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见过 见过的意思
jiànguò

见过

简体见过
繁体見過
拼音jiàn guò
注音ㄐㄧㄢˋ ㄍㄨㄛ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iàn xiàn,(1) 古同“现”,出现,显露。(2) 古同“现”,现存。

guò guo guō,(1) 姓。

基本含义

见过表示曾经见到过或经历过某种事物或情况。

见过的意思

见过 [jiàn guò]

1. 谦辞。犹来访。唐王维有《酬诸公见过》诗。

见过 引证解释

⒈ 谦辞。犹来访。

宋 欧阳修 《与苏丞相书》:“清明之约,幸率 唐公 见过,喫一椀不托尔,餘无可以为礼也。”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七:“紫垣甚近,黄阁非遥,僚友见过,幸低声笑语。”


见过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条枪释义:犹言单枪匹马。李劼人 《天魔舞》第二六章:“ 唐淑贞 只有一年多的实际经验,而且是一条枪的,自从下手以来,一直是顺水顺风,中间虽稍稍有点涨跌,但是并未遇见过大波大澜。”
    • 2.
      一枝释义:⒈一根枝杈。 《庄子·逍遥游》:“鷦鷯巢於深林,不过一枝。”晋 张华《鹪鹩赋》:“其居易容,其求易给,巢林不过一枝,每食不过数粒。”后用以比喻栖身之地。唐 杜甫《宿府》诗:“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宋 曾巩《次道子中书问归期》:“一枝数粒身安稳,不羡云鹏九万飞。”清 方文《庐山·玉帘泉》诗:“小楼暖可居,他日借一枝。”⒉一支。一根。用于细长的东西。《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等到望见过往的客商到了,一枝响箭便算个号令,大家纔不约而同的下山。”老舍《赵子曰》第二:“主席的虎项微俯,拿了一枝香烟。”@
    • 3.
      一混汤子释义:一齐,统统。《红楼梦》第八八回:“前年我在东府里亲眼见过 焦大 吃的烂醉,躺在臺阶子底下駡人,不管上上下下,一混汤子的混駡。”
    • 4.
      一老释义:⒈指年高德劭之人。《诗·小雅·十月之交》:“不憖遗一老,俾守我王。”《左传·哀公十六年》:“孔子 卒,公誄之曰:‘旻天不弔,不憖遗一老。’”⒉泛称老者。唐 王维《酬诸公见过》诗:“仰厠羣贤,皤然一老。”宋 陈师道《还里》诗:“向来千里聚,一老尚徜徉。”⒊指元老。汉 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昔 汤 入 夏,付国于 文祀;西伯 之 殷,委国于一老。”王闿运《哀江南赋》:“既伤一老,申命元臣。”
    • 5.
      一面释义:⒈物体的几个面之一:缎子一面光一面毛。 这房子朝北的一面只开了一个小窗。⒉一个方面:一面倒。一面之词。独当一面。⒊表示一个动作跟另一个动作同时进行。a)单用:说着话,一面朝窗户外面看。b)连用:一面走,一面唱。⒋见过一次面:一面之识。未尝一面。
    • 6.
      一面之交释义:只见过一次面的交情。 也说一面之雅、一面之识。
    • 7.
      一面之旧释义:只见过一面的交情。比喻交情很浅。
    • 8.
      一面之款释义:谓只见过一面,了解不深。同“一面之交”。
    • 9.
      一面之荣释义:面:见面;荣:荣幸。很荣幸地见过一面或看到过一眼。
    • 10.
      一面之识释义:指只见过一面,略有认识。
    • 11.
      一面之说释义:只见过一面的交情。 比喻交情很浅。
    • 12.
      一面之雅释义:只见过一面的交情。 比喻交情很浅。同“一面之交”。
    • 13.
      三炮进城释义:通常指没有见过世面的人突然进入大都市之后什么都不懂、对什么都觉得新鲜,本身又显得很落伍,很俗气的意思,也有的地方说成是“山炮进城”。
    • 14.
      三语掾释义: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阮宣子 有令闻,太尉 王夷甫 见而问曰:‘老 庄 与圣教同异?’对曰:‘将无同。 ’太尉善其言,辟之为掾。世谓‘三语掾’。”《晋书·阮瞻传》亦载此事,但 王衍 作 王戎,阮修 作 阮瞻。后常以“三语掾”作为幕府官的美称。唐 刘商《杂言哀悼姚仓曹》诗:“可怜三语掾,长作九泉灰。”宋 苏轼《虔州景德寺荣师湛然堂》诗:“欲知妙湛与总持,更问 江 东三语掾。”金 元好问《益父曹弟见过》诗:“从事旧惭三语掾,通家犹记十年兄。”
    • 15.
      上城释义:进城。 《红楼梦》第四十回:“我们乡下人,到了年下,都上城来买画儿贴。”鲁迅《呐喊·故乡》:“闰土 很高兴,说是上城之后,见了许多没有见过的东西。”沙汀《丁跛公》:“可是当他第二天上城时,要是他记性好,他一定会为他的胡说八道不好受的。”
    • 16.
      上年释义:时间词。去年:上年我们俩见过一面。
    • 17.
      不开眼释义:犹言没见过世面。
    • 18.
      不识面释义:没有见过面。
    • 19.
      世面释义:社会上各方面的情况:见过世面(指阅历多)。
    • 20.
      中产释义:⒈中等财产。宋 叶适《财总论二》:“若夫齐民中产,衣食仅足,昔可以耕织自营者,今皆转徙为盗贼冻馁矣!”鲁迅《三闲集·<小彼得>译本序》:“则故事中的物件,在 欧 美 虽然很普通,中国 却纵是中产人家,也往往未曾见过。”⒉中等财产的人家。南朝 齐 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四:“下贫无兼辰之业,中产闕洊岁之貲。”

