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氐羌 氐羌的意思
qiāng

氐羌

简体氐羌
繁体
拼音dī qiāng
注音ㄉㄧ ㄑㄧㄤ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ī dǐ,(1) 低;低下。后作“低”。《正字通•氏部》。【组词】:“氐,與低同。”(2) 古代少数民族名。殷、周至南北朝分布在今西北一帶。《廣韻•齊韻》。【组词】:“氐,氐、羌。”(3) 星座名。二十八宿之一,东方苍龙七宿的第三宿,共有四颗星。亦称天根。(4) 〔氐道〕古县名。汉置,在今甘肃省武山县东南。(1) 根本;基础。后作“柢”。《玉篇•氏部》。【组词】:“氐,本也。”(2) 至;抵达。后作“抵”。《説文•氐部》。【组词】:“氐,至也。”(3) 止;终极。《爾雅•釋詁下》“底,止也”(4) 副词。概括之词,相当于“大略”、“大抵”。《正字通•氏部》。【组词】:“氐,大氐,猶言大凡也。俗作抵。”

qiāng,(1) 中国古代西部的民族。【组词】:羌笛。(2)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四川省。【组词】:羌族。(3) 文言助词,用在句首,无义。【例句】:“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4) 姓。

基本含义

指信任和依赖的对象或团体。

氐羌的意思

氐羌 [dī qiāng]

1. 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氐族与羌族的并称。都居住在今西北一带。

氐羌 引证解释

⒈ 我国古代少数民族 氐 族与 羌 族的并称。都居住在今西北一带。

《诗·商颂·殷武》:“自彼 氐 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
孔颖达 疏:“氐 羌 之种, 汉 世仍存,其居在 秦 陇 之西。”
《荀子·大略》:“氐 羌 之虏也,不忧其係垒也,而忧其不焚也。”
杨倞 注:“垒读为纍。 氐 羌 之俗,死则焚其尸,今不忧虏获,而忧不焚,是愚也。”
三国 蜀 刘禅 《复诸葛亮丞相诏策》:“降集 氐 羌,兴復二郡。威震凶暴,功勋显然。”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上》:“姜,姓也,逋子为 氐 羌。”


国语词典

氐羌 [dī qiāng]

⒈ 氐族与羌族。三代以前即已名见史册。氐与羌族类繁多,关系密切,故常连用,汉时始分称,氐居国境之西及西南部,羌居西境,并伸至西域。秦汉时为西南夷的一部分,今则归属藏族系。

《诗经·商颂·殷武》:「昔有成汤,自彼氐羌。」
《文选·汉武帝·贤良诏》:「北发渠搜,氐羌来服。」


氐羌(diqi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氐羌是什么意思 氐羌读音 怎么读 氐羌,拼音是dī qiāng,氐羌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氐羌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