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三头 三头的意思
sāntóu

三头

简体三头
繁体三頭
拼音sān tóu
注音ㄙㄢ ㄊㄡ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ān,(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组词】: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组词】: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tóu tou,(1)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组词】:头骨。头脑。头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头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2)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组词】:留头。剃头。(3) 物体的顶端。【组词】:山头。笔头。两头尖。(4)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例句】:从头儿说起。头绪。(5) 物体的残余部分。【组词】:布头儿。(6) 以前,在前面的。【组词】:头三天。(7) 次序在前,第一。【组词】:头等。头生。(8) 首领。【组词】:头子。头目。(9) 方面。【例句】:他们是一头的。(10) 临,接近。【例句】:头睡觉先洗脸。(11) 量词,多指牲畜。【组词】:一头牛。(12)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组词】:三头五百。(13)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头”。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头”。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头儿”)。(14)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头”。“里头”。“后头”。)

基本含义

指一个人同时担负多个工作或责任。

三头的意思

三头 [sān tóu]

1. 科举考试三试都中第一名的人。即府试为解头,进士试为状头,博学宏词及制科试为勅头。

三头 引证解释

⒈ 科举考试三试都中第一名的人。即府试为解头,进士试为状头,博学宏词及制科试为勅头。参见“三元”。

唐 章孝标 《钱塘赠武翊黄》诗:“花锦文章开四面,天人科第占三头。”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武翊黄 府选为解头,及第为状头,宏词为敕头,时号‘武三头’。冠於一时。”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乾隆 辛丑, 长洲 钱棨 适占三头。”


三头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街释义:方言。 市街定期交易的一个周期。《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中共大理地委<牲畜放牧问题>》:“费洪春,有牛三头、猪四头,每家轮放一街。”
    • 2.
      三头恶龙释义:三头恶龙サザンドラ是口袋妖怪(又译神奇宝贝,宠物小精灵,精灵宝可梦)第五世代中登场的怪兽之一,是本作的种族值600的准神。
    • 3.
      三头政治释义:古代罗马共和国末期,三位有势力的人物结成的政治同盟。共两次。前一次由恺撒、庞培、克拉苏三人于公元前60年秘密结成,共同对抗元老院。后克拉苏死,恺撒与庞培发生内战,“前三头政治”结束。后一次由屋大维、安东尼和李必达三人于前43年公开结成,共同对付反对派。获胜后,三人划分了势力范围。后李必达被屋大维剥夺军权,屋大维与安东尼发生内战,前30年安东尼自杀,“后三头政治”结束。屋大维遂成为罗马最高统治者,建立罗马帝国。
    • 4.
      三头八臂释义:神道的形状。后比喻神通广大,本领出众。同“三头六臂”。
    • 5.
      三头六臂释义:《景德传灯录》卷一三:“三头六臂擎天地,忿怒那吒扑帝钟。” 后用来形容有特别大的本领。
    • 6.
      三首六臂释义:神道的形状。 后比喻神通广大,本领出众。同“三头六臂”。
    • 7.
      丘役释义:一种赋税,赋役.典故为春秋时期各个国家打仗的时候各国百姓交马一匹 牛三头作为赋税。
    • 8.
      丘甲释义:古代军赋制度四丘为甸,每甸出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鲁成公 因 齐 难,临时增征甲士,改为每丘出一人,称为丘甲。《春秋·成公元年》:“三月,作丘甲。”杜预 注:“《周礼》: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丘十六井,出戎马一匹,牛三头。四丘为甸,甸六十四井,出长轂一乘,戎马四匹,牛十二头,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此甸所赋,今 鲁 使丘出之,讥重敛。”顾炎武 补正:“要之,其实为益兵,向之四丘共出三甲者,今使每丘出一甲尔。”一说,古代农工分职,制甲为“工民”之事,鲁 违常制,使“丘民”作甲,称丘甲。见《穀梁传
    • 9.
      丘赋释义:春秋 郑国 军赋制度。《左传·昭公四年》:“郑 子产 作丘赋。”杜预 注:“丘,十六井,当出马一匹、牛三头。今 子产 别赋其田,如 鲁 之田赋。”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四章第六节:“丘赋是领主按丘征发军赋,丘内新垦土田愈多,分摊军赋愈轻。”参见“丘甲”。
    • 10.
      劳役释义:⒈指强迫的劳动:服劳役。劳役繁重。⒉指(牲畜)供使用:他家有三头能劳役的牛。
    • 11.
      匹马丘牛释义:春秋 时 鲁国 交纳田赋,规定每丘出戎马一匹,牛三头,谓之“匹马丘牛”。《春秋·成公元年》“三月,作丘甲”唐 孔颖达 疏:“《司马法》:‘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丘有戎马一匹,牛三头,是曰匹马丘牛。’”
    • 12.
      哪怕释义: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即使:哪怕他是三头六臂,一个人也顶不了事。 衣服只要干净就行,哪怕是旧点儿。
    • 13.
      奥古斯都释义:盖约·屋大维(前63—公元14)古罗马帝国第一任皇帝(前27—公元14年在位)。公元前43年同安东尼、雷必达结成“后三头同盟”。后成为军事独裁者。公元前27年,罗马元老院尊称他为“奥古斯都”(神圣者、至尊者之意),并授予他“元首”称号,自此成为罗马帝国事实上的皇帝。在位期间发动对外战争,大规模进行国内建设,奖掖文化,使罗马帝国进入空前繁荣时期。
    • 14.
      屠肆释义:⒈屠宰场;肉市。 汉 王充《论衡·讥日》:“海内屠肆,六畜死者日数千头。”唐 元结《哀丘表》:“街郭乱骨如古屠肆。”宋 王楙《野客丛书·杨胡有后》:“王莽 居摄,刚 解衣冠悬府门而去,遂亡命 交阯,隐於屠肆之间。”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六·梦道士》:“道遇市侩驱牛三头……问之,则将入屠肆矣。”⒉古星名。共二星,在天市垣内。
    • 15.
      牛具释义:⒈耕牛和农具。《宋史·庄夏传》:“时流民来归,夏 言:‘荆、襄、两 淮 多不耕之田,计口授地,贷以屋庐牛具。’”《元史·世祖纪十》:“以 别速带 逃军七百餘人付 安西王 屯田,给以牛具。”⒉金 赋税单位,一耒加三头牛为一具。《金史·食货志二》:“牛头税,即牛具税,猛安、谋克 部 女直 户所输之税也。其制每耒牛三头为一具,限民口二十五受田四顷田亩有奇,岁输粟大约不过一石……四年,詔内地诸路,每牛一具赋粟五斗,为定制。”《金史·食货志二》:“八月,尚书省奏,推排定 猛安、谋克 户口、田亩、牛具之数。”
    • 16.
      田财释义:田地和家财。《穀梁传·哀公十二年》“十有二年春,用田赋”晋 范宁 注:“古者九夫为井,十六井为丘,丘赋之法,因其田财通,共出马一匹,牛三头。今别其田及家财各出此赋。”

