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工本 工本的意思
gōngběn

工本

简体工本
繁体
拼音gōng běn
注音ㄍㄨㄥ ㄅㄣ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ōng,(1) 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工资收入为生的劳动者。【组词】:工人。工人阶级。工农联盟。(2) 制造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事业。【组词】:工业。工业革命。(3) 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组词】:工作。工厂。竣工。(4) 工作量。【组词】:记工。这个工程需要三十个工。(5) 技术和技术修养。【组词】:唱工儿。工夫(a.本领,造诣,亦作“功夫”;b.时间)。工力。(6) 细致,精巧。【组词】:工巧。工整。工笔(中国画技法,用笔工整,注重细部的描绘)。(7) 〔工尺(chǐ)〕中国古代一种记谱符号体系,有十个字。【例句】: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相当于简谱的5671234567。“工”相当于“3”。(8) 善于,长于。【组词】:工书善画。工于心计。

běn,(1) 草木的根。【例句】:本草(泛指中药)。无本之木。(2) 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例句】:本末(头尾;始终)。根本(根源;彻底;本质上)。(3) 草的茎,树的干。【组词】:草本植物。(4) 中心的,主要的。【组词】:本部。本体。(5) 原来。【组词】:本来。本领。(6) 自己这方面的。【组词】:本国。本身。本位。本分(fèn )。

基本含义

指付出的成本、费用。

工本的意思

工本 [gōng běn]

1. 从事物品制造所花费的成本费。

不惜工本布置房屋。

[cost of production;]

工本 引证解释

⒈ 制造器物所用的成本。

《元史·食货志二》:“﹝ 至元 ﹞二十八年,增灶户工本。”
郑观应 《盛世危言·赛会》:“美 人於此一会不惜工本如此,岂特以为观美哉?”


国语词典

工本 [gōng běn]

⒈ 制造物品所费的工事成本。

《元史·卷九四·食货志二》:「增灶户工本,每引为中统钞八两。」


工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惜释义:不顾惜;舍得:不惜工本。 不惜牺牲一切。倾家荡产,在所不惜。
    • 2.
      印照释义:执照,凭证。 明 沉德符《野获编·户部·西北水利》:“宜咨抚臣,开諭军民,自备工本,官给印照,俾永为己业。”《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咸丰三年十二月丙申发出“上谕”一》:“城内接应之人又被搜杀,贼匪又得印照,可以影射。”
    • 3.
      工墨释义:印制工本。《元史·食货志一》:“凡钞之昏烂者,至元 二年,委官就交钞库,以新钞倒换,除工墨三十文。三年减为二十文。”元 刘致《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配成五对为官本,工墨三分任倒除。”
    • 4.
      工本费释义:【词语】:工本费【注音】:gōng běn fèi【释义】:制造物品所用的材料成本费用,一般用于证件(身份证)等。1、银行工本费 企业列支“财务费用--手续费”。事业单位列支“事业支出---手续费”。基本建设单位列支“待摊投资---财务费用”。2、其他工本费 企业列支“管理费用--办公费”。事业单位列支“事业支出---办公费”。基本建设单位列支“待摊投资---办公费用”。
    • 5.
      工本释义:制造物品所用的成本:工本费。不惜工本。
    • 6.
      运库释义:清 代盐运司的银库。清 魏源《淮北票盐记》:“如运库发银,借商收盐,而南商摊徵归款也,实则彼此瓜分,欠项至数百万。”清 谢元淮《鹺言》诗:“运库空如洗,清查多伪託。”《清会典事例·户部·盐法》:“十四年諭:本年 长芦 天津 分司所属 丰财场 滩副被水成灾,所有该场贫灶修理滩一百九十副,共需工本银二万八千二百六十四两,准其在於运库借给。”

工本(gongb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工本是什么意思 工本读音 怎么读 工本,拼音是gōng běn,工本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工本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