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仲 [kūn zhòng]
1. 称人兄弟。长曰兄,次曰仲。
昆仲 引证解释
⒈ 称人兄弟。长曰兄,次曰仲。
引唐 黄滔 《<颍川陈先生集>序》:“父讳 贄,通经及第。娶 江夏 黄夫人,贤而生先生,无昆仲姊妹。”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七:“上遣 太宗 与 俶 叙齿为昆仲, 俶 循走,叩头泣谢。”
《镜花缘》第十一回:“唐敖 问起 吴 氏昆仲事业,原来都是閒散进士。”
郁达夫 《自述诗》之三:“王筠 昆仲皆良璞,久矣名扬 浙水 滨。”
国语词典
昆仲 [kūn zhòng]
⒈ 兄弟。
引《三国演义·第八一回》:「今汝二人亦是昆仲之分,正当同心协力,共报父仇;奈何自相争竞,失其大义。」
近昆季 昆玉
昆仲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伯仲释义:原意是哥哥和弟弟,老大和老二。 后多用于评论人物的等次,比喻二者不相上下:伯仲之间。相伯仲。
- 2.
兄弟释义:⒈哥哥和弟弟:兄弟二人。兄弟单位。兄弟部队。兄弟民族。⒉弟弟。⒊称呼年纪比自己小的男子(亲切口气)。⒋谦辞,男子跟辈分相同的人或对众人说话时的自称:兄弟我刚到这里,请多多关照。
- 3.
手足释义:⒈指举动、动作:手足无措。⒉比喻弟兄:情同手足。
- 4.
昆季释义:兄弟(xiōngdì)。
- 5.
昆玉释义:⒈昆仑山 的美玉。多用以比喻意趣高洁、文章精美和人才杰出等。南朝 梁 刘孝标《辩命论》:“璡 则志烈秋霜,心贞 崑 玉,亭亭高竦,不杂风尘。”《文选·陆倕<新刻漏铭>》:“陵机 之赋,虚握灵珠;孙绰 之铭,空擅 崑 玉。”李周翰 注:“灵珠、崑 玉,喻文章之美也。”唐 陈陶《寄兵部任畹郎中》诗:“崑 玉已成廊庙器,涧松犹是薜萝身。”⒉对别人兄弟的美称。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张继》:“﹝ 继 ﹞与 皇甫冉 有髫年之故,契逾崑玉。”清 潘永因《宋稗类钞·博识》:“陆士衡 兄弟产於 崑山,后人因称兄弟为崑玉,言
昆仲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借寿释义:旧时迷信者在尊长或亲爱者病重时祷告于神,愿减己之寿以延病者之寿,称为“借寿”。宋 楼钥《跋刘师文昆仲乞增母寿疏稿》:“刘 氏兄弟以母暴得病欲絶,各乞减算三年,增母之寿,而母后六年乃卒。”按 楼 文所云即借寿事。
- 2.
元士释义:⒈周 代称天子之士为元士。 《礼记·王制》:“天子之三公之田视公侯,天子之卿视伯,天子之大夫视子男,天子之元士视附庸。”孔颖达 疏:“天子之士所以称元者,异於诸侯之士也。《周礼》:公侯伯之士,虽一命不得称元士。”汉 班固《白虎通·爵》:“天子之士独称元士何?士贱不得体君之尊,故加‘元’以别诸侯之士也。”⒉指低级官吏。《旧唐书·孟简卢简辞等传论》:“以 端纶 之才,任不踰元士,而 卢简辞 之昆仲,云摶水击,鬱为鼎门。”⒊佳士,优异之士。明 何景明《方竹先生诔》:“齐民元士,三军匹夫。”⒋明 初给事中的别
- 3.
捍衞释义:防卫;护卫。 《宋书·何承天传》:“因民所居,并修农战,无动众之劳,有捍衞之实。”《新唐书·秦琼传》:“﹝ 李密 ﹞中矢堕马,滨死,追兵至,独 叔宝 捍衞得免。”清 龙启瑞《复唐子实书》:“围城中屡接惠书,极知尊人暨贤昆仲捍衞之劳。”张书绅《正气歌》:“古往今来,有多少革命者、科学家为捍卫真理而献出了生命,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
- 4.
昆弟释义:同昆仲,指兄和弟。比喻亲密友好。
- 5.
渐恧释义:犹惭愧。 渐,用同“惭”。《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三年》:“傅 面颈发赤,渐恧不语,回顾 正彦。”清 昭槤《啸亭杂录·友爱昆仲》:“王渐恧病发,上往视疾,执手痛曰:‘朕以汝年少,故稍如拭拂以格汝性,何期汝愧恧之若此?’”沈从文《一个女剧员的生活》:“女人们心中都有所渐恧,而拍掌遮掩了自己的弱点。”
- 6.
簪剃释义:指出家为僧道。 因道士簪发,和尚剃发,故称。《元典章·圣政一·重民籍》:“今后除色目人外,自愿出家,若本户丁力数多,差役不闕,及有昆仲养父母者,赴元籍官陈告,勘当是实申覆各路给据,方许簪剃。”明 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四:“私自簪剃者勒令还俗,解发原籍当差。”《清会典事例·礼部·僧道》:“三十三年议准,各省督抚严飭地方官申明禁令,不许私行簪剃。”
- 7.
荆花释义:⒈即紫荆花。观赏植物,春天开花,花紫红色,布满全枝,连成一片,烂漫如朝霞。⒉比喻兄弟昆仲同枝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