见过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条枪释义:犹言单枪匹马。李劼人 《天魔舞》第二六章:“ 唐淑贞 只有一年多的实际经验,而且是一条枪的,自从下手以来,一直是顺水顺风,中间虽稍稍有点涨跌,但是并未遇见过大波大澜。”
    • 2.
      一枝释义:⒈一根枝杈。 《庄子·逍遥游》:“鷦鷯巢於深林,不过一枝。”晋 张华《鹪鹩赋》:“其居易容,其求易给,巢林不过一枝,每食不过数粒。”后用以比喻栖身之地。唐 杜甫《宿府》诗:“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宋 曾巩《次道子中书问归期》:“一枝数粒身安稳,不羡云鹏九万飞。”清 方文《庐山·玉帘泉》诗:“小楼暖可居,他日借一枝。”⒉一支。一根。用于细长的东西。《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等到望见过往的客商到了,一枝响箭便算个号令,大家纔不约而同的下山。”老舍《赵子曰》第二:“主席的虎项微俯,拿了一枝香烟。”@
    • 3.
      一混汤子释义:一齐,统统。《红楼梦》第八八回:“前年我在东府里亲眼见过 焦大 吃的烂醉,躺在臺阶子底下駡人,不管上上下下,一混汤子的混駡。”
    • 4.
      一老释义:⒈指年高德劭之人。《诗·小雅·十月之交》:“不憖遗一老,俾守我王。”《左传·哀公十六年》:“孔子 卒,公誄之曰:‘旻天不弔,不憖遗一老。’”⒉泛称老者。唐 王维《酬诸公见过》诗:“仰厠羣贤,皤然一老。”宋 陈师道《还里》诗:“向来千里聚,一老尚徜徉。”⒊指元老。汉 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昔 汤 入 夏,付国于 文祀;西伯 之 殷,委国于一老。”王闿运《哀江南赋》:“既伤一老,申命元臣。”
    • 5.
      一面释义:⒈物体的几个面之一:缎子一面光一面毛。 这房子朝北的一面只开了一个小窗。⒉一个方面:一面倒。一面之词。独当一面。⒊表示一个动作跟另一个动作同时进行。a)单用:说着话,一面朝窗户外面看。b)连用:一面走,一面唱。⒋见过一次面:一面之识。未尝一面。
    • 6.
      一面之交释义:只见过一次面的交情。 也说一面之雅、一面之识。
    • 7.
      一面之旧释义:只见过一面的交情。比喻交情很浅。
    • 8.
      一面之款释义:谓只见过一面,了解不深。同“一面之交”。
    • 9.
      一面之荣释义:面:见面;荣:荣幸。很荣幸地见过一面或看到过一眼。
    • 10.
      一面之识释义:指只见过一面,略有认识。
    • 11.
      一面之说释义:只见过一面的交情。 比喻交情很浅。
    • 12.
      一面之雅释义:只见过一面的交情。 比喻交情很浅。同“一面之交”。
    • 13.
      三炮进城释义:通常指没有见过世面的人突然进入大都市之后什么都不懂、对什么都觉得新鲜,本身又显得很落伍,很俗气的意思,也有的地方说成是“山炮进城”。
    • 14.
      三语掾释义: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阮宣子 有令闻,太尉 王夷甫 见而问曰:‘老 庄 与圣教同异?’对曰:‘将无同。 ’太尉善其言,辟之为掾。世谓‘三语掾’。”《晋书·阮瞻传》亦载此事,但 王衍 作 王戎,阮修 作 阮瞻。后常以“三语掾”作为幕府官的美称。唐 刘商《杂言哀悼姚仓曹》诗:“可怜三语掾,长作九泉灰。”宋 苏轼《虔州景德寺荣师湛然堂》诗:“欲知妙湛与总持,更问 江 东三语掾。”金 元好问《益父曹弟见过》诗:“从事旧惭三语掾,通家犹记十年兄。”
    • 15.
      上城释义:进城。 《红楼梦》第四十回:“我们乡下人,到了年下,都上城来买画儿贴。”鲁迅《呐喊·故乡》:“闰土 很高兴,说是上城之后,见了许多没有见过的东西。”沙汀《丁跛公》:“可是当他第二天上城时,要是他记性好,他一定会为他的胡说八道不好受的。”
    • 16.
      上年释义:时间词。去年:上年我们俩见过一面。
    • 17.
      不开眼释义:犹言没见过世面。
    • 18.
      不识面释义:没有见过面。
    • 19.
      世面释义:社会上各方面的情况:见过世面(指阅历多)。
    • 20.
      中产释义:⒈中等财产。宋 叶适《财总论二》:“若夫齐民中产,衣食仅足,昔可以耕织自营者,今皆转徙为盗贼冻馁矣!”鲁迅《三闲集·<小彼得>译本序》:“则故事中的物件,在 欧 美 虽然很普通,中国 却纵是中产人家,也往往未曾见过。”⒉中等财产的人家。南朝 齐 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四:“下贫无兼辰之业,中产闕洊岁之貲。”

