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防制 防制的意思
fángzhì

防制

简体防制
繁体
拼音fáng zhì
注音ㄈㄤˊ ㄓ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áng,(1) 戒备,预先作好应急的准备。【组词】:防止。防备。预防。防范(防备,戒备)。防患未然。防意如城(指严格控制个人欲望,就像守城防敌一样)。防微杜渐(在坏事和错误刚冒头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以免发展下去)。(2) 守卫。【组词】:防守。边防。海防。(3) 堤坝。【组词】:防堤。“以防止水”。(4) 抵得,相当。【例句】:百夫之防(抵得上百人的人)。

zhì,(1) 规定。【组词】:因地制宜。制定。制式。制宪。(2) 限定,约束,管束。【组词】:制止。制裁。专制。制约。抵制。节制。制动。制海权。(3) 法规,制度。【例句】:民主集中制。公有制。(4) 造,作。【组词】:制造。制做。制品。制图。制革。制版。如法炮(páo )制。(5) 依照规定的标准做的。【例句】:制钱(中国明、清两代称本朝的铜钱)。制服。(6) 古代帝王的命令。【组词】:制诰。(7) 古代父母死亡守丧;守制。

基本含义

防范和制止。

防制的意思

防制 [fáng zhì]

1. 防备和控制。

防制 引证解释

⒈ 防备和控制。

《诗·鄘风·墙有茨》“墙有茨,不可埽也” 汉 郑玄 笺:“国君以礼防制一国,今其宫内有淫昬之行者,犹墙之生蒺藜。”
《晋书·傅玄传》:“若未能精其防制,计天下文武之官足为副贰者使学,其餘皆归之於农。”
邹韬奋 《萍踪寄语》八三:“帝 俄 防制革命极严厉,工会都被封闭。”


国语词典

防制 [fáng zhì]

⒈ 防备制止。

如:「为了防制黑道势力介入选举,警方已经做了必要的措施。」


防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墙茨释义:⒈《诗·鄘风·墻有茨》:“墙有茨,不可埽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毛传:“墙,所以防非常;茨,蒺藜也。欲埽去之,反伤墙也。”郑玄笺:“国君以礼防制一国,今其宫内有淫昬之行者,犹墙之生蒺藜。”据《诗序》并毛传,卫宣公卒,惠公庶兄公子顽与宣公夫人宣姜私通,国人疾之而不可明言,因作此诗以讥刺之。后遂以“墙茨”为宫廷淫乱之典实。⒉泛指闺门淫乱。
    • 2.
      排满释义:旧指推翻 清 朝统治。邹鲁《四川光复》:“清 吏虽防制愈严,而应和排 满 者乃愈众。”鲁迅《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因为那时正盛行着排 满 论,有些青年,都引那叫喊和反抗的作者为同调的。”
    • 3.
      直声释义:⒈正直之言。《汉书·张敞传》:“今朝廷不闻直声,而令明詔自亲其文,非策之得者也。”颜师古 注:“言朝臣不进直言,以陈其事。”⒉正直的名声。唐 元稹《白居易授尚书主客郎中知制诰制》:“元和 初,对詔称旨,翱翔翰林,蔼然直声,留在人口。”宋 苏轼《吕大防制》:“具官 吕大防,擢自 英祖(宋英宗),休有直声;被遇 裕陵(宋神宗),愈彰忠力。”明 杨慎《送胡东渠少参致仕归晋阳》诗:“元龙(陈登)湖海多豪气,长孺(汲黯)朝廷有直声。”章炳麟《梁园客》诗后记:“粤海 有文士,少入词苑。以纠弹节相罢官,当时颇著直声。”
    • 4.
      边制释义:边防制度。

防制(fangz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防制是什么意思 防制读音 怎么读 防制,拼音是fáng zhì,防制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防制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