三头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街释义:方言。 市街定期交易的一个周期。《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中共大理地委<牲畜放牧问题>》:“费洪春,有牛三头、猪四头,每家轮放一街。”
    • 2.
      三头恶龙释义:三头恶龙サザンドラ是口袋妖怪(又译神奇宝贝,宠物小精灵,精灵宝可梦)第五世代中登场的怪兽之一,是本作的种族值600的准神。
    • 3.
      三头政治释义:古代罗马共和国末期,三位有势力的人物结成的政治同盟。共两次。前一次由恺撒、庞培、克拉苏三人于公元前60年秘密结成,共同对抗元老院。后克拉苏死,恺撒与庞培发生内战,“前三头政治”结束。后一次由屋大维、安东尼和李必达三人于前43年公开结成,共同对付反对派。获胜后,三人划分了势力范围。后李必达被屋大维剥夺军权,屋大维与安东尼发生内战,前30年安东尼自杀,“后三头政治”结束。屋大维遂成为罗马最高统治者,建立罗马帝国。
    • 4.
      三头八臂释义:神道的形状。后比喻神通广大,本领出众。同“三头六臂”。
    • 5.
      三头六臂释义:《景德传灯录》卷一三:“三头六臂擎天地,忿怒那吒扑帝钟。” 后用来形容有特别大的本领。
    • 6.
      三首六臂释义:神道的形状。 后比喻神通广大,本领出众。同“三头六臂”。
    • 7.
      丘役释义:一种赋税,赋役.典故为春秋时期各个国家打仗的时候各国百姓交马一匹 牛三头作为赋税。
    • 8.
      丘甲释义:古代军赋制度四丘为甸,每甸出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鲁成公 因 齐 难,临时增征甲士,改为每丘出一人,称为丘甲。《春秋·成公元年》:“三月,作丘甲。”杜预 注:“《周礼》: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丘十六井,出戎马一匹,牛三头。四丘为甸,甸六十四井,出长轂一乘,戎马四匹,牛十二头,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此甸所赋,今 鲁 使丘出之,讥重敛。”顾炎武 补正:“要之,其实为益兵,向之四丘共出三甲者,今使每丘出一甲尔。”一说,古代农工分职,制甲为“工民”之事,鲁 违常制,使“丘民”作甲,称丘甲。见《穀梁传
    • 9.
      丘赋释义:春秋 郑国 军赋制度。《左传·昭公四年》:“郑 子产 作丘赋。”杜预 注:“丘,十六井,当出马一匹、牛三头。今 子产 别赋其田,如 鲁 之田赋。”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四章第六节:“丘赋是领主按丘征发军赋,丘内新垦土田愈多,分摊军赋愈轻。”参见“丘甲”。
    • 10.
      劳役释义:⒈指强迫的劳动:服劳役。劳役繁重。⒉指(牲畜)供使用:他家有三头能劳役的牛。
    • 11.
      匹马丘牛释义:春秋 时 鲁国 交纳田赋,规定每丘出戎马一匹,牛三头,谓之“匹马丘牛”。《春秋·成公元年》“三月,作丘甲”唐 孔颖达 疏:“《司马法》:‘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丘有戎马一匹,牛三头,是曰匹马丘牛。’”
    • 12.
      哪怕释义: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即使:哪怕他是三头六臂,一个人也顶不了事。 衣服只要干净就行,哪怕是旧点儿。
    • 13.
      奥古斯都释义:盖约·屋大维(前63—公元14)古罗马帝国第一任皇帝(前27—公元14年在位)。公元前43年同安东尼、雷必达结成“后三头同盟”。后成为军事独裁者。公元前27年,罗马元老院尊称他为“奥古斯都”(神圣者、至尊者之意),并授予他“元首”称号,自此成为罗马帝国事实上的皇帝。在位期间发动对外战争,大规模进行国内建设,奖掖文化,使罗马帝国进入空前繁荣时期。
    • 14.
      屠肆释义:⒈屠宰场;肉市。 汉 王充《论衡·讥日》:“海内屠肆,六畜死者日数千头。”唐 元结《哀丘表》:“街郭乱骨如古屠肆。”宋 王楙《野客丛书·杨胡有后》:“王莽 居摄,刚 解衣冠悬府门而去,遂亡命 交阯,隐於屠肆之间。”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六·梦道士》:“道遇市侩驱牛三头……问之,则将入屠肆矣。”⒉古星名。共二星,在天市垣内。
    • 15.
      牛具释义:⒈耕牛和农具。《宋史·庄夏传》:“时流民来归,夏 言:‘荆、襄、两 淮 多不耕之田,计口授地,贷以屋庐牛具。’”《元史·世祖纪十》:“以 别速带 逃军七百餘人付 安西王 屯田,给以牛具。”⒉金 赋税单位,一耒加三头牛为一具。《金史·食货志二》:“牛头税,即牛具税,猛安、谋克 部 女直 户所输之税也。其制每耒牛三头为一具,限民口二十五受田四顷田亩有奇,岁输粟大约不过一石……四年,詔内地诸路,每牛一具赋粟五斗,为定制。”《金史·食货志二》:“八月,尚书省奏,推排定 猛安、谋克 户口、田亩、牛具之数。”
    • 16.
      田财释义:田地和家财。《穀梁传·哀公十二年》“十有二年春,用田赋”晋 范宁 注:“古者九夫为井,十六井为丘,丘赋之法,因其田财通,共出马一匹,牛三头。今别其田及家财各出此赋。”

