺哭弟。”董必武《挽沉骊英女士》诗:“积劳而致疾,突发未能痊。凶问播遐邇,听之泣涕涟。”
    • 7.
      华山畿释义:乐府 吴 声歌曲名。相传 南朝 宋少帝 时,南徐 一士子,从 华山畿 往 云阳。见客舍有女子年十八九,悦之无因,遂感心疾而死。及葬日,车过 华山,比至女门,牛不肯前,打拍不动。女乃妆点沐浴而出,歌曰:“华山畿,君既为儂死,独活为谁施?欢若见怜时,棺木为儂开。”棺应声开,女纵身入棺而死,乃合葬,名为“神女冢”。参阅《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三·华山畿》引《古今乐录》。
    • 8.
      双标释义:华表。因其成对,故称。古人在合葬时常施之于墓。
    • 9.
      合厝释义:犹合葬。
    • 10.
      合祔释义:犹合葬。 唐 顾况 有《酅公合袝挽歌》。宋 洪迈《夷坚丙志·王八郎》:“女念其父之未归骨,遣人迎丧,欲与母合祔。”清 姚鼐《建昌新城陈母杨太夫人墓志铭》:“乾隆 五十九年某月日,合祔 封大夫 墓。”
    • 11.
      合窆释义:犹合葬。
    • 12.
      合骨释义:⒈犹合葬。 ⒉肉不剔骨。
    • 13.
      同壤释义:⒈犹言同一地域。《左传·哀公元年》:“句践 能亲而务施,施不失人,亲不弃劳,与我同壤而世为仇讎,于是乎克而弗取……后虽悔之,不可食已。”⒉指乡邻。《艺文类聚》卷五十引 隋 江总《广州刺史欧阳頠墓志》:“公孝敬纯深,友悌敦睦,家积遗财并让诸季,兼賙同壤。”⒊谓同穴合葬。《文选·谢朓<齐敬皇后哀策文>》:“陋 苍梧 之不从兮,遵 鮒隅 以同壤。”李善 注:“《山海经》曰:‘大荒之中,河水之閒,鮒隅 之山,帝 顓頊 与九嬪葬焉。’”
    • 14.
      同穴释义:⒈《诗·王风·大车》:“穀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日!”后以“同穴”指夫妻合葬。亦用以形容夫妇相爱之坚。⒉谓共同穴居。
    • 15.
      同藏释义:⒈谓夫妇同室而居,同器藏衣物。⒉谓胸怀相同。⒊谓合葬。
    • 16.
      复隍释义:谓城倒覆于隍上。復,通“覆”。比喻君道倾危。语本《易·泰》:“城復于隍,勿用师。”孔颖达 疏:“谓君道已倾,不烦用师也。”《宣和遗事》后集:“泰道亨时戒復隍,宣和 往事可嗟伤!正邪分上有强弱,罔克念中分圣狂。”清 钱谦益《石门许公合葬墓志铭》:“天啟 壬戌国方彝之初旦,制科得人为盛,臚传首 茂苑 文文肃公,庶常擢 会稽 倪文正公、漳浦 黄石 斋公 暨吾邑 许公 ……既而 文 大用,以復隍贞吝;倪 黄 晚用,以过涉终凶;许公 则不进不退,入于坎臽以殁。”
    • 17.
      大汶口文化释义:中国新石器 时代黄河中下游的一种文化。 距今约四千至六千多年。1959年在山东泰安大汶口首次发现,故名。分早 、中、晚三期。早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中晚期出现男女合葬墓,表明父系家长制已经确立,同时出现 贫富分化。后发展为山东龙山文化。
    • 18.
      嫁殇释义:⒈谓男女夭亡后,生者为之议婚,嫁女而合葬之。《周礼·地官·媒氏》:“禁迁葬者与嫁殤者。”郑玄 注引 郑司农 云:“嫁殤者,谓嫁死人也。”贾公彦 疏:“嫁殤者,生年十九已下而死,死乃嫁之。”孙诒让 正义:“此谓生时本无昏议,男女两殤,因嫁而合葬之。”《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操 幼子 仓舒 卒,操 伤惜之甚。司空掾 邴原 女早亡,操 欲求与 仓舒 合葬,原 辞曰:‘嫁殤,非礼也。’”⒉指为受聘后夭亡的女子行嫁礼和合葬。清 张惠言《江安甫葬铭》:“聘妻 吴氏,先二年死,年十有七。歙 俗嫁殤,以其丧归
    • 19.
      孤坟释义:⒈没有合葬的坟墓。⒉孤独的或无人祭扫的坟墓。
    • 20.
      干陵释义:唐高宗与武则天的合葬墓,在陕西干县梁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陵前排列大型石人﹑石兽﹑华表等石刻,其中著名的有翼马﹑石狮﹑述圣记碑和无字碑等,是唐代造型艺术的代表作品。解放后,对干陵的一些陪葬墓进行了发掘,如永泰公主﹑懿德太子及章怀太子墓等,发现了极为精美的壁画﹑线雕画和大量的陶俑等历史文物。
合葬是什么意思 合葬读音 怎么读 合葬,拼音是hé zàng,合葬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合葬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