见过造句

1.我和他只在那次聚会上见过面,彼此半生半熟。

2.毕业后,你我天高地远,已经有十几年没见过面了吧?

3.我影影绰绰地记得见过这个人。

4.他曾经沧海,见过大世面,这件小事难不住他。

5.见过龙门石窟的宏伟雕像者,无不赞叹只有艺高胆大的人才能创造出这样的杰作。

6.她从没有见过这种场面,不知所以地呆立在那里。

7.湖上的明月和落日,湖上的浓阴和微雨,我都见过了,真是仪态万方。

8.他犯过罪,干过伤天害理的事,后来虽经赦免,但砋颜人世,没有脸面再去见过去的朋友了。

9.我没见过如此冥顽不灵,完全不知通权达变的人。

10.她什么时候都和颜悦色,从没见过她发怒。

11.真是日月如梭,眨眼间咱们已有五年多没见过面了。

12.我们从未见过她这么幸福过,她所展示出这样神采奕奕的一面我们已经有十年未曾见过了。

13.你是否见过自作聪明的人?寄望于愚人比寄望于他更好。

14.我们西方以前从未见过这么恣意草菅人命的。

15.他自小走南闯北,见过许多大世面。

16.二十年前我见过她,想不到她四十多岁了,仍风韵犹存。

17.听到表现就好像从未见过她似的。

18.我就见过一只非常大的长耳野兔,好像是一个黑白相间的大跳棋。

19.人生如同在大海里潜游,只有克服海底的重重压力,才能越潜越深,才能欣赏到别人从未见过的景色。

20.爱情像上帝,很多人相信它,但是没有人见过

见过(jiangu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见过是什么意思 见过读音 怎么读 见过,拼音是jiàn guò,见过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见过造句子