三头造句

1.在佛教用语里,三头六臂是指佛的法相。

2.三太子哪咤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具有 三头六臂的本领。

3.别说是女人当不来,就是三头六臂的男人,还撑不住呢。

4.教防身术的讲师刚登上讲台,全场的群众就一阵骚动,争相一睹这位三头六臂的女警官。

5.他就是长上三头六臂,也不能把这些问题全解决了。

6.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并非他有什么三头六臂,而是积极努力的结果。

7.想起做父母再有三头六臂,日夜奋斗,怎做也赚不到钱!

8.三太子哪吒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具有三头六臂的本领。

9.孙悟空有七十二变,哪吒能变三头六臂。

10.三太子哪吒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具有 三头六臂的本领。

11.教防身术的讲师刚登上讲台,全场的群眾就一阵骚动,争相一睹这位三头六臂的女警官。

12.这件事情我们三头对案,一次弄清,从此毫无瓜葛。

13.红花还需绿叶扶持,离开大家的共同努力,你就是有三头六臂,把这件事也办不成。

14.任他有三头六臂,我也不害怕。

15.妈,他根本就有三头六臂嘛!

16.哪怕他有三头六臂,一个人也顶不了事,我们还是多叫几个人来帮。

17.他们的对手是三头六臂的妖怪。

18.我的家里,有个人很酷,三头六臂,刀枪不入,他的手掌,有一点粗,牵着我学会了走路。

19.即使敌人有三头六臂,我们也要和他们斗争到底。

20.离开了集体,你个人即使有三头六臂也不顶用。

三头(santo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三头是什么意思 三头读音 怎么读 三头,拼音是sān tóu,三头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三头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